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朝代,好像有姿色的女人倘若沒有強烈的治陪襯,便不會流傳後世。歷史上著名的美人幾乎脫不了悲劇命運,於是乎,有所謂”女禍“或”紅顏薄命“等說法。這些,不過是扛推罷了。
有史以來, 集其大成而又奇詭多變, 故事流傳最廣最久的, 要數被李隆基霸佔的壽王妃楊玉環。
權力在握,慾壑難填。
在李隆基驕奢淫逸、貪戀美色培育的土壤中,埋下了荒廢政事、裙帶關係等一系列腐化的種子。
橫刀奪愛,瞞天過海
李隆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權力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楊玉環,善歌舞、通音律,是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十分鮮見。出身官宦世家的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了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並善彈琵琶。
公元734年,即開元二十二年,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卿卿我我,甜美異常。
當楊玉環嫁給李瑁6年後,即開元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740年,李隆基才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兒媳婦。
此時楊玉環才22歲,而這位開元天子已經56歲了。
美麗又有才華的楊玉環令李隆基神魂顛倒,不能自持,因此他發誓一定將她拉上自己的龍床之上,他可不管她嫁沒嫁人,甚至都不考慮她是自己的兒媳婦。
李隆基悖謬倫理, 以國家最高權力奪去壽王之妃, 父納子妻, 霸佔了兒媳。他為了按世俗辦法修補自己同玉環之夫壽王的關係。為給天下人一個交代,李隆基在太監總管高力士籌劃運作下,做了一些檯面上的工作。
譬如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下詔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並賜道號“太真”;接著讓楊玉環搬出壽王府,住太真宮。
好不容易熬過5年,李隆基先是很正經地盡了一把“父皇之責”,為壽王李瑁娶韋昭訓的女兒為妃,緊接著就迫不及待地將楊玉環迎回宮裡,正式地冊封為貴妃。
回眸一笑,萬千寵愛
起初,李隆基應該也不是真的愛楊玉環,只是花了心思搞過來的玩物。
李隆基初選楊玉環入宮時,他表現得同歷代文學作品中重色貪歡、喜新厭舊的帝王形象並無二致。
見了楊玉環,被其美貌吸引,給予了楊玉環專寵,把六宮粉黛都拋擲一邊,“後宮新得嬌娃,一日幾摩挲”。
但時間稍過,他又開始不安分,非常隨意地寵幸了一回楊玉環的妹子,後又暗招已被廢置的梅娘娘侍寢。當楊玉環怨恨李隆基用情不專時,他也象從前的帝王一樣把她遣送回家。
在楊玉環離開富貴鄉之後,睹物思人,思念之情越來越濃,小女人情懷,她愛著恨著都為一個“情”字。
如果說,楊玉環排擠梅娘娘尚有後宮爭寵傾軋的意味,那麼自己的妹妹受到自己愛人的寵幸卻也讓她倍感傷害:只道君心可託,百歲為歡。誰想妾命不猶,一朝逢怒。遂致促駕宮車,放歸私第。金門一出,如隔九天。禁中明月,永無照影之期;苑外飛花,已絕上枝之望。
楊玉環被遣回家心裡悲嘆自己命運不濟,也埋怨君王無情。嫉妒被當作女人的一大罪名,而在《長生殿》裡,李隆基看到楊玉環因為自己用情不專而傷心,反而感到了歉疚和慚愧,並把楊玉環的嫉妒釋為“情深妒亦真”,距離產生美,李隆基或許此時才發現,自己對楊玉環日久生情,產生了別樣情愫,李楊的愛情,最終從性走向了情,進入到了最高峰。
關於李楊的愛情故事,自中唐以後,文人騷客開始興致盎然,費了許多筆墨。詩詞歌賦、野史筆記、戲曲小說常常以此為題材進行渲染,比較著名的有白居易的《長恨歌》。
李隆基對楊玉環有幾分愛不知道,寵是真的寵。
若是寵溺,千金散之,萬珍獻之。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裙帶關係,堂而皇之的搬到檯面上了。
在大唐盛世的這個愛情產生以後,瞬間讓人想到了一個詞:腐敗。
楊玉環喜歡吃水果,荔枝生於嶺南,是稀罕東西,於是就有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篇傳誦。
楊玉環還特別喜愛石榴花,愛吃石榴,喜穿繡有石榴花的裙子。李隆基投其所好,就在華清池西繡嶺等地大種石榴。在石榴花叢中擺酒設宴,與楊玉環共享酒色之樂,將朝中大事丟於腦後。
群臣不敢指責唐明皇,反遷怒於楊玉環。
一日,李隆基與群臣共宴,即興命楊玉環起舞助興,楊玉環對李隆基耳語:”這些臣子,從不把你的妃子放在眼中,我不能給他們獻舞。”唐明皇聽罷,當場對群臣下旨:”所有文官武將,以後見了貴妃一律下跪施禮,否則按欺君之罪論處!”
皇權至上,哪個文官武將敢不下跪施禮?
於是,那些戴著烏紗帽的文武百官,便都一個個“拜倒”在楊玉環的石榴裙下了。
不過,這種“拜倒”並非真的拜倒,石榴裙風輕,而烏紗帽重,壓倒了群臣。
而楊家,在權力的加持下,顯赫之極。
楊家三姐妹每月從國庫領十萬脂粉錢,楊國忠位及人臣,楊玉環的得寵,換來了楊家全家的權力。
在封建的社會,竟然令天下父母產生“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想法來。
《 舊唐書》:“嗚呼,女子之禍於人者甚矣……開元之際,幾致太平,何其盛也 ! 乃侈心一動,窮天下之慾,不足為其樂,而溺其所甚愛,忘其所可戒,至於竄身失國而不悔。”
就像正史一樣,這種認為楊貴妃為禍水、玄宗因寵愛楊貴妃而荒淫誤國傳統觀念,潛移默化並深深地烙在詩人和世人的思想中,重色廢政的李隆基,卻鮮少有人批判。
把唐朝由盛轉衰以及安史之亂、馬嵬兵變事件的發生,歸罪於這個美麗的女人,這實在有點不公平。
紅顏禍水,滿紙荒唐
嫉妒使人眼紅,在別人大富大貴的時候,總會有人盯著她的負面,無限的意淫與放大,實現道義上的自我安慰。
在歷史上,楊玉環一直被認為是禍水紅顏而遭到抨擊。民間關於楊貴妃的傳說,被人津津樂道的,有貴妃喜歡吃荔枝和貴妃出浴二例,前者渲染楊玉環的奢華,後者突出楊玉環的美貌。
總之,都是從負面刻畫了一個誤國的紅顏禍水。
馬嵬兵變,是因楊玉環一人而起麼?
不是。
但是卻因一人死結束,“紅顏禍水”變成了最好的扛推藉口。
唐玄宗並非老糊塗。六軍面前,千鈞一髮之際,捨車保帥,交給六軍滿意的答卷,使他們繼續為他效忠。
他對楊玉環的“寵”也不是絕對的,前有惠王妃,後有梅妃,更有個虢國夫人,何“專”之有!後宮三千佳麗並沒有遣散回家,後備軍如此寵大,“專寵”是那串盜鈴,一碰就叮鈴作響。
唐玄宗棄玉環於不顧,是不能,更是不願吧!七夕殿前的誓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枉作笑談。至於他的思念更是令我腹誹。
一代帝王,連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還談什麼思念呢!當初,他瞞天過海讓她當女道士,再進宮,為妃子,與壽王無干,戴自己兒子的綠帽子,只與他李隆基有關。
玉環也是傻:對親生子尚且做出奪愛之舉,對奪過來的女人,關鍵時刻還會有什麼憐愛心腸。
好皇帝當太久了,也太好當了。早期權力不在手時,還知道朝乾夕惕,權力在握之後,便腐化墮落起來了,便荒奢淫逸起來了。
楊家是他的試驗品。一騎紅塵妃子笑,華清池專浴,代表著物質上的寵厚。
他寵楊家男人,讓混蛋楊國忠來處理政事;寵楊家女人,“從此君王不早朝”是玉環的錯,每月享受國撥的十萬脂粉錢給楊家三姐妹,是楊家的錯。
後世一堆拍馬屁的文人,不罵君王罵女人,真是混賬。
放縱之後,他還是帝王,楊家卻覆沒,盛世大唐也開始走下坡路了。
雖說李隆基楊玉環的故事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在如今社會用權力尋租美色,是一步步走向腐化的開始。
著名的遠華大案曾揭開”紅樓”鎖定貪官的面紗,如今雖早被雨打風吹去,但遺風亦未必盡失。
縱觀世事,烏紗帽與石榴裙,難解難分,多少人都把烏紗帽丟在石榴裙中了。
任何一個朝代,好像有姿色的女人倘若沒有強烈的治陪襯,便不會流傳後世。歷史上著名的美人幾乎脫不了悲劇命運,於是乎,有所謂”女禍“或”紅顏薄命“等說法。這些,不過是扛推罷了。
有史以來, 集其大成而又奇詭多變, 故事流傳最廣最久的, 要數被李隆基霸佔的壽王妃楊玉環。
權力在握,慾壑難填。
在李隆基驕奢淫逸、貪戀美色培育的土壤中,埋下了荒廢政事、裙帶關係等一系列腐化的種子。
橫刀奪愛,瞞天過海
李隆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權力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楊玉環,善歌舞、通音律,是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十分鮮見。出身官宦世家的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了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並善彈琵琶。
公元734年,即開元二十二年,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卿卿我我,甜美異常。
當楊玉環嫁給李瑁6年後,即開元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740年,李隆基才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兒媳婦。
此時楊玉環才22歲,而這位開元天子已經56歲了。
美麗又有才華的楊玉環令李隆基神魂顛倒,不能自持,因此他發誓一定將她拉上自己的龍床之上,他可不管她嫁沒嫁人,甚至都不考慮她是自己的兒媳婦。
李隆基悖謬倫理, 以國家最高權力奪去壽王之妃, 父納子妻, 霸佔了兒媳。他為了按世俗辦法修補自己同玉環之夫壽王的關係。為給天下人一個交代,李隆基在太監總管高力士籌劃運作下,做了一些檯面上的工作。
譬如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下詔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並賜道號“太真”;接著讓楊玉環搬出壽王府,住太真宮。
好不容易熬過5年,李隆基先是很正經地盡了一把“父皇之責”,為壽王李瑁娶韋昭訓的女兒為妃,緊接著就迫不及待地將楊玉環迎回宮裡,正式地冊封為貴妃。
回眸一笑,萬千寵愛
起初,李隆基應該也不是真的愛楊玉環,只是花了心思搞過來的玩物。
李隆基初選楊玉環入宮時,他表現得同歷代文學作品中重色貪歡、喜新厭舊的帝王形象並無二致。
見了楊玉環,被其美貌吸引,給予了楊玉環專寵,把六宮粉黛都拋擲一邊,“後宮新得嬌娃,一日幾摩挲”。
但時間稍過,他又開始不安分,非常隨意地寵幸了一回楊玉環的妹子,後又暗招已被廢置的梅娘娘侍寢。當楊玉環怨恨李隆基用情不專時,他也象從前的帝王一樣把她遣送回家。
在楊玉環離開富貴鄉之後,睹物思人,思念之情越來越濃,小女人情懷,她愛著恨著都為一個“情”字。
如果說,楊玉環排擠梅娘娘尚有後宮爭寵傾軋的意味,那麼自己的妹妹受到自己愛人的寵幸卻也讓她倍感傷害:只道君心可託,百歲為歡。誰想妾命不猶,一朝逢怒。遂致促駕宮車,放歸私第。金門一出,如隔九天。禁中明月,永無照影之期;苑外飛花,已絕上枝之望。
楊玉環被遣回家心裡悲嘆自己命運不濟,也埋怨君王無情。嫉妒被當作女人的一大罪名,而在《長生殿》裡,李隆基看到楊玉環因為自己用情不專而傷心,反而感到了歉疚和慚愧,並把楊玉環的嫉妒釋為“情深妒亦真”,距離產生美,李隆基或許此時才發現,自己對楊玉環日久生情,產生了別樣情愫,李楊的愛情,最終從性走向了情,進入到了最高峰。
關於李楊的愛情故事,自中唐以後,文人騷客開始興致盎然,費了許多筆墨。詩詞歌賦、野史筆記、戲曲小說常常以此為題材進行渲染,比較著名的有白居易的《長恨歌》。
李隆基對楊玉環有幾分愛不知道,寵是真的寵。
若是寵溺,千金散之,萬珍獻之。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裙帶關係,堂而皇之的搬到檯面上了。
在大唐盛世的這個愛情產生以後,瞬間讓人想到了一個詞:腐敗。
楊玉環喜歡吃水果,荔枝生於嶺南,是稀罕東西,於是就有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篇傳誦。
楊玉環還特別喜愛石榴花,愛吃石榴,喜穿繡有石榴花的裙子。李隆基投其所好,就在華清池西繡嶺等地大種石榴。在石榴花叢中擺酒設宴,與楊玉環共享酒色之樂,將朝中大事丟於腦後。
群臣不敢指責唐明皇,反遷怒於楊玉環。
一日,李隆基與群臣共宴,即興命楊玉環起舞助興,楊玉環對李隆基耳語:”這些臣子,從不把你的妃子放在眼中,我不能給他們獻舞。”唐明皇聽罷,當場對群臣下旨:”所有文官武將,以後見了貴妃一律下跪施禮,否則按欺君之罪論處!”
皇權至上,哪個文官武將敢不下跪施禮?
於是,那些戴著烏紗帽的文武百官,便都一個個“拜倒”在楊玉環的石榴裙下了。
不過,這種“拜倒”並非真的拜倒,石榴裙風輕,而烏紗帽重,壓倒了群臣。
而楊家,在權力的加持下,顯赫之極。
楊家三姐妹每月從國庫領十萬脂粉錢,楊國忠位及人臣,楊玉環的得寵,換來了楊家全家的權力。
在封建的社會,竟然令天下父母產生“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想法來。
《 舊唐書》:“嗚呼,女子之禍於人者甚矣……開元之際,幾致太平,何其盛也 ! 乃侈心一動,窮天下之慾,不足為其樂,而溺其所甚愛,忘其所可戒,至於竄身失國而不悔。”
就像正史一樣,這種認為楊貴妃為禍水、玄宗因寵愛楊貴妃而荒淫誤國傳統觀念,潛移默化並深深地烙在詩人和世人的思想中,重色廢政的李隆基,卻鮮少有人批判。
把唐朝由盛轉衰以及安史之亂、馬嵬兵變事件的發生,歸罪於這個美麗的女人,這實在有點不公平。
紅顏禍水,滿紙荒唐
嫉妒使人眼紅,在別人大富大貴的時候,總會有人盯著她的負面,無限的意淫與放大,實現道義上的自我安慰。
在歷史上,楊玉環一直被認為是禍水紅顏而遭到抨擊。民間關於楊貴妃的傳說,被人津津樂道的,有貴妃喜歡吃荔枝和貴妃出浴二例,前者渲染楊玉環的奢華,後者突出楊玉環的美貌。
總之,都是從負面刻畫了一個誤國的紅顏禍水。
馬嵬兵變,是因楊玉環一人而起麼?
不是。
但是卻因一人死結束,“紅顏禍水”變成了最好的扛推藉口。
唐玄宗並非老糊塗。六軍面前,千鈞一髮之際,捨車保帥,交給六軍滿意的答卷,使他們繼續為他效忠。
他對楊玉環的“寵”也不是絕對的,前有惠王妃,後有梅妃,更有個虢國夫人,何“專”之有!後宮三千佳麗並沒有遣散回家,後備軍如此寵大,“專寵”是那串盜鈴,一碰就叮鈴作響。
唐玄宗棄玉環於不顧,是不能,更是不願吧!七夕殿前的誓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枉作笑談。至於他的思念更是令我腹誹。
一代帝王,連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還談什麼思念呢!當初,他瞞天過海讓她當女道士,再進宮,為妃子,與壽王無干,戴自己兒子的綠帽子,只與他李隆基有關。
玉環也是傻:對親生子尚且做出奪愛之舉,對奪過來的女人,關鍵時刻還會有什麼憐愛心腸。
好皇帝當太久了,也太好當了。早期權力不在手時,還知道朝乾夕惕,權力在握之後,便腐化墮落起來了,便荒奢淫逸起來了。
楊家是他的試驗品。一騎紅塵妃子笑,華清池專浴,代表著物質上的寵厚。
他寵楊家男人,讓混蛋楊國忠來處理政事;寵楊家女人,“從此君王不早朝”是玉環的錯,每月享受國撥的十萬脂粉錢給楊家三姐妹,是楊家的錯。
後世一堆拍馬屁的文人,不罵君王罵女人,真是混賬。
放縱之後,他還是帝王,楊家卻覆沒,盛世大唐也開始走下坡路了。
雖說李隆基楊玉環的故事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在如今社會用權力尋租美色,是一步步走向腐化的開始。
著名的遠華大案曾揭開”紅樓”鎖定貪官的面紗,如今雖早被雨打風吹去,但遺風亦未必盡失。
縱觀世事,烏紗帽與石榴裙,難解難分,多少人都把烏紗帽丟在石榴裙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