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航島

    航天科技作為人類未來的遠景平臺,在60年前,蘇聯發射的第一顆斯波尼克一號人造衛星成功,揭開了人類航天時代的序幕。

    在後續美、中等國航天夢的推動下,實現了登月、空間站,探測火星,飛離太陽系等一系列宇宙探索任務。並積累了大量的科研經驗,以及培育了大量航天領域的人才,逐漸形成了一個以現代科學為基礎的高新技術產業群。隨著,航天產業的技術成熟,人才充沛,商業航天因此醞釀而生。

    目前,航天商業模式方向,主要以政府外包的方式向社會航天企業購買技術服務,專案分為火箭製造、衛星製造、發射任務等。而未來民用的商業航天,主要分為:通訊,微納衛星以及太空旅遊等專案。在該領域,美國率先第一個吃螃蟹。其中,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作為商業航天的代表,與NASA展開深度合作。除此外,俄羅斯與歐盟以及中國也在積極推動商業航天的發展。

    面對千億級美元商業航天市場,誰也不想放棄這個機會。有競爭,才能夠推動技術創新;進一步打破壟斷,促進航天市場機制,激發社會高新企業經營的能力。雖然,商業局面有了,但是由於準則門檻比較嚴,將會對參與投標的商業航天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SpaceX公司奮鬥了13後,才拿到了航天任務資格證。後來居上的公司,將同樣面臨諸多困難。

    商業航天前景一片光明,但在資金方面投入也是非常的大。據中國藍箭航天張昌武接受採訪透露,前期研發的投入成本高達4億元人民幣,待到產品量產階段,還需要更大的資金扶持。商業航天公司要想解決資金問題,只能透過融資計劃進行。前提需要擁有核心技術產品,比如:火箭發動機。

    然而,商業航天的核心目標——降低成本。這對參與目前技術並不成熟的商業航天的公司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戰。只有透過技術不斷創新,降低研製與開發成本,才是最佳有效方式。目前,我們國內的商業航天公司有好幾家,比如:藍箭航天、歐位元、長光衛星等。

    在航天領域,不能夠僅僅依靠國家的科研力量,只有推動了全民航天事業大發展,人類才能夠在宇宙探索的任務中,走得更遠。

  • 2 #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航天產業在多個領域已經步入了商業化程序。近年來,伴隨國家大力推動軍民融合以及“網際網路+航天”的產業升級變革,在全球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下,中國航天領域在商業航天方面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商業航天行業產業鏈

    中國商業航天行業上游主要為衛星製造企業,代表企業有智星空間、零重力實驗室、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等;行業中游主要有衛星發射企業及地面裝置製造企業;行業下游主要為衛星應用及運營企業,代表企業有航天世景、華力創痛、北斗星通及中海達等。

    ——產業鏈佔市場規模比重:地面裝置製造和衛星應用及運營環節各佔行業總規模的45%

    中國商業航天行業產業鏈中地面裝置製造和衛星應用及運營環節各佔行業總規模的45%,衛星製造和衛星發射佔行業總規模比重較小,分別為7%和3%。

    ——上游衛星製造:衛星製造約佔商業航天市場規模的7%,種類繁多

    衛星製造約佔商業航天市場規模的7%,衛星有效載荷種類多、客戶需求差異大,致使衛星種類多、數量少,難以進行批次生產,從而進一步導致衛星製造成本升高。衛星根據重量可劃分為大衛星、小衛星、微小衛星、微衛星、納衛星、皮衛星及飛衛星,商業航天多采用低成本的小衛星。廣義的小衛星是指重量低於1000ka的人造衛星,具有研製週期短、發射方式靈活、成本低、應用範圍廣等特點。

    ——中游衛星發射:衛星發射約佔商業航天市場規模的3%,中國航天產業主流運載火箭為化學火箭

    衛星發射是連線衛星製造及衛星應用的中樞環節,衛星需搭載運載火箭發射進入軌道後才能發揮作用以產生價值。運載火箭根據能源動力可劃分為化學火箭、電火箭、核能火箭、太陽能火箭等,其中化學火箭是中國航天產業主流運載火箭,化學火箭主要包括固體火箭及液體火箭。中國中國航天產業主流運載火箭為化學火箭。

    ——中游衛星地面裝置:衛星地面裝置包括網路裝置與消費裝置

    衛星地面裝置包括網路裝置與消費裝置:(1)網路裝置包括信關站、網路運營中心(NOCs)、衛星新聞採集(SNG)及甚小孔徑終端(VSAT)等;(2)消費裝置包括衛星電視天線、衛星無線電裝置、衛星移動終端、數字音訊廣播服務裝置(DAR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NSS)裝置等。

    ——中游衛星地面裝置:衛星地面裝置包括網路裝置與消費裝置

    衛星導航是商業航天行業下游主要應用領域之一,是採用導航衛星對物體進行精確導航定位的技術。中國自行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及俄羅斯格羅斯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016億元,同比增長18.3%,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晶片、器件、演算法、軟體、導航資料等產業核心產值達1069億元,佔總產值的35.4%,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產業的核心產值貢獻率達80%。

  • 3 # 竇斌大健康產業導師

    商業航天包括的內容很多,常見的衛星,火箭,北斗以及未來的空間站。但對於健康領域來說大家知道的很少。以國家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為代表,的空間空間成果轉化,將會代表未來健康領域的最高科技成果,隨著國家外太空空間站的落成,生物醫藥,生物保健品,植物種子等生物安全將持續不斷的得以研發!

  • 4 # 新思界網

    商業航天不斷完善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對於商業航天行業的發展,2015年中國發改委、財政部、國家國防科工局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釋出《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 2025)》,其中提到要大力發展商業衛星行業。在政策的支援下,中國商業航天民營企業快速崛起,到2019年民營企業衛星工程需發射近2500顆衛星,衛星總重量近400噸,主要用於覆蓋通訊、遙感、技術試驗等多個領域,未來中國商業航天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政府釋出了《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關於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空間資訊走廊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等多項商業航天行業相關的規劃,積極鼓勵資本參與中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開發,中國政策扶持促進商業航天行業發展,當前中國商業航天企業主要集中在航天產業中的發射服務及衛星系統兩大環節。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釋出的《2020-2024年中國商業航天行業發展態勢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近幾年中國商業航天行業的快速發展,相關企業數量日益增多,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商業航天企業數量達到165家。商業航天又可分為火箭企業和衛星企業,其中火箭企業有藍箭航天、星河動力、星際榮耀、星途探索、零壹空間等,衛星企業有航天馭星、銀河航天、國星宇航、長光衛星、智星空間等。

      隨著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衛星已廣泛應用於社會各個領域,以衛星應用為主的空間應用已逐漸成為國家創新管理、保護資源環境、提供資訊服務的重要方式,衛星的應用對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到2019年市場規模約為8450億元。未來五年,因中國規劃多個衛星星座專案,未來小衛星星座發射需求將不斷增長,預計中國商業航天行業將呈現增長的趨勢,中國商業航天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在2024年增長至2435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3.6%。

      新思界產業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商業航天行業正處於起步階段,隨著航天產業商業應用逐漸落地,商業航天企業不斷髮展壯大,行業競爭格局將逐漸清晰。當前中國商業航天行業中排在前三的企業主要有航天時代、東方紅衛星、航天科技控股等,中國逐漸形成以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為代表的國有企業和以星際榮耀、藍箭航天、長廣衛星為代表的民營企業相競爭的行業格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racle資料庫開機有幾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