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心情談感情

    語言,是人類社會人與人之間相互學習、交流與溝通的主要載體。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當中,受到個體差異、語言環境以及當事人心情心態的影響,往往容易發生語言暴力。語言暴力,不管嚴重與否,它都有可能帶來傷害。語言暴力的表現形式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瘋狗型”施暴。語言暴力施暴者的個人素質低下,胸心狹窄,易怒易爆,口出狂言。常常是遇人咬人,見狗咬狗。

    二是“表現型”施暴。語言暴力施暴者的修養差、水平低,同時又好表現,愛彰顯自己的個性。常常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三是“失控型”施暴。語言暴力施暴者情緒失去控制,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口若懸河,口不擇言。常常是針針見血,句句戳心。

    四是“替代型”施暴。語言暴力施暴者受人指使,有針對性有目的地施暴。常常是表現出一副“氣死人不償命”的嘴臉。

    總之,無論是哪一種型別的施暴,施暴者本身不會考慮語言暴力的“威力”大小,恰恰相反,施暴者會感到“過癮”與“解氣”。在施暴過程結束後,只是會認為“說了兩句”而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語言暴力”問題,千萬不要對人施暴。要清楚的知道,語言暴力也是可以“殺人”的!倘若真的是想對別人“說兩句”,那麼就應該做到“有話好好說”!

  • 2 # 潁河一支筆

    人性格不同,有的人和諧可親,有的人野蠻兇殘。

    一娘生九子,性格各異。這些事什麼時候也達不到一樣,這叫世界。

    什麼是好人,誰是壞人,最好的區別。

  • 3 # 獨上蘭舟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語言暴力。所謂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譭、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受害者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語言暴力一般發生在強對弱的情況下,如,家長對孩子;老師對學生;領導對下級,等。

    為什麼這些人把嚴重的語言暴力看成是“說了兩句”?

    第一,這些人本身綜合素質不行,在人文精神方面有缺陷。他們可能從小就是這樣,被家長老師打罵。因此,這些人本身缺少愛的教育,不懂得愛,更不會用愛的方式教育人。始終覺得,打罵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現在打是嚴令禁止的,只能罵。而且認為,這樣痛罵對方還是為了對方好,為了幫助對方。所以,意思不到可能給別人造成的傷害,覺得只是“說了兩句”;

    第二,這些人在情緒控制上存在問題。本來可能只是是一件小事,正好遇到他心情不好情緒不對,於是就上綱上線,然後惱羞成怒。給別人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也認為是因為別人的錯,自己只是“說了兩句”。

    第三,原生家庭的模式。他們從這樣的家庭出來,受到同樣的對待,以為世界的交往溝通都是他們原生家庭的一樣,把家裡世界的感知投射到外部現實世界而不自知。換句話說,就是根本沒有意識到“需求想法還可以用另外的方式表達”。

    現在,語言暴力的危害,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大量心理老師的出現,正在幫助更多人化解這種可能出現的危機。

  • 4 # 美格育兒經

    語言暴力現在指向性很多。網路暴力、夫妻之間暴力、親子之間的暴力等等。

    每一種語言暴力都會給人致命打擊。

    網上有一組資料,平均每20個人就有一個人遭受過語言暴力,每50人中就有1人因為語言暴力導致心理疾病,輕者患有社交障礙,重者有殺人或者自殺傾向。

    在此,我想特別強調一下家庭中的語言暴力,尤其是對孩子的。

    在語言暴力的攻勢下,很多孩子選擇了自殘、自殺。其實擊垮一個人,並不需要多大力氣,只需要一句話。而父母對孩子毀滅性打擊的,也只要一句話。

    語言暴力,是無法挽回的致命打擊

    很多父母覺得,“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脆弱,打一打、罵一罵就受不了,就尋死覓活,還是罵的少,打得少,就應該多受受挫折。”

    所以許多父母,把打罵孩子當作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就像一日三餐一樣正常,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反而更多家長覺得打罵孩子是樹立自己權威和話語權的強有力手段。

    這樣的父母並不在少數,然而事實是,現在的孩子接觸的資訊多,想法多,但同時情感上也更脆弱。

    上海17歲少年和母親發生爭執,當即跳橋……母親說了什麼誰也不知道,只是激怒17歲少年,讓他選擇結束生命來還擊的,一定是致命的語言暴力。21歲的泰國男子,因為玩遊戲被父親拿命威脅,最後孩子拿起槍朝自己太陽穴打去…… 只因父親說了一句:“你有本事就打死我,別玩遊戲了”。

    3. 一個13歲男孩,因為成績下滑被母親當眾斥責,自尊心強的孩子縱身跳下樓去……

    這些語言,一些父母覺得很平常,但在孩子的認知裡,這就是在給自己下死亡通知書。正是這些語言暴力讓孩子無處可逃……

    如何制止語言暴力

    1、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必需管住自己的嘴,不讓語言惡魔侵蝕孩子的內心世界。

    2、要學會鼓勵孩子。受到賞識教育的孩子,比接受打擊教育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更優秀。

    3、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很多時候,父母的打罵是對孩子行為的不理解,但是如果能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事情解決起來就會很容易了。

  • 5 # antaliya

    有這種做法和想法的人,都沒有意識到語言暴力的危害!嚴重的語言暴力會造成精神傷害。記得有句俗語“惡語傷人六月寒”,就很能說明言語的危害。

    為什麼有人把嚴重的語言暴力,看成是“說了幾句”?

    (1)自身素質差

    這和家庭環境有關,有些父母不注重個人修養,如果經常酗酒、吵架、有些甚至去參與賭博,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的孩子,容易受到嚴重的語言暴力,常受到傷害,對語言暴力給自身和他人是否造成傷害毫無意識。任其發展下去,自己承受傷害,也習慣了去傷害他人,意識不到自身錯誤。

    (2)自控能力差

    對自身要求不嚴,不善於管理情緒。情緒惡劣時,對孩子和他人隨意發洩不良情緒,使用語言暴力,毫不顧忌是否傷害到別人。

    (3)環境的影響

    主要是家庭和周圍環境,有些父母經常使用語言暴力對待孩子,不注重言傳身教,長大後的孩子就成為了家長的哪種模式。

    人們僅僅把嚴重的語言暴力看成是“說了幾句”,其實,語言暴力的危害,對於成長中的孩子,尤其嚴重。

    你可知道?語言暴力會對孩子有那些危害?

    (1)影響到孩子身心健康

    中國的家長信奉“不打不成才”還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使用語言暴力或者是體罰,在有些家庭是家常便飯。但經常被父母責罵,訓斥,甚至體罰長大的孩子,容易膽小,畏首畏尾,形成孤僻的性格,或者情感壓抑、多疑、缺乏安全感,嚴重的語言暴力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2)語言暴力中長大的孩子缺乏自信

    在語言暴力中長大的孩子不管做對做錯,都不會受到鼓勵,錯的時候會受到訓斥和責罵或體罰,對的時候也不會得到相應的鼓勵,也許是更嚴苛的對待,或者是和其他孩子比較,自己的孩子總是不如其他孩子優秀,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讓孩子缺乏自信。

    (3)父母忘記了言傳身教的作用

    父母使用語言暴力,孩子從小默默承受,在孩子的心裡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長大後就變成了父母的樣子。所以在他眼裡對別人的語言暴力就是多“說了幾句”,從未意識到對他人的傷害。

    (4)沒有學會尊重他人

    因為有些父母不尊重孩子,可以在任何場合隨意的訓斥自己的孩子,從不顧忌孩子的感受,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她在父母身上也沒有學會去尊重他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再嚴重的語言暴力,只是“說了幾句”,這些不良影響對他們長大成人後的工作生活都會帶來不利。

    嚴重的語言暴力對人們造成的傷害,有時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對精神的影響有些甚至會從兒童時期至成年後都無法消除,因為你只看到了被傷害的一方生氣、傷心,就只是認為“說了幾句”,才引起了對方的不開心,實際上有些語言暴力造成的傷害會影響到某些人的一生。

    你可以試想一下,在年幼時,父母無意中傷害了你,在你成年後的記憶深處,為什麼會留下印記?如果父母或他人認為嚴重的語言暴力僅僅只是“說了幾句”,是不是太輕描淡寫了?

    總之,語言要運用恰當,不可以成為一種“暴力”,尊重他人也是在尊重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加裝記憶體條後,記憶體已使用量也增加了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