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凡書屋

    為人方面,不要做“色厲內荏”,“華而不實”之輩,也不要做“好行小惠”之人;為人氣量要廣博,不要做“斗筲之器”; 【色厲內荏】外表強悍,內心虛弱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論語·陽貨》 【華而不實】外表好看,內裡空虛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論語·子罕》 【好行小惠】喜歡給人小恩小惠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衛靈公》 【斗筲之器】比喻氣量狹窄之人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路》 【無所用心】對什麼事情都不關心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陽貨》 【飽食終日】成天吃飽喝足,無所事事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陽貨》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比喻知識與實踐脫離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論語·微子》 【里仁為美】居住在有仁者之地為美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輗,古代大車車轅前端與車衡相銜接的部分;軏,古代車上置於轅前端與車橫木銜接處的銷釘。比喻若言而無信,則無法取信於人,就像大車無輗,小車無軏一般,無法前行。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三思而行】反覆再三考慮,然後再做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冶長》 【暴虎馮河】空手打虎,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論語·述而》 【無可無不可】怎麼辦都可以,比喻沒有主張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 【能近取譬】就近以自身作比,推已及人之意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既往不咎】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責難 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八佾》 【怨天尤人】抱怨上天,責怪別人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事應當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見義不為】見到應該挺身而出之事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相關的成語是“見義勇為” 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過猶不及】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 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 【從井救人】跳進井裡救人,比喻冒著極大風險去救人 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論語·雍也》 【成人之美】成全別人的好事,或幫助別人實現其美好的願望。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言過其實】言語浮誇,超過實際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言必有中】要麼不說,要說就要說到點子上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論語·先進》 【言必信,行必果】說過的話必定去做,言行一致 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論語·子路》 【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錯如也,與與如也。——《論語·鄉黨》 【言不及義】淨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的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衛靈公》 【巧言令色】花言巧語來取悅他人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察言觀色】透過觀察別人的言語和臉色來揣摩其心思 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論語·顏淵》 【聽其言而觀其行】不要光聽言論,還要看其行動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 【道聽途說】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慎終追遠】慎重辦理父母喪事,虔誠祭祀遠代祖先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 【敬而遠之】表面尊敬但不去接近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在"文心雕龍"中稱古詩十九首為"五言之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