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長宜讀書
-
2 # 古今尋
鑽窺一詞,古已有之,本意是偷情的意思!該句出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周克昌》:“庸之所在,桂籍可以不入闈而通,佳麗可以不親迎而致;而況少有憑藉,益之以鑽窺者乎”!進一步引申,可以指善於透過各種不正當手段得到利益的人或行為!
周克昌原是頑劣之人,十幾歲時突然失蹤,一年後又回家來了。說是被一個道士騙去,趁其不備才逃回來。回來後變得聰明伶俐,參加科舉接連得利。於是周圍權貴爭相結交。他父親硬給他娶了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兒。結婚後感覺其夫妻關係很好。但是周克昌好像從沒有沾染過他妻子。時間久了,父母抱孫願望強烈,多次相問。一次周克昌被逼急了說,我對生兒育女之事不感興趣,我早就想離開了,只是難報你們的養育之恩。現在讓我走,你們想要的那個人馬上會回來。旁人伸手去拉他,好像拉到了一張蛇皮一樣,只留下衣服,人卻不見了!家人都以為見到的是他的鬼魂!
第二天,周克昌卻帶著僕人回來了,家人驚問緣故。他說被一個惡人賣給了一個富商。那個富商沒有兒子,於是把他當兒子養。結果富商突然又生了個兒子,於是他辭別富商回家。家人問他科考知識,和小時候一樣笨,才知道這個是真人,以前中舉那個是鬼變的。好在訊息沒有洩露,於是由他冒充中舉的那個。和他妻子同房時,他妻子非常熱烈熟練,而他卻像未經人事的一樣。一年後,周克昌生了個兒子!
蒲松齡認為,有些越是平庸的人,越有福氣,功名不用親自去考;嬌妻別人給你娶上門。更何況那些還有一點(權勢)依靠,善於鑽營投機的人(更容易得到這些功名利祿,嬌妻美妾)。
“少有”,這裡實際是“有一些”的意思。“而況少有憑籍”就是“更何況(那些)還有一些依靠,依仗”的意思。“益之於”解為“對.....容易”。“益之於鑽窺者夫”意思就是“(那些)善於鑽營投機之徒更容易”的意思!
直譯過來是“更何況那些稍稍有些倚靠,且自己還會鑽營的人呢?”
在原文情景下的意思則是與傻人和太過精明的人相比,不太傻,且自己又懂得如何取巧的人,福氣才是最好的。
原文出自《聊齋志異之周克昌》
簡單來說呢,就是講了一個傻人有傻福的故事淮上(現安徽蚌埠)有個名叫周天儀的貢士。他已經五十歲了,膝下卻只有一個兒子,名叫周克昌。
周天儀對這個兒子百依百順,很是溺愛。而當週克昌長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外貌風姿已愈加風度翩翩了,但他卻一點也不喜歡讀書,經常逃學出去和一群朋友瘋玩,整天都不回家。但周天儀總是不忍心責罵他,於是久了也就任他這樣了。
可誰知突然有一天,天都已經黑了,而周克昌卻還沒有回家,周天儀派人四處尋找,也毫無訊息,好好一個活蹦亂跳的兒子卻突然失蹤了。老夫婦倆嚎啕大哭,幾乎痛不欲生。
結果過了一年多,周克昌卻突然一個人回來了。老夫婦喜出望外地問他這一年多他自己到底是怎麼過的,他回答說是(失蹤)那天自己突然被一個道士迷住了,稀裡糊塗就跟著他走了,還好沒被他害死。後來他是趁著道士外出才有機會逃出來的。於是周天儀也就沒有再繼續追問。
結果令人吃驚的是,自從周克昌回來後,他彷彿就變聰明瞭很多,原本愚笨不已的他竟只用了一年便一舉高中秀才,這讓他一下遠近聞名。許多世家的大族也因此看中了他的名氣與才學,爭相要把女兒嫁給他,可誰知當週天儀去跟兒子商量時,周克昌卻總是不肯點頭。但後來終究拗不過,他還是和鄰村的一個趙進士的女兒成親了。
但婚後周克昌愈加奇怪,因為他不肯與新娘同床。
一年比一年年歲高,且天天盼望著能早日抱孫子的周天儀老夫婦坐不住了,於是天天在兒子跟前委婉勸說,可週克昌就是油鹽不進,怎麼勸也不見他改。
後來終於有一天,在周老太太再次絮絮叨叨地跟周克昌抱怨自己想早點抱孫子時,周克昌爆發了,他一邊走出房間一邊說:
“我很早就想逃出這個家門了,之所以沒有馬上走,是因為想著要報你們的養育之恩。老實說,我實在不能與你們商量夫妻閨房之中的事情,也沒辦法來滿足你們的願望。我寧願離開這裡,那位能夠順從父母心願的人,馬上就要回來了。”
此時周老太太見兒子要走,立馬追上去想拉住他,結果剛伸出手,周克昌就已經撲通跌倒在地上,衣服帽子好像蟬蛻似地攤在地上,人卻已經無影無蹤了。
周老太大吃一驚,到此時才懷疑那個真正的周克昌早已死了,這個替身一定只是他的鬼魂。可這事還沒完,第二天,周克昌夫婦正在屋裡流淚的時候,家裡下人跌跌撞撞地跑進來報告,竟然說公子回來了!
周天儀和周老太太趕到大門口一看,果然是周克昌帶著僕人,騎著駿馬回來了,全家人又驚又怕。而等周天儀大著膽子走到跟前盤問時,來的那個周克昌說,當時自己被一個壞人拐去了,賣給一家富商,富商沒有兒子,就把他當作兒子。後來富商忽然也生了一個兒子。他想回家,富商就把他送回來了。
周天儀詢問他的學業情況,這個周克昌一臉迷茫,顯得十分愚蠢遲鈍,還和從前的周克昌一模一樣。
周天儀這才知道這個才是真正的兒子周克昌,那個考中秀才和舉人的,是借用他名字的一個鬼。
周天儀心中暗自高興,可是外表沒有顯露出來,讓他承襲了從前那個鬼考取的功名,後周克昌進了自己的房間,他老婆見他回來了,對他很親熱,他卻羞得滿臉通紅,好像一個新婚的新郎。之後剛過了一年,周克昌的老婆就生了兒子。
在文章的最後,異史氏(蒲松齡自稱)說道:
“古人說,有平庸福氣的人,鼻口眉目之間,一定有點傻樣,隨後才有福氣;
那種才貌超群的人,鬼卻會嫌棄的。
有平庸福氣的人,不進考場也能登科,不親自迎娶也可以得到佳人。
更何況那些多少有些依靠,再加上自會鑽營的人呢?他們的福氣那才叫好呢!”
“掌上明珠去復回,幻形真是費疑猜。
文場科第閨幃福,竟使庸奴坐享來”。
真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最後給有需要的朋友附上全部原文:
《周克昌》《聊齋志異》三會本卷八第二十篇淮上貢生周天儀,年五旬,止一子,名克昌,愛暱之。至十三四歲,丰姿益秀;而性不喜讀,輒逃塾從群兒戲,恆終日不返。周亦聽之。一日既暮不歸,始尋之,殊竟烏有。夫妻號啕,幾不欲生。
年餘昌忽自至,言:“為道士迷去,幸不見害。值其他出,得逃而歸。”周喜極,亦不追問。及教以讀,慧悟倍於曩疇。逾年文思大進,既入郡庠試,遂知名。世族爭婚,昌頗不願。趙進士女有姿,周強為娶之。既入門,夫妻調笑甚歡;而昌恆獨宿,若無所私。逾年秋戰而捷,周益慰。然年漸暮,日望抱孫,故嘗隱諷昌,昌漠若不解。母不能忍,朝夕多絮語。昌變色出曰:“我久欲亡去,所不遽舍者,顧復之情耳。實不能探討房帷以慰所望。請仍去,彼順志者且復來矣。”媼追曳之,已踣,衣冠如蛻。大駭,疑昌已死,是必其鬼也。悲嘆而已。
次日昌忽僕馬而至,舉家惶駭。近詰之,亦言:為惡人略賣於富商之家,商無子,子焉。得昌後,忽生一子。昌思家,遂送之歸。問所學,則頑鈍如昔。乃知此為昌;其入泮鄉捷者鬼之假也。然竊喜其事未洩,即使襲孝廉之名。入房,婦甚狎熟;而昌靦然有怍色,似新婚者。甫週年,生子矣。異史氏曰:“古言庸福人,必鼻口眉目間具有少庸,而後福隨之;其精光陸離者鬼所棄也。庸之所在,桂籍可以不入闈而通,佳麗可以不親迎而致;而況少有憑藉,益之以鑽窺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