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專攻三國
-
2 # 獨步亦昂揚
分析這個問題的話,需要從不同的時期來看。
劉備說與諸葛亮如魚得水這句話,應該是在荊州時期,三顧茅廬之後所說的。
當時劉備還沒有自己的根基和地盤,只是客居荊州劉表,手底下文臣武將沒有幾個,劉備自己也對前途和規劃感到茫然。
恰好諸葛亮丟擲了隆中對,一下子就戳中了劉備的心,並將之作為後續的戰略規劃。而且當時諸葛亮在荊州地面,有較高的名望,師從水鏡,龐德公,岳父又是黃承彥,又跟劉表是親戚,將給困頓的劉備帶來大量的資源,這個時期,兩人算是如魚得水,各取所需。
只是當劉備拿下益州之後,手底下的人才就多了起來,頂級謀臣新加入了龐統,法正,而且離開了荊州,諸葛亮的資源優勢就減弱了,所以這個時期,諸葛亮的地位是不如法正和龐統的。
只是法正龐統死的早,於是諸葛亮又冒了起來,當時劉備白帝城託孤,也有另一名謀臣李嚴,只是李嚴在後續的鬥爭中失敗了,於是才讓諸葛亮大權獨攬。
-
3 # 朵朵佬爺
諸葛亮擅長謀劃,劉備擅長執行。具體帶兵打仗,一線指揮的是劉備。但諸葛亮不是留錦囊嗎?這是謀略。在劉備打東吳之前,二人配合還是很好的。有人問,諸葛亮為何不勸阻劉備?這是不好勸的,劉備一下子失掉了兩位好兄弟,又丟了荊州,打東吳是必須的。諸葛亮肯定給劉備身旁人留了錦囊,也與劉軍保持了聯絡,當孔明看了劉備的紮營圖時,知道大勢不好,立即派人告知已來不及了,只好安排人馬接應劉備,做點善後工作。
-
4 # 布衣學史
劉備早年,將寡勢微依附於劉表,為生存發展,禮賢下士“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諸葛亮感其誠意,出山效命,劉備對諸葛亮禮遇有加,引得關羽、張飛等心生不滿。劉備對關張等人說:“我得孔明,如魚得水”,你等不必多言了!諸葛亮助劉備,“聯吳抗曹”收到荊州。
劉備佔據荊州後,為實現《隆中對》跨有荊、益的計劃,於214年圍困成都,劉璋投降。劉璋部屬以法正為代表多歸降於劉備,這樣劉備的部屬就有了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劉備在官員和將領的使用上,需要考慮平衡。這一時期後,諸葛亮對於劉備的重要性有所減弱。
劉備稱帝后,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為東吳斬殺。劉備不顧諸葛亮的反對執意伐吳,被陸遜擊敗,退至白帝城病亡。臨終前,劉備召諸葛亮託孤時,言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能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見,劉備此時對諸葛亮並不完全信任。
-
5 # 與閻王對飲李豔青
這個問題有意思,不知是劉備是水還是魚,也不知諸葛亮是水還是魚,無論誰是什麼都不重要,關鍵是政治抱負和個人的歷史責任感讓二人走到一起,共同成就蜀漢帝業。
-
6 # 小林搞笑
毫無疑問,無論是正史還是小說之中,諸葛亮都是蜀漢集團的重要一員。由於《三國演義》的原因,我們通常認為兩人的關係緊密無比,而近些年來,網上又出現了各種劉備防範諸葛亮的說法。我認為這都是不準確的,諸葛亮應該是劉備智囊團中的重要一員,與歷史上其他的君主和能臣並無二致,雖不如《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麼緊密,但也不如網友們猜測的充滿了勾心鬥角。
擁有了固定地盤的劉備,等於已經是一方諸侯,他是不會允許手下有人一家獨大,威脅到自己地位的,因此即使重用諸葛亮,也不會賦予其過多的權力,而且一定會在諸多朝臣之中尋求平衡,從而達到相互制衡的目的。早期的龐統、中期的法正、託孤的李嚴便是如此,但這僅僅是原因之一,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職權劃分是勢力發展的必然。
以上種種,倒不能說劉備不夠信任諸葛亮,恰恰相反,如果不夠信任諸葛亮,那麼劉備是不會放心的將大後方交給他的,可是他雖然相信諸葛亮,但也不會讓其再輕易染指軍事,不會讓其軍政一把抓。
-
7 # 養眼觀察
劉備於207年“三顧茅廬”,請出智者諸葛亮為其效力。據史料記載,此二人一見如故,劉備曾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後人自然認為此君臣二人是“魚水”關係。據《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劉備對於雄才大略的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軍政大事無不請他出謀劃策,劉備對其簡直就是言聽計從。那麼,歷史上,此二人這種君臣相得、猶如魚水的關係果真如此嗎?下面小編和大家分析一下。
“三顧茅廬”的故事在中國早已經是婦孺皆知,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君臣關係更是後來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他們之間的關係真的如《三國演義》中講述的魚水關係嗎?古今學者對這一現象產生了很大的疑問,根據各種史料進行了研究,並從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史料顯示,他們之間的關係未必如此。
第一,從三顧茅廬後到白帝城託孤前,諸葛亮與劉備之間的關係並非像《三國演義》中寫的那樣親密無間,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也並非是第一人。因為在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只是讓諸葛亮守住荊州,以龐統、法正作為主要謀士,輔佐自己西取巴蜀,後來才調諸葛亮率兵入川。
第二,在奪取漢中的戰爭中,法正為謀士,諸葛亮卻只是留在後方做點兒後勤工作而已,在此戰役中,諸葛亮並沒有起到多大的參謀作用。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的排名也在諸葛亮之前。
第三,眾所周知,劉備對二弟關羽是非常信任的,而且把鎮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他,但是最終卻導致了慘敗的局面。如果劉備當時把關羽調入川中,而把諸葛亮和趙雲留在荊州的話,那可能又會是另一種結局了。
第四,當關羽失掉荊州後,劉備舉兵伐吳,也沒有把諸葛亮帶在身邊,而且劉備並沒有理會諸葛亮的意見。蜀軍被火燒連營、一敗塗地之後,諸葛亮感嘆地說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從話語中足以見得劉備對法正才算稱得上是言聽計從,而諸葛亮則還是略遜一籌。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一些學者們認為是由兩點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因為劉備和諸葛亮在戰略思想上經常會有分歧。諸葛亮始終堅持自己在《隆中對》中的基本戰略方針:跨有荊、益兩州,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東結孫吳,北伐曹操,這樣才能興復漢室。而且其中維護孫劉的聯盟,才是最關鍵的地方。但劉備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機會主義者,他缺乏一定的戰略思想,只想割據一方,能夠稱王稱帝足矣,對諸葛亮的聯吳想法不太重視,以致發生了夷陵之戰。
第二點便是劉備對諸葛亮不是很信任,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在吳國身居要職,並且作為吳國的使臣來討過荊州。面對這種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劉備在任用人才時,也不會忽視掉的吧?
大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在其史學名著《讀通鑑論》中對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也有過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寫道,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漢的,一定要滅曹的。不交結東吳則要受東吳的牽制難以興起北伐之師。而先主的心志則與此不同了。先主開始時想自強,後來則想自立為王,這種雄心不改,便與關羽合拍了。所以他信任諸葛亮不如信任關羽,而且不如孫權之信任子瑜(諸葛瑾),懷疑諸葛亮與東吳的交誼太深,而且還懷疑他與子瑜相勾結……
而白帝託孤事件,劉備允諾諸葛亮可以取劉禪而代之,應該說也只能是一種無奈之舉罷了。在劉備去世的前後階段,蜀中益州的土著和劉備所帶入蜀的荊、襄舊部間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後主劉禪又是平庸之主,很難處理好蜀國大臣之間的各種複雜關係,劉備最為信任的法正、龐統都已死,劉備所能夠依賴的人就只有諸葛亮一人了。而且當時劉備白帝託孤的物件,並非只有諸葛亮一人,他還讓益州大族李嚴同受遺詔。
由此可見,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魚水關係,只是《三國演義》留給後人的一種表面印象罷了
-
8 # 海賊說歷史
不管是歷史還是小說,劉備對諸葛亮都是非常重視的,而且非常尊重他。三顧茅廬,隆中對後,得到曠世奇才相助比喻成如魚得水也都非常恰當的。
但是值得一說的是兩點
1、歷史上的諸葛亮不是那麼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也不是能掐會算的仙人。不過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政客就是了。
2、諸葛亮擅長政事,卻不擅長軍事,在軍事水平上,龐統和法正都更加讓劉備信賴。
回覆列表
我想說那是肯定的,縱觀三國時期,那時曹操,孫權基本上已經人才濟濟,跟他們不一定得到發揮,隆中對時孔明跟劉備分析天下時說的很清楚了。劉備缺人才,孔明在劉備能夠很好的發揮,當然孔明也有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