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魚包同學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很多歷史學者都深入剖析過這個問題,其中我覺得最好的是孟森先生的《明史講義》,這裡也推薦喜歡明史的朋友去看看,會有很多收穫,以下就題目的問題我簡單的梳理幾點原因。

    第一,朱允炆性格寬仁、柔弱

    很多歷史事件的發展源自於決定人的性格,朱允炆的遭遇也是一樣。

    朱允炆從小聰明好學,極其孝順。十四歲時,朱標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晝夜不離開一步。這樣持續了兩年,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允炆守孝時因過度哀傷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說:“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朱允炆由於自幼熟讀儒家經書,所近之人多懷理想主義,性情因此與父同樣溫文爾雅,即長皆與寬大著稱。——翻譯自明通鑑、太宗實錄等

    以上史料我們總結出朱允炆的性格,孝順,寬厚,脆弱,溫和,理想主義,這些詞語對於一個治世君王來說,都算作優點,甚至很多學者都認為,如果按照朱允炆的性格去統治王朝,明朝很可能變成另一個知識分子的天堂,足以和宋朝比肩。

    但是,很可惜,朱允炆沒有遇上治世,他和他的大臣們點燃了削藩的爆竹,但是換來的不是煙花,而是烈火。

    朱元璋駕崩時候,朱棣本來想要來南京奔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控制朱棣的機會,可是朱允炆下令禁止諸王來京,錯過了這個機會。後來朱高熾、朱高燧,兩個朱棣的寶貝兒子來朝,又是一個扣住人質,讓朱棣無可奈何的機會,可是,朱允炆又輕易丟掉了。

    兩軍交戰之時,他竟然還顧及皇叔的身份,多次提醒前方將領說,對燕王只可活捉。他的寬厚、忍讓此時都成了至他死命的尖刀。

    第二,朱允炆無將可用

    朱允炆的處境和漢初評定七國之亂很相似,都是即為不久,都是定議削藩,區別的是,漢初的七國之亂,有周亞夫帶兵征伐,而朱允炆有誰呢?

    再看朱棣這一邊的軍事實力,明朝實際上從未消滅蒙古人,蒙古人一直在北方的蒙古草原上騷擾明朝。朱元璋派了他的幾個兒子駐守各個隘口,朱棣就是其中能力、實力最強的一個,他成年後就藩北平之後,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

    朱棣的部隊是經受住蒙古鐵騎考驗的精兵,韌性很足,再加上,朱允炆中途換將,對於部隊的傷害也很大,在戰爭的前期,朱允炆略處於上風的,這是因為他起用了徐輝祖,他的作戰能力是很強的,但因為遭到皇帝的猜忌,中途換帥,導致最後的失敗。

    第三,朱棣的戰術很高明

    朱棣的作戰態度很明顯,這場戰鬥一定要速戰速決,為此朱棣下了一步險棋,繞過政府軍的主力,直取金陵,一舉成功,所以攻進了皇宮,登基為帝。

    而在細節上,朱棣重金賄賂朱允炆身邊的太監作為攻城內應,也是南京迅速陷落的重要原因。

    其實朱允炆失敗的原因還有一些,以上我簡單跟大家梳理一下幾個重要的原因。

  • 2 # 歷史大學堂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說是不絕於史書。但造反者眾多,成功者甚少。這是因為在中央朝廷與地方藩王的戰爭中,朝廷所擁有的巨大號召力和朝廷所能呼叫的戰爭資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戰爭中往往在道義和物質上處於劣勢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

    但凡事都有特殊,在明朝,就發生了中央朝廷擁有巨大優勢,卻在鎮壓藩王造反的戰爭中屢屢處於劣勢,並最終被地方藩王所推翻的事例。這場戰爭就是在後世知名度很高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_圖

    靖難之役始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為了應對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自北平起兵,歷時三年,終於攻克了京師南京,成為了明成祖永樂皇帝,而原本的建文帝也在宮中的一場大火中而不知所蹤。

    面對燕王朱棣,身為天子,在戰爭中擁有巨大優勢的建文帝為什麼沒有削藩成功,反而落了個不知所終的下場呢?要想探究這個問題,首先便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後,每天矜矜業業,勤理朝政,使得新生的大明在他三十多年的統治下蒸蒸日上,並最終造就了洪武之治。因此,皇太孫朱允炆從他的祖父朱元璋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強盛的大明,並非那容易被地方造反所推翻的腐化王朝。所以,建文朝廷所代表的明朝中央在對燕戰爭中的失敗,應歸根於建文帝和建文朝廷自身的不足之處。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圖

    首先,是在削藩的政策上沒有宏觀方略,急於求成。

    建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深感明太祖朱元璋所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對地方藩王開始有了警戒之心,而後來建文朝的重臣黃子澄對建文帝講了漢朝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給本就對藩王有警戒之心的建文帝樹立了削藩的信心。

    於是建文帝剛即位沒多久,便立馬著手削藩。建文帝削藩的策略急躁冒進,又急於求成。當時的諸王之中,反形最為明顯的是燕王朱棣,並且燕王所掌握的勢力也是頗為強大。有些朝臣認識到削藩是個敏感問題,搞不好會造成國家動亂,於是給建文帝提供了一些穩妥,效果更好的手段。如戶部侍郎卓敬上書建文帝,主張將燕王從北平徙封南昌,使燕王遠離他勢力最為強大的老巢,利於朝廷進一步控制。前軍都督府的高魏也曾上書,主張效仿漢武帝時的推恩令,用和平的方式弱化各藩王,使其勢力越來越弱。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兩點都是可行的。但建文帝卻沒有認識到削藩問題的嚴重性和敏感性,沒有分清主次,愚蠢的先把勢力並不強大,反形並不明顯的周、齊、湘等王廢除,美其名曰“翦燕手足”。那些被廢黜的藩王都落了個要麼被流放,要麼自殺的下場,使得燕王朱棣越來越堅定了反抗的決心。同時,先拿這些威脅小的藩王開刀,為朱棣接下來的反抗留出了寶貴地積蓄力量的時間。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_圖

    其次,是建文帝在用人上的失當。

    朱元璋在洪武朝大殺武將勳貴,給建文帝在戰爭中的武將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更致命的是,朝廷內有謀劃之才的大臣也寥寥無幾。建文帝所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也許在治國上他們尚且有些用處,但在戰爭中,他們多“本書生,戰事非其所長”。

    建文帝沒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在靖難之役中,他重用被朱棣稱為“李九江,紈綺少年兒”的李景隆,將幾十萬大軍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李景隆貪生怕死,氣量狹小,使得南軍先後在鄭村霸之役、白溝河之役和濟南城下之大敗,六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戰敗後,如果建文帝嚴懲李景隆,重新鼓舞士氣,組織兵力再戰也未嘗不可,但他偏偏因李景隆是其表兄弟,“念其至親”而沒有殺他,使得很多朝中大臣和軍隊將卒憤憤不平。等到燕軍包圍南京之時,這位建文帝的“至親”,屢戰屢敗的大將軍李景隆卻開門迎敵,使得南京失守,建文帝的統治被推翻。

    而在建文四年,力阻燕軍南下,在齊眉山大敗燕軍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因是朱棣的妻弟而遭到建文帝的猜忌,建文帝將其召回南京,使得好不容易有了轉機的局勢再度惡化了起來。徐輝祖被召回後,燕軍所向無敵,南軍潰不成軍,直至南京被攻破。而被建文帝所猜忌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在南京被圍時,仍組織抵抗。城破後,面對被朱棣的召見一言不發,因而被廢除爵位,圈禁至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_圖

    最後,建文帝個人性格的柔弱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史載,建文帝性格溫和,至孝仁厚,並且聰穎好學。這樣的性格作為守成之君尚可,但在與燕王的戰爭中就顯得“仁柔少斷”了。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多次衝鋒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數次身陷絕境,幾乎必死。但建文帝卻給南軍將領士卒們下詔,說“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正因此詔,使早就應成為南軍“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裡逃生,甚至藉此為北軍充當前鋒和殿後,而南軍在作戰中則束手束腳,顧慮重重。

    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錯誤,使得朱棣積蓄了力量,在獲得戰場勝利的同時還多次死裡逃生,並最終導致了朝廷被推翻,建文帝下落不明。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於求成,缺乏大略方針,用人失當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文:李光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房後面蓋小房風水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