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䬉䰤
-
2 # 莊家必勝
這倆博士的智商真的很低,他們大概在自己的領域出不了名,搞了個給全華人民嘲笑的節目出名,為了出名連祖宗十九代的臉都不要了。
-
3 # 時光如水188365257
謝謝邀請。請原諒我笑點低,對博士所謂的公式相聲笑不出來。嗯,也不全對,嘲笑還是略有一點。倘若讀書的結果就是唯我為大、不可一世、不敬傳統、不尊前輩、不知好賴、不懼羞恥、不擇手段、貽笑大方,那麼只能說明此人天生有病,只讀屎書。沒人強迫你必須認可郭德綱,必須承認傳統相聲,但百花齊發的宗旨也是提倡美有種種各展其秀,而不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嘴臉,以無聊無趣無知無恥當個性。一個博士以無下限博眼球,最終打的是自己的臉!令人恥笑!
-
4 # 所為
博士的公式相聲搞笑嗎?
這個問題不應該由你我來評說,得問那些去過現場的人。包括郭德綱也一直是推崇小劇場的……當然後來改大劇場了……咱們都知道,現場和電視上表現出來的差距是80分和10分的區別。
如果要和我講傳統,那麼,我覺得哈,能把傳統相聲段子說可樂了很難,郭都不一定做得到,因為都聽過了,他那些徒弟更不行。那麼只能把相聲歸在曲藝裡,那麼如果相聲是門不好笑的曲藝你們會聽嗎?包括太平歌詞,演,說,講老故事黃段子和網路笑話等曲藝形式?可能會有票友聽,但你不能指望傳承下去,因為不高階,我覺得可能不如二人轉高階。
笑話想要逗人樂,必須要新段子,必須要笑點,如果郭來說今晚80後脫口秀,絕對火,這點郭自己清楚,他只是下不來臺。而在寫段子方面,博士夫妻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另外說兩點,第一,博士夫妻寫完相聲一定會給人聽的。所以笑點會有,當然也得看觀眾。
第二,你們覺得如果相聲專門配套寫相聲劇本的大拿,比如李誕給郭寫相聲,並且形成規模生產,你們覺得相聲會更好嗎?
我說完了。
-
5 # 晨曦34317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搞笑的事情,於是有許多致力於娛樂大眾的人透過細心觀察,精心提煉,不斷揣摩,甚至於經過幾代人不懈努力,產生了一些不同形式的喜劇模式。比如:周雲鵬模仿現實生活中小孩子說話的形式就很搞笑,趙本山及其徒弟們模仿現實生活中一些二傻二傻的方式也很成功,郭德綱和徒弟們的方式方法更多一些,特別是與觀眾互動做的更好。重點是所有成功的喜劇形式都是在養家餬口的壓力下,經過很多年的磨練,具備了不可或缺的表演基本功,再從真正的生活中學習,模仿,提煉,打磨,最後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娛樂大眾,才能被大眾接受,才能受到尊重和推崇。如果僅憑一張博士文憑和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態度,不論是做什麼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更不可能得到尊重,只會如現在一般成為大眾的笑柄。不過也許有的人會認為能夠如此這般能讓全民討論這麼長時間,也算是娛樂大眾,不是也出名了火了嗎,但是這叫臭名遠揚啊,某些人可長點心吧!咱們的媒體也千萬不要再去採訪宣傳了,如果還有媒體邀請他們上節目,讓他們掙著錢了,那可真是誤導年輕人害人不淺為禍社會了。那樣就真的分不清楚好笑和嘲笑了。
-
6 # 吸煙獨享寂寞乀
沒意思。按照他們的觀點。啥時候該笑,應該笑幾次。都是公式。我聽馬三立的逗你玩,中間沒笑。最後笑一次。確實經典。
-
7 # 影迷也瘋狂
相比博士夫妻倆在臺上講公式相聲,他們倆在表演結束後怒懟郭德綱的戲份更有看頭。
郭德綱應該萬萬沒想到自己在相聲表演圈混跡幾十年,把德雲社操持成中國相聲曲藝界的一座山頭,竟然被人當著全國觀眾指著鼻子說不懂相聲,甚至被侮辱沒有文化。
人貴有自知之明,《相聲有新人》這檔節目是旨在選拔一些有才華但還未被髮掘的相聲表演人才,但是不是什麼奇葩表演都能稱得上是藝術表演的。
這對上海交大的理工科博士夫妻,自創了三本相聲藝術類書籍,還送給郭德綱,並毫不客套地說郭德綱能看懂這一本就不錯了,儼然好不給郭德綱留面子。
然而他倆在舞臺上把各種理科知識抖了一邊,讓觀眾和評委沒有發現一絲笑點,整個場面尷尬至極。
表演結束後,郭德綱點評讓夫妻倆不服氣,進而進入了辯駁模式,意在說明評委和觀眾不懂相聲藝術,給這些人表演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這樣的言論瞬間就引爆了輿論,一對理工科博士夫妻竟然対相聲從業幾十年的郭德綱各種嘲諷和不屑,簡直毫無尊重他人、尊重藝術的意識,情商之低叫人發笑。
公式相聲或許是有笑點的,但是把理論知識改編成大眾表演藝術,不僅需要的是學識,更需要表演技巧和觀眾互動能力,並不是孤芳自賞就能成就觀眾認可的藝術。
若是覺得評委和觀眾都沒有鑑賞能力,那就該審視自己的表演方式是不是有問題了,而不是一味覺得別人批評是傷自尊。
-
8 # 談天說地聊工作
看娛樂節目我們要多點娛樂精神,不管現場博士夫婦如何說話、如何表現,其實都可歸類於娛樂,沒必要上綱上線,更沒必要詆譭人。
也許是我們老了,已經形成固有的觀念,對於新生事物難於接受,我想應該自有人喜歡,若沒人喜歡,這種形式自然就無法生存了。
能不能生存下去併發揚光大呢?我認為不能!物以稀為貴,能用公式生產的相聲必然高產,量大價就廉。沒有生活體驗的公式產品缺乏思想是必然的,終究會被時間所拋棄。順便吐槽一下類似公式生產的故事、小說、詩歌、歌曲等,玩一下,秀秀你的程式設計技巧還行,永遠出不了有思想的作品,除非智慧機器人已經申領了居民身份證。
-
9 # 邊陲後主
是很好笑,如果這樣的段子這樣的公式相聲能成為新相聲,觀眾就可以洗洗睡了,很難理解的是,發源於市井街頭的相聲竟然如此科學,能精確到什麼時候笑、能笑多長時間、哪裡該笑哪裡不該笑。上百年來的代代相聲人很不敬業呀!
博士夫婦的公式相聲,貌似是對當今相聲的不認可,實則是對普通大眾的不屑,沒有點文憑往後還有什麼資格聽相聲!這期節目我也看了,也是我唯一一次對郭德綱的表現感到認可的一回,這個嘴不是一般碎的人,在節目中表現的中規中矩,言談舉止不失溫文爾雅。大有老師之風範。
不過對於大家認為這對夫妻在節目中對老郭不尊或是怒懟一說,在我看來並非如此,這樣的表達方式其實有點相聲人的模樣,既然公式相聲如此不受待見,博士夫妻當然可以以這種方式退場!如果言語如大家所認為的哪樣!難道郭德綱聽不出來嗎?我們可以砸掛郭德綱的身高,但絕對要承認郭德綱對語言的修煉。
連老郭都不覺得博士夫妻很過,我們又怎麼理解這種說話方式呢?相聲一定是要讓人發笑的藝術,不論你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說,能逗樂大傢伙的相聲就是好相聲!公式相聲也算是一種創新,這對相聲的發展有好處,一支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景!不過話又說回來,多好的公式推不出搞笑幽默的段子時,這個公式不要也罷!顯然,這對夫妻的知識相聲很讓人不解!不說是發笑,甚至不知所云!說了半天,我沒有聽出哪一段是包袱,哪一句應該笑?
相聲這個活,不是誰都能幹的,學幾十年戲曲一定能唱,學幾十年相聲不一定能說!毫不客氣的說。送給郭德綱的三本書,郭德綱看後就會有段子!而寫了這三本書的兩位博士則不然。
-
10 # 清風141217
他們玷汙了相聲本身的精髓,,他們把相聲改編成了樣板戲,,這種不學無術之輩,真是愧對國家的培養,,不把有限的學識運用在國家建設上,,卻像個瘋狗似的,,專咬好人,,,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李博士夫婦這些年來運用他們自己的理論創寫了五六百條段子說明他倆確實還是用了一點心,花了不少功夫的,姑且不論這些段子算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相聲段子,好不好笑,觀眾愛不愛看,能不能經受舞臺的檢驗,但這些段子都是他倆夫婦多年努力的心血,誰都不能抹殺掉,當然這些也成為了他認為能目空一切驕陽跋扈的資本,在他眼裡,傳統相聲落後了,說傳統相聲的藝人不懂相聲。
喜歡聽相聲的人都知道一段相聲還不好笑,包袱響不響不在於段子,而在於演繹相聲的人,他的舞臺經驗,說話的技巧,臨場的發揮等等因素。就像老郭說的同一個包袱有可能你說觀眾就不樂,換別人說就笑翻全場。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技巧,說給不同的觀眾聽,這句話也可以總結了為什麼老郭說的相聲大家都那麼愛看,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和多年的在小劇場演出經驗是做不到的。至於李博士夫婦的公式相聲到底好不好笑我也沒有特意去網上搜他的影片,只看了相聲有新人節目上的那一段,確實一點都不好笑,全程尷尬,說的什麼玩意,但又私底下想如果把他那些段子讓老郭來說肯定爆笑全場,畢竟老郭的相聲演繹水平是大師級別的。
李博士這次讓眾多網友懟和諷刺主要還是因為他的情商太低了,說話水平不咋地又目中無人,如果他是那種很低調很謙虛的人也許大家也就哈哈一笑而過了而不會弄得滿網都刷屏,當然現在他也算是“紅”了,目的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