-
1 # 嘴強
-
2 # 手機使用者7906755956
單就偷襲珍珠港這一戰例,沒有其他國家有這實力,因為這一戰例的前提是航母,日本的轟炸機從航母上起飛才能抵進珍珠港實施最有效的打擊,沒有航母的國家是不可能偷襲珍珠港的。
-
3 # 尖刀出鞘
要想弄清楚有幾個國傢俱備偷襲珍珠港的能力,就必須分析哪些國傢俱備完善的海陸空軍事體系,具備完善的大國工業基礎,具備完善的軍事作戰指揮系統;
一、為什麼需要完善的海陸空軍事體系?
因為偷襲隔洋相望的國家,如果不具備強大的海軍、空軍以及陸軍作戰投送武器,那麼無異於痴人說夢,美國是一個兩洋國家,要想進攻美國本土就必須具備跨洋作戰的能力,二戰時期飛機的單程飛行距離平均為1500公里左右,所以單獨依靠飛機跨洋襲擊美國本土是不可能的事,唯有從依靠海軍航母甲板拖運飛機至敵對國附近,在依靠航母甲板上起飛的飛機進行彈藥投送,從而達到偷襲美國本土的機會,而這些過程都需要一個晚上的海陸空軍事體系;
二、為什麼需要完善的大國工業基礎?
跨洋偷襲比拼的並不僅僅是幾艘航母,幾十架飛機,更考驗的是背後成熟的工業體系,需要有完善的彈藥生產線,需要有配套的工業人才,需要有戰損後能夠得到即使補充的武器零配件,需要有源源不斷的鉅額鋼產量等,而這些無一都是需要大國工業基礎的。
三、為什麼需要完善的軍事作戰指揮系統?
跨洋作戰,及其考驗三軍協同配合,而這樣的作戰體系,沒有一套成熟的作戰指揮體系,根本無法讓海陸空三軍相互配合作戰,這樣就無法發揮最大的戰爭效益,唯有擁有完善的軍事作戰指揮系統,這樣才能四兩撥千斤,立體化作戰打擊敵軍,從而在有限的作戰武器平臺面前,發揮出最大的作戰成果。
而當時具備以上三個條件的國家:僅僅有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四個國家而已,俄羅斯屬於偏內陸的國家,海軍還行,但是空軍一般,所以只能算半個能完成這樣的作戰行動的國家,而其他國家就更加不可能完成跨洋作戰打擊行動了。
-
4 # 九品侍衛
在1941年這個關鍵節點之前,除了日本之外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沒有這個實力。首先我們要清楚偷襲珍珠港所需要的必備條件是什麼,那就是航母或是艦載機。
航母是如何而來的呢?在一戰結束之後,歐洲列強感覺不能在浪費錢造大艦了,所以一起制定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這一條約是指全世界的幾大列強將要互相限制各國軍艦的噸位數,火炮的尺寸規模。那麼超過這個噸位數的軍艦該怎麼辦呢?建造一半的拆除,還沒有建造的就廢止。這樣就導致了日美兩國許多已經建造了船體的艦船被迫停工。
後來在英國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的啟發之下,美國與日本便開始用這些建造了一半的船舶改建航空母艦。例如日本的赤城、加賀號用的就是長門級戰列艦的船體。美國列剋星敦與約克城號,也是用的戰列艦船體改造而成的。
直到珍珠港被偷襲之前,擁有航母的國家除了美國日本之外,可謂是屈指可數。作為陸軍強大的德國,航母數量為0,大型水面戰艦也只有寥寥幾艘。前蘇聯更是寒顫,除了一些潛艇之外,只有一些小型水面艦艇。作為老牌海軍強國的英國,在1941年之前,除了皇家方舟號之外,餘下的都是些輕型航母,不足以支撐長距離作戰。
反觀當時的日本,大型的航母就擁有六艘: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翔鶴、瑞鶴,再加上各類大型戰艦和先進的艦載機,可謂是兵強馬壯。
說完了武器裝備再來說說地理環境,日本同美國可以說是隔海相望,雙方比鄰太平洋東西兩側,而太平洋的北航線位於高空西風急流直下,氣旋活動頻繁,航線上經常是狂風怒濤,在這樣的航線上很少有商船航行,美軍偵察機也不可能在這樣的海況巡邏,所以日軍發動偷襲被發現的機率就會減少。為此日本海軍負責氣象的部門在1941年秋天就開始頻繁的瞭解北方四島出現好天氣的時段,為偷襲珍珠港做準備。偷襲珍珠港當天為多雲天氣,濃密的雲層也為日本艦載機的隱秘行動做了良好的保護。
反觀如果歐洲艦隊想要偷襲珍珠港的話,那麼就需要穿越整塊大西洋,而1941年的秋季—冬季,正是大西洋區域颶風與海嘯活躍的期間,即便闖過了大西洋航線,還需要途徑澳洲才能到達珍珠港,而當時澳洲又是美國的屬國,途徑澳洲勢必會被美國知曉,這樣一來便失去了偷襲的突然性,在有了提早準備的美海軍面前,歐洲海軍勢必會遭受到嚴重的打擊。
綜上所述,在1941年的時間節點上,只有日本會去偷襲珍珠港,也只有日本會去偷襲珍珠港。
回覆列表
為了思路的清晰,我先來回答第二個問題,既:偷襲珍珠港是不是得具備實力?答案是:肯定得具備實力,問題是我們必須得搞清楚,轟炸美海軍基地珍珠港需要具備哪些實力。
一、轟炸珍珠港需要具備哪些實力:
1、航母艦載機:也就是航空母艦裝載戰鬥機。
大家肯定認為,航母本來就是用來裝載戰機的,其實並非如此,二戰前期,航母就是獨立存在的一個戰鬥機器,他跟戰機是基本沒啥聯絡的,空軍當時還沒有獨立出來,空軍當時是為陸軍服務的,叫做“陸軍航空隊”,當時的美國如此、英國是如此、日本也是如此。
日本正是因為要偷襲日本珍珠港,迫於戰機續航能力不夠,才第一次陸軍和海軍全方位合作,也就是讓戰機搭乘航母,然後開到距離珍珠港附近海域,戰機再在航母甲板上起飛,對珍珠港進行轟炸,日本這是第一次這麼做。
而美國第一次用航母裝戰機,戰機在甲板上起飛,則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的第四個月,美國為了搓搓日本人的銳氣,也第一次這樣玩,美國動用兩艘航母,一艘裝戰機,一艘護航,開往日本本土,然後對東京進行了第一次轟炸。
換而言之,要想偷襲珍珠港,第一個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得擁有航母,得擁有戰鬥機,還得懂得將航母和戰機相互結合。
2、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潛水艇等等,海上該有的武器都必須要有,然後組成一個強大的艦隊群。這個就不需要多解釋了,因為美軍基地同樣有這些東西,你不具備,即便讓你偷襲到,你也偷襲不成功。
3、特別優秀的飛行員;
為什麼要強調特別優秀呢?第一點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因為偷襲珍珠港是第一次把戰機放在航母上起飛,換而言之,當時航母的夾板設計並沒有考慮到供給戰鬥機起飛,那在有限的甲板上起飛載滿彈藥的戰機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這還不算,更難的是,在海上起飛可是搖搖晃晃的。
故此,特別優秀的飛行員必不可少。
4、克服海上加油的問題;
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那很簡單,現在想當然簡單了,因為飛機空中加油都不是問題了。那個時候,大大小小的戰艦沒油了,並不是現場就能相互之間加油的,而是必須要找個海岸停下來才能加。這也是日本海軍率先攻破的難題,一切為了偷襲珍珠港,日軍真是什麼都能幹。
5、隱蔽性的問題;就是如何不被珍珠港基地的美軍發現,否則就不叫偷襲了。日本當時是算好了天氣,算好了美軍放假休息,然後再找了一條僻靜的航線,趁著夜色步步向珍珠港靠近。
二、再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除了日本,當時還有哪個國家能做到?
這很好分析,直接看當時都有哪些國家能跟日本匹敵,日本偷襲珍珠港是1941年12月7日,那時候,軸心國還是佔據優勢的,也就是說,只有德國、義大利能跟日本匹敵。
可是,德國強悍的是陸軍,海軍只有鄧尼茨的潛艇拿得出手,但僅憑潛艇無法完成偷襲。義大利就不提了,海軍、陸軍、空軍沒一個拿得出手,走哪坑哪兒。
如此一來,軸心國裡就找不到第二個能偷襲珍珠港的國家了,我們就到同盟國去找。蘇聯,肯定在我們的想象之中,可蘇聯當時正被打夠嗆,退一萬步將,就算希特勒沒打過來,蘇聯同樣是以陸軍為主,當時根本組建不起強大的航母編隊。
再就是英國了,英國才是最有可能的,因為英國跟日本一樣,是個島國,四面環海,自古以來海上武器就格外發達,英國皇家海軍聞名世界,航母戰艦這些硬性要求英華人絕對是達到的。而且當時希特勒正在主攻蘇聯,英國處於相對平靜期。
換言之,在當時除了日本,就只有英國能偷襲珍珠港,因為只有英國達到最起碼的硬性要求,即能組建航母編隊,而其他困難,日本人可以克服,英華人如果想的話,也應該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