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80後dewomen

    艾草與益母草的區別如下:

    1、從外形、氣味上區別兩者的差異。

    艾草,又稱艾蒿,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濃烈的香氣,每年端午前後進行採收加工,艾草杆莖是圓型的,木質狀,葉子是互生的,長在上部位,有點像菊花的葉子,不會開花。

    益母草,又稱九重樓、雲母草等,為唇形科植物,夏季開花,葉子是長條形的,一般開紫色花,花的部位有點像芝麻夜來香的長花部位,其乾燥地上部分入藥,葉子是對生的,杆莖呈鈍四稜形。

    2、從中醫學角度,兩者的功能及主治有本質上的區別。

    艾草,味辛苦,性溫,歸脾肝腎經,無毒,芳香溫散,可升可降。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回陽,理氣血,除溼寒,溫經止痛,散寒止痛,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養生調理艾灸。

    益母草,味辛、甘、氣微溫,無毒,具有活血、祛瘀,調經,消水等功效。治月經不調,尿血,瀉血,痢疾等,益母草利尿消腫,收縮子宮的作用,是歷代醫學家用來治療婦科疾病的必備“武器”。

    兩者都具有調理經血的作用,艾草側重於除溼,活血散瘀。

    中醫用藥原則,十八反,十九畏。

  • 2 # 面板科張培榮

    艾草味苦性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止冷痛,月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下,妊娠胎漏,是婦科良藥。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溼瘡疥癬,祛溼止癢。

    益母草是婦科良藥,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對治洽療活血、利尿消腫、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急性腎炎、產後暈血、尿血、涼血消疹、降壓、安神、鎮靜等有很大作用產後常喝的益母草膏就是用益母草作為原材料加工而成。

    益母草有美容養顏、滋潤肌膚、抗氧化、抗疲勞、防衰老、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等功效。在這一點上,益母草似乎比艾草,更招女人喜歡。平時可以把鮮嫩益母草益母草當野菜吃,也可以煎湯喝,把曬制好的益母草泡茶喝,加點蜂蜜,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3 # 藥師管藥事

    益母草和艾草性味主治不同,適合人群也不相同,養生價值各有千秋,重要的是看適不適合自己,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歸肝、心包、膀胱經。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功效,主治活血、祛淤、調經、消水,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胎漏難產,胞衣不下,產後血暈,瘀血腹痛、崩漏、尿血、瀉血,癰腫瘡瘍。

    現代藥理表明,該藥有擴張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迴圈,降低血壓,保護心肌等作用。

    艾草,味苦辛性溫,歸脾、肝、腎經。具有理氣血、逐寒溼、止血溫經的功效。主治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艾草可以泡腳治腳氣,泡澡祛痱子、皮炎溼疹。灸穴位,祛寒溼。吃,煮雞蛋、燉雞湯、做艾草粑粑等。

    以上兩藥,一寒一溫,熱性體質用益母草,寒性體質用艾草,這是基本選擇。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對症使用哦。

  • 4 # 烏糖豆

    益母草和艾草兩種中藥材是有區別的,要說哪一個養身價值更高?

    我只能說,如果這味藥材適合於你,那麼它是有價值的,

    換句話,如果這味藥材值萬金,但是不適合,你覺得對於你來說,有價值?

    艾草,估計大夥都見過,就是端午節前家家戶戶都要採摘些新鮮的放在自家門口或者窗戶上,聽老一輩講主要是為了防蟲和避穢的。

    我很喜歡我喜歡艾葉獨特的香味,將艾葉揉搓成絨,放在鼻子上吸一吸,頓時神清氣爽,因為今年的疫情,我特地自己研製了香囊,其中就有艾葉的成分,給隔壁的鄰居,後來一次閒聊中告訴我,今年家裡好像沒有蚊子了。

    在醫院工作很辛苦,每天穿著手術室洞洞鞋,所以我早已經習慣回來用艾葉+苦參泡腳,既可以緩解疲憊的身心,又可以溫經散寒,還能起到止癢的作用。

    香兔兔香囊

    對於益母草我在生活中接觸的並不是很多;

    益母草主要是用在女性;

    治療女性的於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瘡瘍腫毒。

    在使用益母草時,一定要按照劑量使用

    臨床上若超劑量用藥或孕婦誤用,就會出現一些中毒現象。

    主要表現為全身乏力、疼痛痠麻,下肢呈癱瘓狀態,重者伴有大汗、血壓下降,甚或虛脫,呼吸增快、增強,甚則呼吸麻痺,孕婦中毒可引起流產。

    益母草

    益母草中毒解救方法:

    可採用催吐、洗胃以及對症處理的方法。

    可用一些中藥如赤小豆、綠豆、甘草等以解毒。

    其中控制用量是預防益母草中毒的關鍵。

  • 5 # 宏軒健康

    益母草,味苦,辛,歸肝,心,膀胱經。具有活血,破血,調精解毒等功能,艾草,散寒止痛,溫經。艾草用的會更廣一些。

  • 6 # 皮皮不是豬油渣

    益母草和艾草我最近都有用到。益母草是在產後用於惡露不止,進行調理的,艾草我是用來泡腳,可以促進血液迴圈,祛溼。兩種不同藥用價值的東西是不能比較的吧?它們有個共同點,都挺實惠的。哈哈哈。

  • 7 # 醫者健康

    益母草和艾草,都是屬於中藥的一種,其各有自己的藥用價值,關鍵是用對地方。至於那個養生價值更高些,這個是沒有可比性,是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就比如提問題說“衣服”和“飯”哪個更重要這類問題一樣,這是沒有可比性的。

    【益母草】

    在中藥上,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利水消腫以及清熱解毒的功效。多用於治療婦人月經不調以及產後瘀血等症。取名益母草,也和這個功效有很大的關係。像臨床上常用的益母草顆粒,其主要成分就是益母草。

    此外,益母草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對於一些水腫、尿少的患者,也可以採用益母草煎水服用,來起到消腫、利尿的作用。不過,水腫、尿少的原因有很多,像一些危重病,如“急性心力衰竭”也會表現出四肢水腫以及尿少的症狀,建議最好還是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治療。

    【艾草】

    艾草的藥用部分主要是以艾葉為主,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以及安胎的功效。在生活中目前調養身體應用最多的艾灸,主要就是靠艾葉加工後然後所產生的溫熱效應。對於治療關節疼痛、消化不良以及腰背部的疼痛不適均有很明顯的治療效果。

    此外,中醫認為“艾葉煎湯外洗,有除溼止癢的功效,可以治療面板溼疹瘙癢”。因此,對於周身瘙癢不適等面板病患者,應用艾葉水擦拭或是洗澡,其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從我個人來說,對於艾的接觸更多一些,艾灸對於一些疾病的治療有著其他治療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效果。建議朋友們可以多學學艾灸,起到“身心學、居家用”的作用。農村常見的桑葉,都有哪些功效?

  • 8 # 紫喬98

    益母草與艾草有什麼區別?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如下:

    兩種草藥的區別,百度一下,有很多比較專業的回答。可供你參考。

    至於哪個養生價值更高,因為他們的藥性不一樣,無法進行比較,中醫講究“辨證施治”,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養身治病都要做到“藥要對症”,藥不對症,再好的藥對身體不但沒益處,甚至有害。

  • 9 # 海根209962465

    艾苦辛溫無毒,益母草微苦微辛微寒?味有點相同。但性則不同,一個溫,一個微寒?功能益母草活血調血,行血散瘀,還有利尿作用。艾葉溫經而止血,散寒除溼鎮痛,還有健胃作用,功能各有不同,有個共同點一個是行血去瘀使人血脈通了,一個是溫經使人的血脈通了。益母草也叫坤草,是女性的月經病的聖藥。艾葉祛寒的力量大,不僅艾灸利不開它,而且婦女治虛寒出血也作用不可輕視。由寒引起的如腹痛,由寒溼引起的面板病用之都有效。益母草治產後因瘀而出血惡露不絕,腹部脹痛。治痛經,由氣血瘀帶而引起者,治腹內包塊,如慢附件炎,盆腔炎等。由於又祛瘀又行水治腎炎浮腫血尿,水腫消退迅速,且不傷正氣,治高血取其利尿行血祛瘀清熱,藥性有下趨之功能。你說這二位藥怎能分清誰最有價值,我說二位藥,其功大也,兩者藥源豐富,田埂路旁到處可見,價廉物美,多好的兩味藥呀!

  • 10 # 餘益惠健康

      益母草又名坤草、益母蒿,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每年夏季生長茂盛而花未全開時,割取地上部分,曬乾即可入藥。

      益母草性涼,味辛苦,入心包,肝經,具有活血,祛瘀,調經,消水的功效,用於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胎漏難產,胞衣不下,產後血暈,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癰腫瘡瘍等症,因其為婦科良藥,善調女人經產諸證,故稱為“益母草”。

      益母草,人們常把它稱作“為女人而生的草”,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利尿消腫等作用,是治療婦科病的重要藥物。

      但是,益母草對女性有著莫大的好處,但是它也有副作用。超量服用益母草容易中毒,甚至導致死亡,主要是因益母草裡有麻痺中樞神經的成分,小劑量使心肝收縮增強,大劑量可使心臟停跳,呼吸先興奮後麻痺。因此,不可隨意亂用,建議用藥時諮詢藥師。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釐米,側根多,常有橫臥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250)釐米,有明顯縱稜,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草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枝長3-5釐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溼瘡疥癬,祛溼止癢。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產生奇特的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常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中醫針灸裡面的灸法,把艾葉加工成的“艾絨”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

  • 11 # 健康之初百科

    益母草與艾草有什麼區別?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閒聊聊一下益母草和艾草他們各自的藥理作用。

    益母草

    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本草綱目》謂其“可治胎漏難產、胎衣不下、血暈、血風、血痛、崩中漏下。”“善調女人胎產諸證,故有益母之號。”

    益母草在《神農本草經》中以益母草子即茺蔚子引出,仍被後世醫家廣泛應用。如送胎湯(又名送胞湯,清代《傅青主女科》,方中益母草一兩約37.3 g),加味佛手散(清代《辨證錄》,方中益母草五錢約18.75 g),兩方中益母草配伍乳香逐瘀下胎,與當歸、川芎補血相合,新血既長,舊血難存,無留滯之苦,治療胞衣不下。

    經驗總結出益母草臨床用量範圍為3~120g。根據疾病特點,側重選擇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清熱等功效,如側重活血化瘀時,配伍川芎、茯苓、澤蘭、莪術等,治療石淋,風溼性心臟病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心悸、水腫,慢性腎炎,附件炎性囊腫等,用量15~30g;活血調經時,配伍川芎、茜草、澤蘭、五靈脂、肉桂、延胡索、莪術等,治療崩漏,痛經,行經期經血不暢等婦科病,用量9~30g;水血同調,活血利水時,配伍水紅子、葶藶子、澤蘭、牛膝、生蒲黃、茺蔚子等,治療心衰病,慢性腎病水腫,慢性腎炎蛋白尿,高血壓病等,用量15~120g;化瘀清熱時,配伍茜草、炒蒲黃、合歡皮 等,治療盆腔炎,用量約10g。

    艾草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艾葉二月宿根生苗成叢,其莖直生,白色,高四五尺。收以灸病,甚驗。艾以葉入藥,性溫、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故又被稱為草醫”。漢末陶弘景《名醫別錄》著:“艾葉味苦,微

    溫,無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闢風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熱”。

    善於溫中逐冷除溼,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生用搗汁,或熟用煎湯;或用久百病,或炒熱敷熨,可通經絡;或袋盛包裹,可溫臍膝,表裡生熟,俱有所宜。

    艾以葉入藥,性溫,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故又被稱為“草醫”。

    至於益母草與艾草哪個更具有養生價值,這就要看我們的養生是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已經側重點在哪裡。如果想調理身體還要去看中醫,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食用。切忌不可隨意服用。

    美好生活源於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 12 # 大順藥語

    益母草和艾葉在中藥中都是治病的良藥,治療疾病的方面有所不同。針灸時用艾葉,越陳越好,孟子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葉在養生中較為常用,艾葉雖小,養生價高。至於兩者的區別,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辨別兩者。

    益母草

    首先我們從植物的形態中入手來認識艾葉和益母草。從植物學的劃分來說,益母草來源於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一般生長在土坡,益母草莖直立,四菱形,花最有特點,類似於人的唇形,花冠的有粉紅至淡淡的紫色,在雜草中相當顯眼小時候我們還常摘益母草去賣錢。

    益母草幹品

    艾葉又被稱作香艾,艾蒿,菊科蒿屬艾葉植物,艾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濃郁的香氣。葉上面被灰白色的短絨毛,下面有灰白色的網狀之中性的小絨毛。艾葉在稚嫩的時候,是我們製作艾葉粑粑重要的原料。

    艾葉

    艾葉和益母草的功效的不同

    益母草具有活血祛瘀,調經消水的作用,是婦科方面的常用藥。益母草可以單獨成方,益母草膏就是其中一種,在農村老人們就經常用於益母草來調理婦女的月經不調的痛經崩漏等方面。

    益母草

    益母草還有利尿消腫,收縮子宮的功作用,婦女產後惡露不盡,老人們就用益母草與雞肉一起煮,調理產後瘀血腹痛,幫助子宮收縮止血,排除淤血。

    艾葉的應用很廣泛,每到端午之際,人們喜歡用艾葉掛於房門上辟邪,在我們那喜歡用艾葉加上石菖蒲掛上去,大人小孩都配帶有艾葉和石菖蒲製成的小香囊。

    艾葉

    《本草綱目》記載“艾葉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有回陽,理氣血,除溼寒,止血安胎的功效,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艾葉可全草入藥,具有溫經散寒,安胎的功效,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流血等方面。

    艾葉

    艾葉本身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香味具有驅蟲的作用,在古時候,人們常用艾葉當做蚊香來驅蚊,夏天在房屋裡麵點一把艾葉。艾葉像陳皮一樣越陳越好,用艾葉去除盡莖枝,將葉子捶成絨,製成艾條,臨床上常用來艾灸。

    艾條

    比較益母草和艾葉,在生活當中我們應用艾葉的方面更多,冬天我們喜歡用艾葉泡腳,如果您需要艾葉在治療疾病請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 13 # 小雨藥師講用藥

    益母草與艾葉在中醫屬於同一類的藥物,但是在養生方面各有特長。

    益母草與艾葉在中醫都屬於溫經止血類的藥物。

    艾葉出自中醫經典《名醫別錄》,它的功效是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益母草出自於中國中醫經典《神農本草經》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

    兩者最大的不同是,艾葉的藥性溫性而益母草的藥性偏寒。

    當然中醫治療還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透過君臣佐使一起使用,效果才更好。只有很少的情況下才單味藥使用,因此不建議單藥使用。例如在中醫經典《婦人良方》之中:艾葉與荷葉、生地黃等藥物一起使用。中醫經典《金匱要略》中將艾葉與阿膠,芍藥,沾地黃等同時使用。在中醫經典《傅青主女科》之中將益母草與當歸,芍藥,乳香等同時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醫藥方面考研經驗的可以分享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