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七配紅花

    當然是仿製品,真品屬於國家級的寶物,經過2000多年的風雨,怎麼可能再讓你敲呢?

    現在國內外對尊侯乙墓出土的編鐘仿製的非常多。因為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屬於古代樂器行之優美,曲調奇特,所以研究,喜歡的人非常多。所以仿製品供不應求。國內與國家的民意都曾經仿製過多套,甚至作為國禮。現將發現及挖掘及其後研究情況文獻整理如下。

    戰國曾侯乙編鐘是戰國早期曾國國君的一套大型禮樂重器,國家一級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為該館“鎮館之寶”。

    戰國曾侯乙編鐘鍾架長748釐米,高265釐米,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鍾架上,最大鐘通高152.3釐米,重203.6千克。它用渾鑄、分鑄法鑄成,採用了銅焊、鑄鑲、錯金等工藝技術,以及圓雕、浮雕、陰刻、髹漆彩繪等裝飾技法。每件鐘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階的雙音,全套鍾十二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音列是現今通行的C大調,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樂曲。[3]

    戰國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是中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儲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學、歷史學、音樂學、科技史學等多個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02年1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禁止出國展覽器物目錄。

    曾侯乙編鐘的甬鍾正面、鉦部有“曾侯乙乍持用終”錯金銘文,表明鐘的製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鎛鐘上的31字銘文記載了楚惠王得知曾侯乙去世的訊息之後,於在位第56年(前433年)特製鎛鍾用作祭祀。這為編鐘鑄造和該墓下葬年代提供了可考的依據。

    1977年9月,一支部隊在湖北隨縣(今隨州)擂鼓墩平整山頭、興建廠房時,偶然發現一座戰國早期大型墓葬——曾侯乙墓。

    1978年3月,以湖北省博物館譚維四為隊長的考古隊開始實地勘察;同年5月,考古挖掘工作正式開始。

    1978年5月11日,發掘組開始分步驟發掘;5月22日午夜,水位下降到距槨牆頂50釐米時,曾侯乙墓中室內靠西壁不遠、與之平行的2個長約2米的木架隱約可見。隨後,靠南壁同樣一個木架也隱約露了出來;5月24日午夜,由上而下又露出了一層橫樑,長短兩根曲尺相交,梁體粗大,緊靠西壁的長達7米多,緊靠南壁的3米多,其下由3個佩劍銅人及一根圓形銅柱頂託,梁下懸掛的甬鍾比上層的鈕鍾大,而且花紋精美,都有錯金銘文;隨著水位的下降,5月25日,又露出了一層橫樑,與上橫樑結構形體相近,梁下由三個更大的佩劍銅人及1根銅圓柱頂託,有12個大型甬鍾及一個鎛鍾,或懸於梁下或掉在樑架旁槨底板上;6月15日,65件編鐘連同掛鐘構件、整副鍾架以及豎在鍾架旁的2根撞鐘木棒、置於懸樑上的6個T字形敲鐘槌,悉數安全出槨。

    1978年6月,戰國曾侯乙編鐘出土後,文化部文藝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音樂史學家李純一、黃翔鵬、王湘、吳釗等,先後從北京到達隨縣,對出土的樂器及全部編鐘進行了考察與測音,繼而與古文字學家、北京大學教授裘錫圭、李家浩等合作,對編鐘銘文進行全面的考釋研究。

    當時隨縣沒有博物館,無法儲存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也無科技力量進行研究。最終,時任湖北省委第一書記陳丕顯電令隨縣縣委協助考古隊將編鐘等出土文物運往武漢的湖北省博物館集中儲存。

    自1979年5月開始,在國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館、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等7家單位聯合成立了曾侯乙編鐘複製廠研究組,經過4年反覆試驗、試製,終於在1984年7月成功地複製出形似聲似的全套曾侯乙編鐘。

    古代曾國,史書記載很少,往往記為隨,隨據現代專家推斷很可能是曾國城市名,很可能是曾國的國都。

    在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500多件重要的文物。加急的寶物就達到了9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四寒、十五刪是什麼回事?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