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kpun445

    在德安縣城城南半公里處有一水塘,名為落雁湖,水光瀲灩,蒲劍參差,鴻雁依棲,嘹嚦之聲,聞於城內,現被開發成百畝荷塘。德安縣城以北4公里處有一觀音閣,依巖建築,負山帶水,為德安名勝。閣旁有一清泉,自石縫中流出,甘冷絕倫。縣城西0.5公里處有一普勳寺,也叫湴塘寺,唐天佑元年,由僧人普勳修建。古時綠水一灣,煙雲繚繞,每晨鐘發,聞者心動。改建後牆上塗有紅色,故又名紅廟。1927年10月31日深夜,中共德安縣委在寺內召開了黨的活動分子會議,成為德安革命歷史上有名的事件。在縣城西一華里有一座義峰山,山上蒼松古柏,環境優雅,博物館、革命英雄紀念碑、微波發射塔等坐落其中,可俯視德安縣城全 景,是休閒漫步佳地。又名義豐,據史載,“系義門陳氏故產,山下膏田,屢得豐年”,因得此名。德安舊八景之一。在縣城以北2公里處(原南潯鐵路大橋附近),有一汪水潭深不可測,古代曾有隱者垂釣於此,如今也是垂釣愛好者經常光顧的地方。在德安縣城以南2公里處,有一村莊(即現在蒲亭鎮桂林村十一組),昔人築室其間,日力耕,夜讀書,悠閒自得是。在德安縣城以南4公里處有一座山名為九仙嶺,相傳何氏九仙煉丹其上,白日飛昇。德安舊八景之一。金帶河經縣城大西門繞城向南門外注入博陽河,現在則改道而東。據載,古時每年夏天,荷花盛開,仕女遊觀不絕。 德安縣地處江西省北部,東接星子,南鄰永修,西毗武寧,北接瑞昌、九江。屬低山丘陵地區,南北高、東南低,三面環山,東南角臨近鄱陽湖濱。屬鄱陽湖水系,主要河流博陽河。2004年末全縣共有16萬人。2000年全縣有畲、回、壯、土家、侗、苗、滿、彝、蒙古九個少數民族。德安縣歷史悠久。《尚書·禹貢》:夏禹治水,“過九江至於敷淺原”。蔡沈《書經集傳》:敷淺原即今之德安縣。建國後,考古工作者在全縣各地發現新石器和夾砂紅陶,證實遠在夏以前就有先民在這裡勞動生息。春秋戰國時屬楚地,亦曾屬吳地,並曾為吳楚分界之地,俗叫楚尾吳頭。秦屬九江郡。《通典》:江州理尋陽,春秋時屬楚。《史記》:吳地,鬥牛分野,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郡。《春秋大事年表》:大江自西來,流入江南安慶府宿松縣界,南岸為江西九江府德化縣界,楚地止此,從此入吳境。《晉書》:戰國時,其地為吳楚分。《太平寰宇記》:戰國屬楚。《十道志》:秦為九江郡。《九江府志》: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滅夢、虜王負芻,明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而今江右皆稱九江郡。按明周振創修《德安縣誌》:周元王三年,越滅吳;周顯王四十六年,楚滅越,盡取故吳地(與《綱目》吳地異),以為屬楚之證。今詳《通鑑》,載在周顯王三十五年(與《史記》四十六年異),楚滅越。《綱目》分注云:盡取吳故地,東至浙江。所謂故地者應是姑蘇等地至九江等郡,春秋時已半屬楚,不自滅越之後始也。德安在春秋時,屬吳屬楚的具體時間不甚詳細,但戰國時屬楚是無疑的。 漢 西漢在敷淺原建歷陵縣,屬豫章郡,東漢仍其名。《漢書·地理志》:漢高祖置豫章郡,轄歷陵、南昌、彭澤、柴桑等十八縣。歷陵有傅易山,傅易川,古文以為敷淺原。王莽篡漢,改歷陵縣為蒲亭。莽滅,東漢復歷陵縣。《後漢書·郡國志》:豫章郡轄歷陵、南昌、柴桑、艾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三國曆陵縣,屬鄱陽郡。《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孫權於建發十五年,分豫章郡為鄱陽郡,歷陵縣屬焉。《三國志·吳書·吳範傳》:領彭澤太守,以歷陵、彭澤、柴桑為奉邑。晉,歷陵縣,屬鄱陽郡。《晉書·地理志》:鄱陽郡轄歷陵、鄱陽、餘汗等八縣。南朝,歷陵縣改柴桑縣,屬潯陽路。《宋書·州郡志》: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郡國有歷陵縣。《一統志》:南朝·宋元嘉元年(424),有歷陵縣入柴桑縣。(按:明嘉靖《九江府志》:潯有歷陵縣入柴桑縣。又云:隋開皇間並歷陵入柴桑縣。此前後矛盾。)隋,柴桑縣改潯陽縣,再改彭縛蠡縣,再改彭城縣,再改湓城縣,屬九江郡。《隋書·地理志》:九江郡轄湓城、彭澤二縣。湓城舊曰柴桑縣。明嘉靖《九江府志》:隋開皇九年,廢柴桑縣立潯陽縣。十九年,改潯陽縣為彭蠡縣。大業二年,改彭蠡縣為彭城縣,尋廢彭城縣為湓城縣。唐,湓城縣改楚城縣,再改潯陽縣,再改蒲塘驛,蒲塘場,屬江州。《舊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江州郡領湓城、潯陽、彭澤三縣。五年,分湓城縣置楚城縣。八年,又廢楚城縣入潯陽縣。明嘉靖《九江府志》:武德八年,又以歷陵故址立蒲塘場。貞元中,刺史韋沆,以蒲塘驛去州運,權割三鄉為兩稅場,曰蒲塘場,尋廢。鹹通五年,刺史李章,復置蒲塘場。(按《太平寰宇記》:鹹通三年還潯陽,四年復為場)。五代,德安縣,屬江州路。《太平寰宇記》:吳楊溥乾貞元年即順義七年,升蒲塘場為德安縣,南唐仍其名。《文獻通考》:南唐德安縣有石鼓山、敷陽水。宋,德安縣,屬江州路。《宋史·地理志》:江州,潯陽路,開寶八年,降為軍事,大觀元年,升為望郡。舊隸江南東路。建炎元年,升定江軍節度。二年置安撫、制置使,以江、池、饒、信為江州路。紹興元年,復為二路,本路置安撫大使。嘉熙四年,為制置副使司治所。感淳四年,移制置司黃州。十年還舊治。縣五:德化(唐潯陽縣,南唐改)、德安、瑞昌、湖口、彭澤。監一:廣寧(鑄銅錢)。《元豐九域志》卷六,德安“(江)州西南九十四里,四鄉一鎮,有傅陽山,敷淺水”。元,《元史·地理志》江州轄縣:德安、德化、瑞昌、湖口、彭澤。明,德安縣,屬九江府。《明史·地理志》:九江府轄縣。德安、德化、瑞昌、湖口、彭澤。清,德安縣,屬九江府。《清史稿·地理志》:九江府轄縣:德安、德化、瑞昌、湖口、彭澤。民國,德安縣,屬九江府,潯陽道,第四行政專區,又改第五行政區,又改第九行政專區。民國元年冬,全省廢舊制,立十三府,德安縣屬九江府。民國三年,全省劃為四道,德安屬潯陽道。民國十五年廢四道,各縣直屬省政府。民國二十一年,全省劃為十三個行政專區,德安縣屬第四行政專區,專員公署一度駐德安縣城。民國二十四年,全省縮改為八個行政專區,德安縣屬第五行政專區。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全省增為十一個行政專區,將第五行政專區之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劃為第九行政專區,專員公署抗日時駐德安岷山。抗戰勝利後仍為第九行政專區,至解放前夕。1949年,德安縣,屬九江專區,又改九江市。解放後,全省分設南昌、九江、樂平、上饒、撫州、袁州、贛州、吉安、瑞金等九個專區,德安屬九江專區。1952年,全省撤銷三個專區,九江未變動,德安仍屬九江地區。1983年,九江地區和九江市機關合作,取消九江地區名稱,以市轄縣,德安縣屬九江。德安縣八大景觀之一——金帶河縱貫寶塔鄉境內,乾壽官、紅廟、清靜廟、法雲寺、東山水庫、團山大竹園等聖地會使你留戀忘返。 蒲亭鎮的“蒲塘落雁”、“義峰聳翠”、“金帶河流”、“南莊耕叟”、“文華塔”等德安五大景觀聞名遐邇,給後人留下一個個美麗的傳說,一串串歷史的佳話。美麗的博陽河畔是一代鉅子——“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家鄉。車橋鎮一千多年的江洲“義門陳”文化和崑山“八大景""都有開發價值。五代吳楊置德安縣,取“德所綏安”之義。 秦屬九江郡。西漢在敷淺原建歷陵縣,屬豫章郡。三國,歷陵縣屬鄱陽郡。晉,歷陵縣屬鄱陽郡。南朝,歷陵縣改柴桑縣,屬潯陽路。隋開皇九年(589),廢柴桑縣立潯陽縣。十九年(599),改潯陽縣為彭蠡縣。大業二年(606),改彭蠡縣為彭城縣,尋廢彭城縣為湓城縣。唐武德四年(621),置江州郡領湓城、潯陽、彭澤三縣。武德五年,分湓城縣置楚城縣。武德八年(625),廢楚城縣入潯陽縣,又以歷陵故址立蒲塘場。貞元中(785—805),以蒲塘驛去州遠,權割三鄉為兩稅場,曰蒲塘場,尋廢。鹹通五年(864),復置蒲塘場。 五代吳楊溥乾貞元年即順義七年(927),升蒲塘場為德安縣。宋,屬江州路。元,屬江州路。明清,屬九江府。 民國元年(1912)冬,全省廢舊制,立十三府,德安縣屬九江府。民國三年(1914),全省劃為四道,德安屬潯陽道。民國十五年(1926)廢四道,各縣直屬省政府。民國二十一年(1932),德安縣屬第四行政專區(專員公署一度駐德安縣城)。民國二十四年(1935),德安縣屬第五行政專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將第五行政專區之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劃為第九行政專區(抗日時專員公署駐德安岷山)。 1949年解放後,德安屬九江專區。1983年,德安縣屬九江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玩拳皇97打敗大蛇時,他們說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