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信青史盡成灰

    為什麼王國維要自沉頤和園“魚藻軒”,恐怕要從“魚藻軒”的名稱說起。

    “魚藻軒”名稱的由來,是出自《詩經》。《詩經·小雅》裡有一篇:

    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魚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魚在在藻,依於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通篇來看,這首詩體現的是魚和藻的關係,就好比王與鎬的關係。進一步來說就是,拿魚和水藻的關係來比喻君與臣之間的關係。

    那麼自然“魚藻軒”這個地方,因為這個名字,而披上一層文化的意味。再聯想到王國維對清朝遜帝溥儀的知遇之恩,在北洋政府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之後,王國維選擇殉清,可以看出,王國維在頤和園“魚藻軒”自沉,正是他在傳統君臣觀念之下,對現實絕望的一種反應。

  • 2 # 歷史背後的故事札記

    王國維的辭世,是文學界一直以來的一個謎題,為什麼一代國學大師,享譽國際的知名學者,清華的註明五大導師之一,到底是因為什麼事過不去才選擇有湖自盡的呢

    1927年6月2日早上,王國維一如往常的洗臉刷牙,吃完早飯後,到書房去讀了我今天要看的新聞報紙。起身到辦公室給這一批即將畢業的研究生認真的評定了成績,之後和侯厚培一起討論了研究生院新一屆的招生事宜,臨走時,問侯厚培借了兩個大洋,出門招呼了一輛黃包車,行駛至頤和園,點燃一根菸徐徐的吸完,縱身一躍,跳進混明湖中。

    縱覽文壇,大師自殺隕落的數不勝數,古有屈原為國恨,僅有林奕含為解脫。

    但唯獨王國維這一跳,成了世紀之謎,如果說他終於大清殉國,但就他領了清華的職務來看也不至於,

    郭沫若幾次筆播說他是因為無能力償還債務而羞愧憤怒輕聲,但從他對自己後事的安排和身為國學大師的胸襟來看,也不至於未錢尋短見

    也有人說他是因為文化,他一生沉迷於尋求哲理,探求史詩,眼看文化衰落,自身無力扭轉極度焦慮,唯有一死才能給或者的人最大的哀傷使其能珍惜文化和人才,自己安心。

  • 3 # 巫女阿滿

    對於王國維的死因,前輩學者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大致有為清王室殉節、為傳統文化殉節、擔心北伐軍迫害、怕欠羅振玉的錢還不上這些原因。當然,欠錢之說已經被相關學者否掉了,羅振玉和王國維是真正的君子之交,不存在有逼王國維還錢的事兒。

    不過,一般來說,還是為清王室殉節和為傳統文化殉節這兩個顯得靠譜點,原因就在於他自殺的地方——魚藻軒。

    魚藻軒這個名字不是沒有來歷的,古人起名都講究風雅,喜歡附麗詩詞,魚藻軒正是得名於《詩經·小雅》裡的“魚在在藻,依其於蒲”一句。

    東漢最著名的經學家鄭玄,對這句話曾有過自己的見解。藻,水草也,魚之依水草,猶人之依明王也。

    王國維本人是國學大師,對四書五經可以說是爛熟於胸,自然是知道魚藻軒得名之源以及鄭玄的這句註解的,他選擇在魚藻軒自沉,就是表明了他的殉節之志。

    當然,說擔心北伐軍的迫害也不是沒有緣由的,畢竟在這一年,北伐軍就槍斃了葉德輝和王葆心兩位學者,王國維也因此事多次表示不想再受一點辱。

    個人覺得,王國維早存死志,北伐軍對學者文人的迫害是讓他最終選擇將心動付諸行動的導火索。所以才會有王國維遺書裡開頭著名的那句話: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感謝閱讀,敬請關注!

  • 4 # 博庫圖書館

    許是因為北伐軍的出征讓他認清了清朝終已覆滅,許是因為與親家好友羅振玉的決裂,又許是因為國學文化在那個戰爭年代的衰敗沒落……

    王國維:學術開明的封建“老古董”?

    看到王國維,你最先想到什麼呢?

    是後腦門上拖著細長小辮子的古怪小老頭?還是90年前跳昆明湖自沉的前清遺老?亦或是提出讀書“三境界”的國學大師?

    而今天,博庫君便要告訴你們一個不一樣的王國維。

    才華橫溢的學術鉅子

    首先,博庫君先和大家來分享一下這位學術鉅子的重要成就。

    王國維先生,是民國時期便享有國際盛譽的著名學者,他在文學、美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都極其卓著。

    在「文學」方面,先生編著了《人間詞話》、《宋元戲曲考》等著名文集,其中尤以《人間詞話》中讀書治學的“三境界”最為突出。

    先生曾說,讀書是有三大境界的:

    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堅定追求,即制定一個目標;

    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努力,即不放棄不氣餒;

    三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融會貫通,即在長期積累之後的茅塞頓開。

    這也與現今人們剖析愛情離合、仕途升遷、財運得失等等不謀而和。洞悉人生,愛情也罷,仕途也罷,財運也罷,所有的成功都需要經歷這三個階段:

    確定目標;向目標努力,即使遇到了困難也不放棄不氣餒;然後在關鍵時候,挺過來了,便獲得成功。

    在「美學、哲學」研究方面,最值得提及的論著仍然是《人間詞話》。先生認為我們審美中最需要的能力是“求真”

    王國維以為,每個人在現實人生的痛苦主要都源於我們內心慾望的無法滿足。但尋求人生的真正價值和幸福就必須要遠離名利慾望的侵擾,思想獨立而不矯揉造作,求真務實為最優。

    而先生在「古文字學、考古學」方面的成就,則主要在於他對甲骨文的研究上。

    民國時期出土的許多青銅器中都刻著甲骨文,這也就成為了鑑別古董真假的重要途徑。王國維先生正精於此道。

    不少古玩收藏者曾請先生屈駕鑑別古銅器,先生認為是假的,也不講委婉曲折的這一套,當面直接就說“靠不住的”。

    對方自然會覺得有些沒面子,便開始從這個古器的色澤青綠、文字精緻等方面企圖掰回一點顏面。但先生依然不多說,只淡淡地再來一句“靠不住的”。

    一個矛盾的封建“老古董”

    毫無疑問,王國維先生是一個優秀的學者。

    他治學嚴謹細緻,博採中西之長;他反對封建科舉制度,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在教育教學方面,要求主動學習西方文化中的“體育”與“美育”。

    但難以想象的是,這個在學術研究方面強調向西方學習,追趕時代潮流的學者,在生活中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頑固“老古董”。

    他對前清王朝和廢帝傅儀有一種盲目的推崇與忠誠,也就是所謂的“愚忠”。

    正如郭沫若給予的評價——王國維的頭腦是近代式的,而感情是封建式的

    1922年,機緣巧合之下,王國維應召任清遜帝溥儀“南書房行走”,食五品祿,換而言之,他成為了少年皇帝的老師。

    在任職“帝師”的階段,傅儀待王國維確是“彬彬有禮”的。傅儀雖為一國之帝,但卻從不以君臣之儀對待王國維,他會與王國維同事同遊,甚至連吃飯都叫上王國維圍坐一桌。

    那個時候的清王朝雖然已經岌岌可危,但皇帝仍有皇帝之名,儒學中的“君臣之禮”依然沒有完全廢棄。可想而知,這對思想本就封建的王國維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所以,在1924年廢帝傅儀被驅逐出宮之後,王國維仍舊以“前清遺老”自居。

    在北大的校園裡、清華的講壇上,先生的腦袋後面一直拖著一條又細又長的小辮子——那是封建清王朝的標誌與象徵。

    甚至於,在1924年傅儀被驅出宮之時,王國維先生還約上了好友羅振玉等一幫子的前清遺老,企圖跳金水河殉清。

    雖然因為家人的阻撓沒有成功,但1927年6月2日的上午,在北京頤和園裡,他終是一頭栽進了昆明湖。

    許是因為北伐軍的出征讓他認清了清朝終已覆滅,許是因為與親家好友羅振玉的決裂,又許是因為國學文化在那個戰爭年代的衰敗沒落……

    具體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就這麼潦草的,王國維先生“在水裡將遺老生活結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忘記你養的寵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