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梭煙雨江湖行

    項羽和劉邦,誰才是真流氓?

    傳統觀點都認為項羽有貴族精神,劉邦才是流氓無賴。其實這屬於典型的“血統論”觀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迴歸歷史,我們發現項羽才是“真流氓”,劉邦是“真英雄”。

    看功勞,項羽跟著宋義“北救趙”,率領的是楚軍精銳,當時的楚軍名將基本都隨軍北上。項羽鉅鹿之戰只是擊敗章邯解了趙軍之圍,是“竊符救趙”再版。只是宋義扮演了晉鄙角色,項羽是魏無忌兼朱亥。此時秦軍主力尚存,項羽率領“多國部隊”只能擊敗章邯,不能消滅章邯。只是因為趙高的陷害,導致章邯擔心步蒙恬後塵而投降項羽,這就有了項羽率領“多國部隊”與章邯降軍向咸陽進發,途中還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卒。

    劉邦率領數千名楚軍二流部隊,向從來沒有被攻破的咸陽進發,麾下基本沒有名將。咸陽可是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新首都,多少年來從來沒有被外敵攻入過,如同古羅馬“永恆之城”。周文的數十萬大軍也曾在攻入函谷關,卻被秦軍消滅。劉邦能夠“先入關”迫使秦朝投降,功勞不在項羽之下。項羽與劉邦的“共同領導”楚懷王,定下了“先入關為王”的規矩。劉邦“關中王”的地位項羽也應該遵守,畢竟項羽只是“臣”,楚懷王才是“君”。但項羽卻不請示楚懷王直接出兵攻破函谷關,試圖發動一場消滅劉邦的楚軍內戰。

    劉邦及時向項羽“服軟”,在“鴻門宴”上向項羽拱手交出浴血奮戰的關中地盤與秦朝戰俘。項羽沒有將這些“戰利品”轉交給“大領導”楚懷王,而是直接“笑納”,還越過楚懷王分封諸王。項羽忘了他只是楚軍將領兼“多國部隊”統帥。功勞最大的劉邦被分封到巴蜀,明其名曰“巴蜀亦關中之地也”,這是不是流氓?

    秦朝的三個投降將領,功勞遠不如劉邦,卻成了“三秦王”,這是不是流氓?有人建議項羽“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沃,可都以霸”,項羽不聽。就因為獻計的人說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項羽就將獻計的人烹殺,這是不是流氓?項羽認為楚懷王沒有功勞,所以“大領導”被封到長沙郴縣,後來乾脆弒殺“大領導”,這是不是流氓?韓王成沒有軍功,項羽乾脆把他貶為侯爵,後來又殺死他,這是不是流氓?

    項羽與劉邦交戰,綁架劉邦的父母妻子,這是不是流氓?王陵追隨劉邦,項羽就綁架王陵的老母。王陵老母自殺後,項羽還烹了王陵母親屍骨,這是不是流氓?放開中國古代史,綁架人家妻小甚至老母的,除了項羽還有誰?曹操這樣的“真小人”,都知道善待劉備家小。“三姓家奴”呂布,也善待劉備家小。比起這些後人,項羽流氓嘴臉暴露無遺。

    此前項羽不是坑殺投降士卒就是殺戮投降百姓,甚至導致秦地與齊地、梁地紛紛背叛。這種針對平民使用暴力,是不是流氓?如果因為戰爭就可以對放下武器的軍人與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大肆殺戮,南京大屠殺如何解釋?

    劉邦雖然出身不如項羽,也沒有受過良好教育,但“三年而亡秦,五年而有天下”,誰能不服?即使是韓信也不得不承認劉邦“善於將將”,韓信“漢中對策”認為劉邦雖然對諸將態度傲慢但有功必賞知人善任,項羽雖然待人和善卻有功不賞任人唯親,劉邦能取天下豈能是“時無英雄”?“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瞧不起“欺人孤兒寡母”的曹操、司馬懿,甚至認為可以與劉秀並爭天下,卻對劉邦大為佩服,這豈能不是“英雄”所為?

    劉邦也曾蔑視知識分子,但對張良、陳平這些知識分子言聽計從。陸賈向劉邦推薦詩書,劉邦謾罵陸賈說自己是“馬上得天下”。陸賈說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劉邦立即接受陸賈建議,還要求陸賈撰文總結秦亡漢興的原因,這就有了《過秦論》與《新語》。劉邦對知識分子有過傲慢與偏見,但正是這種傲慢,使得劉邦沒有自卑心理,不需要“文字獄”來掩飾自己的虛弱。正是這種偏見,使得劉邦可以在實踐中認識到知識分子的重要性,轉而對張良、陳平、酈食其、叔孫通等知識分子以禮相待。這豈是項羽動輒“烹之”或後人“鞭撻”、“廷杖”可比?

    劉邦與項羽相比,出身卑微,但懂得民間疾苦,知道重視人才 。劉邦堅持論功欣賞,這就有了“三年而亡秦,五年而有天下”的人間奇蹟。劉邦建立漢朝,一方面休養生息恢復發展社會經濟,另一方面偃武修文緩和社會矛盾,這就有了兩漢四百年的繁榮穩定。

    項羽弒殺嗜殺,動輒屠城、坑殺、烹殺、綁架,甚至把屠刀指向普通老百姓。這樣的人竟然因為司馬遷等人的吹捧變成“英雄”,悲夫。把屠夫當成英雄,本來漢家文化所不齒,不料因為司馬遷的悲情被後人所接受,甚至李清照都為其震撼,難道存在就是荒謬?

    項羽開創了屠夫英雄的先河,隨後也就有動輒屠城的鐵木真到多爾袞都被稱為英雄,全然不顧這些政治屠夫蔑視生靈的流氓秉性。

  • 2 # 歷史百川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朝才女李清照的絕唱唱出了項羽豪氣干雲的英雄形象。

    成者英雄敗者寇,楚漢爭霸持續了五年之久,最終以劉邦勝利告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項羽之所以被稱為英雄,是因為有劉邦作對比。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劉邦年輕時就是個好吃懶做的市井無賴。反觀項羽,是貴族之後,但是項羽從小就有雄心大戰,要重振楚國。

    人格魅力。無論是史書還是電視劇,我們都可以看到劉邦顯示出的是一個膽小怕死,極端個人主義。而項羽英勇善戰,身先士卒,重情重義。“力拔山兮氣蓋世”。

    項羽英雄一世,敢作敢為,錚錚鐵骨,豪氣沖天,是真正的男子漢。但,也有自己的缺點,剛愎自用、政治無知、不會用人、兇狠殘暴。襄城屠城,城陽大屠殺,新安大屠殺,咸陽大屠殺,破齊大屠殺等慘無人道的暴行。

    然而,歷史的評價是後人來抒寫的。楚漢爭霸,有多次機會殺劉邦得天下而沒有殺,最終失去天下,確實可惜。英雄末路,放棄逃生,從容自刎又確實悲壯。古往今來,文人志士官場失意、鬱郁不得志。西楚霸王正好成了他們抒發內心情感的引子,得以流芳百世。

  • 3 # 婁南散客

    在傳統的英雄史觀中,楚項羽可以說是典型的英雄代表了。彪炳的戰績,出眾的才能,曲折的情仇,慘淡的結局,這種種滿足了每一個人對於悲情英雄的想象。

    但事實上,就個人而言,項籍絕對是中國歷史排得進前十的蓋世豪傑。但對於當時的平民百姓來說,這樣一位頂天立地的大人物是否稱得是他們心中的英雄?

    放棄統一,動亂天下

    鉅鹿之戰後,項羽一舉奠定了天下第一諸侯的名號,“義軍諸侯無不膝行於前”,威勢達到頂峰。進入關中後,無論實力還是形勢都足以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帝國,讓這動盪無比的天下重新歸於一統,也讓飽受戰火摧殘的百姓們能夠得以喘息之機。然而,楚國貴族出身的項羽根本無意於一統天下,只求稱霸一方,甚至隨意分封,進一步導致天下的震盪。或許,在他這樣高高在上的貴族眼裡,只要諸侯共尊,重演春秋戰國之時大爭之世也無不可,畢竟那些底層百姓不過是些螻蟻草芥。

    殘暴不仁,屢次屠城

    根據記載,項羽屠城殺降以及坑卒多達六次,分別是襄城屠城、城陽大屠殺、新安大屠殺、咸陽大屠殺、破齊大屠殺、外黃大屠殺(最終險險放棄)。確實,這其中有的大屠殺是因為想樹立軍威,震懾人心,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而更多的則是因為項羽的憤怒、復仇等心理情緒造成的,但這些死傷的底層百姓何其無辜,這不應該是某個人大開殺戒的理由,這種以個人好惡而肆意殺戮的所謂英雄很難想象是廣大生民百姓們所渴求的。

    楚項羽或許在個人能力上絕對是一位英雄,但絕非生民百姓心中的英雄。他做不到這一點,但劉邦做到了。所以,他說自己敗於天命,我卻說他敗於人心。

  • 4 # 大風起兮雲飛揚y

    成王敗寇,雖然歷史總習慣以成敗論英雄,但是,項羽卻不同,連我們的太史公馬遷先生,對項羽都非常推崇,將項羽收錄到“本紀”中,要知道,在司馬遷的“本紀”記錄的都是皇帝的歷史,在情感上也更傾向於項羽。

    項羽與劉邦相爭,雖然最終敗了,但項羽在世人心中,是維一的西楚霸王,對項羽不能以成敗論英雄,項羽之勇當世無二,滅秦分封天下時,漢王劉邦還是項羽分封的,秦末群雄爭霸,要不是西楚霸王項羽實力掌控,以當時劉邦的實力,如何能掌控天下之勢!

    楚漢相爭,項羽雖然未渡烏江,東山再起,自刎烏江邊,但在世人心中,西楚霸王只屬於項羽,在太史公的筆下,也認為項羽是個有血有肉、重情重義的英雄,但英雄不適合當一個合格的帝王。……

    項羽已逝,留給世人的無限感概與挽惜!“力抜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小籠包蒸出來皮硬又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