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葉子小九
-
2 # 甘棠文史
首先我們來看中藥材藥性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治病起作用的那個成分,現代藥理都分了類,比如皂苷、各種酸、生物鹼等等。
人工種植的藥性沒有野生的好,這一般也是野生藥材比較貴的原因。至於藥性這個說法,現代條件下主要是測某一藥材的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農殘和重金屬等超標否。由於一些為了利益而不惜違背生長的,確實會使其藥性下降。
人工種植必要條件也是要適應中草藥的生長環境,在原本野生條件下的能分泌的代謝物質,人工種植的也能。但生長的植株具有抗逆性,就是在各種不好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從而在體內就產生一種或多種物質,通常很多這種物質就是有效成分。所以說野生的更好一些。
至於化肥的使用,化肥是正常供給中藥材所必須得營養物質的一個方法。但是使用過量或不當會導致植株自身的質量和產量下降。土壤受到汙染,土壤物理性質惡化。長期過量而單純施用化學肥料,會使土壤酸化。使土壤膠體分散,土壤結構破壞,土地板結,並直接影響中藥的產量和質量。從而藥性也就下降。比如三七花,因為病蟲害,農殘比較重。
-
3 # 鄉村劇星
人工種植,生長的環境改變了
在我的印象中,中藥材一般都長在野山或者人煙稀少的地方,生長環境險惡,一般的普通人很難接近。有些中藥材由於自身的生長特性,反而對人造環境不適應,導致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題主提及的藥性降低,但是這種情況並不是所有的都是這樣。一般我們中藥材(稀有的)對溼度、溫度、Sunny、水分、土壤等都有要求,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種植出來的中藥材,藥效等都會有差異。如果人為的改變這些環境條件,先不說他的藥效影不影響,他能不能存活都是一個問題。
化肥的使用肯定會對中藥材的藥效造成影響(不是所有的藥材)學農的朋友都曉得N肥的作用,種植中藥材亦是如此。化肥施用後,在改變土壤理化性狀的同時,對作物的生長環境造成了破壞,更進一步的影響藥材的生長,影響藥效的產生和形成。針對肥料,主要是供應作物生長必須的養分所補給的,如果養分缺乏或者過量,都會有影響。
-
4 # 下壩毛哥
傳統中藥,大部分都來自山裡,自然生長,經過風霜雨露的滋潤,孕育出其自然的生長習性,因為自然,才會顯現出植物本身的藥理。自古以來,都有上山採藥之人,到了現代,為了追逐利益,很多中草藥改為人工種植,以次充好,故此才顯得野生草藥的珍貴。
自然生長的中草藥,都是生長在特定的自然環境中,比如鐵皮石斛一般生長在山崖、高大樹木的樹身,由於其生長的環境,對於營養的需求是人工很難模擬的,這其中影響因素有土壤、溼度、光照等,比如石縫中的中草藥,至少在生長過程中,由於植物生命的需求,會根據周邊環境而改變其本身營養物質,這種物質就是草藥藥性的獨特性。另外,長在野外的中草藥,一般都是因為原本山上的種子而萌芽生長的,種子都是經過颳風、鳥獸的攜帶,才會遍佈山坡分佈,同時山林裡一般都有較厚的落葉腐爛樹葉,自然發酵產生的肥料,沒有經過人工處理,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這對於中草藥來說,是得天獨厚的。
人工種植則不同,由於土地的多年耕種,土壤中很多微量元素已消耗得差不多,就算施用農家肥,也無法與天然腐葉的肥力相比,加上化肥的使用,多年後,土壤重金屬含量增加,大大降低了作物的原有本質,就算是中莊稼,化肥使用多了,就會覺得作物本身味道一年不如一年。故此才有野生藥材總比人工種植貴。比如野山參、金線蓮、重樓、白芨等珍貴藥材,人工種植的價格不及野生的50%,故此,藥效也是大大的降低。
-
5 # 甘肅二蛋
這個問題比較我喜歡,種植中藥材是我家鄉每個人都是高手,對於說種植中藥材使用化肥會對藥材的效果減少,相對我個人來說應該會有一點點,藥效真正減少是各地方移栽,由於土質不一,種出藥材質量不一樣,目前中藥材質量 藥效不行的原因是大量移栽,相對種植用化肥來說藥效來說影像不大。
20多年以前我家鄉全部都是農家肥種植藥材,現在牛羊馬都少,種植都靠肥料,農家肥用的也只有百分之二十,藥效減少不單隻看化肥,主要看土質。
-
6 # 中藥材知識
在大家周圍可能看見的農作物,比如玉米、水稻、小麥、蔬菜等等農作物,需要精耕細作、認真管理,定時除草澆水才能獲得好的收穫。如果看那個農戶家種植這些常見的農作物沒有精心的種植,那他家的地裡絕對是一片荒蕪甚至顆粒無收。所以一般農作物都需要精耕細作。
但是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藥材的種植方式。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除了少數名貴藥材,大多數的的中藥材都是使用野生藥材。不過隨著社會的發現,人口越來越多,野生的藥材數量早就不能夠滿足人類疾病的需求。再加上早期對野生藥材的過度挖採,不懂得可持續發展,所以大多數藥材被破壞的更嚴重。
野生藥材遠遠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但是疾病不能不治療,所以現在我們吃的中藥飲片和中成藥都是人工種植的藥材加工而成。這就導致了中藥的質量下降,我們都知道只有“藥材號,病才能治好”。再加上許多不良商量為了賺錢,只考慮藥材的數量,把藥材當成白菜種,所以中藥的質量越來做不能把控。這就是為什麼說中醫為什麼不管用了?這就是為什麼以前的方子現在治病效果不好了?這也是在“中醫將毀於中藥”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將“中藥當成白菜種”不好呢?我們都知道,一般白菜只需要從栽種到收穫只需要1到2個月,所以為了讓我白菜生長良好。大田栽種白菜有需要定時除草澆水、使用許多的農家肥或者化肥讓白菜快速長大。這種種植方式對白菜的質量和數量都能夠保證,但是用這種方式栽種中藥材卻是不行。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們收穫白菜、大米、玉米等等大田農作物,獲取的是它們植物體中的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成分。但是中藥材主要藥用成分是生物鹼、皂苷、揮發油、萜類、黃酮類、甾體類等成分。從成分我們可以看出,大田農作物收穫的主要成分是初生成分,簡單化合物。但是中藥材的藥用成分是次生成分,是比較高階的化合物。
稍微懂一點化學的的朋友應該知道,光合作用的產物就是糖類,糖類在植物體內加上“N”“S”“P”等元素經過這些化學反應就能轉化為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食用成分。所以一般綠色植物體的化學成分基本上就是糖類、蛋白質類、脂類等基本成分。大多數大田農作物就是這種提供基本成分的植物體。
但是生物鹼、皂苷、黃酮類成分合成就需要特定的植物體在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條件下才能合成。這也是中藥材將講究道地藥材的中藥原因。比如說三七要在雲南文山質量才最好,三七皂苷含量才會最高。當然還有大家都知道的長白山人參、寧夏枸杞、四大懷藥(懷牛膝、懷山藥、懷地黃、懷菊花)、浙八味(白朮、白芍、浙貝母、杭白菊、元胡、玄參、筧麥冬、溫鬱金)等常用藥材原理也是如同文山三七一般。
那麼為什麼說中藥材不能“像白菜一樣種植”呢?原來中藥材講究“逆境出質量”。“逆境出質量”是這麼一回事,中藥材的次生成分生物鹼、皂苷等成分,要在高溫、寒冷、乾旱、酸鹼度等不利於它自身生長的環境中才能合成。植物同樣需要抵抗外在自然環境,而次生產物就是它用到抵禦不良環境的物質。如果過分的對中藥材提供良好的環境,那麼雖然中藥材產量很高,但是植物體內大多是糖類、蛋白質、脂類等基本成分。那麼中藥材就如同大田農作物一般失去了藥用價值。這就是為什麼“藥材不懂當成白菜”種的原因。
由於質量和產量的矛盾問題,再加上現實中成千上萬的病人急需要藥物治病,所以現在藥材基本上都是人工種植的藥材,藥材的質量十分不容樂觀。但是病人有急需要治病,所以這種矛盾導致了也加劇了藥材質量與產量的矛盾。
不過隨著科學家對藥材研究的深入,不斷的對各種藥用植物主要藥用成分生物合成途徑的研究,也明白了許多藥材怎樣才能更多產生藥用成分。不過中華醫藥博大精深,中藥材也是數以千計,想要研究明白這麼多藥材的合成規律,需要時間也需要金錢投入。所以以後這種狀況會慢慢變好,但是不能說現在病人就不看病不吃藥。所以政府也想出許多提高藥材辦法:1、中藥材GAP認證。2、鼓勵仿野生栽培、野生扶育、林下藥材複合種植等等
回覆列表
因為很多中藥材它所含藥的成分是根據生長環境分泌的,這樣說你比較好理解,例如一株中藥它要活下去,要適應這個生長環境,它就需要分泌出XXX藥性成份,如果環境越惡劣它分泌的XXX成分也就越多,如果人工種植各種條件都太優越,它不需要分泌很多XXX成分就可以存活,藥性也就降低了,但是也不全是所有中藥都這樣,看種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