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崎峻戰史
-
2 # 海鏡清
不知道問題問的是哪一艘“君權”,英國海軍歷史上有不少“君權”,有風帆戰艦,有前無畏艦,也有無畏艦,我來講一下最有意義的一艘“君權”,就是被稱為現代戰列艦始祖的那一艘“君權”。
為什麼這艘“君權”會被稱為現代戰列艦始祖呢?
在蒸汽鐵甲艦時代,出現了許多奇形怪狀的型號,英國海軍的鐵甲艦普遍為低幹舷,因為在類似的技術與噸位之下,低幹舷鐵甲艦必然擁有更強的防護、更重的火炮,這是由基本物理規律決定的。而高幹舷鐵甲艦則擁有更好的航海效能,更適合遠洋作戰,當然價格更貴。
“君權”之前的最強戰列艦(鐵甲艦)“海軍上將”級,可見其幹舷低矮,很容易上浪
鐵甲艦時代初期的一大特點,就是海軍不再懼怕炮臺,獲得了直接進攻敵方港口的能力。克里米亞戰爭中,法國的原始鐵甲艦有效壓制了俄華人的岸防炮臺,這種例子在南北戰爭中更多。近程封鎖更進一步演化成了攻堅戰,海戰似乎開始變得簡單起來。
北洋海軍的定遠、平遠都是典型的低幹舷鐵甲艦
這種背景之下,封鎖作戰,確切地說是近程封鎖的地位被前所未有地拔高。對英國海軍來說,其打遍天下無敵手,最怕的就是敵人海軍的破交戰術,與其在茫茫大海上尋找敵人的破交艦,還不如直接把敵艦隊堵在港口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海軍就執行封鎖作戰,不過是遠端封鎖為主)。
為了剋制魚雷艇,英華人特地發明了驅逐艦
但是魚雷出現後,法國海軍的新學派理論讓英華人感覺近程封鎖不再靠譜。敵人可以用裝備魚雷的快艇和快速巡洋艦來衝擊低幹舷鐵甲艦的封鎖線。而1888年的英國海軍艦隊大演習暴露了鐵甲艦設計上的問題。低幹舷鐵甲艦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橫搖、縱傾非常嚴重,以致無法有效使用火炮。
經過長期研究論證、精密的實驗和計算,英華人終於得出共識:高幹舷和佈置在較高位置的露炮塔型設計,對於一艘遠洋戰列艦在高海況的情況下仍能保持高航速與戰鬥力更為有利,比低幹舷的艦型設計要優越。
在低幹舷派的要求下,英國在建造君權的同時,建造了最後一艘低幹舷“胡德”號,結果證明了高幹舷有更多的優勢
這樣,擁有更高幹舷(5.48米)、更快航速(18.27節)和更強副炮(6吋速射炮)的“君權”終於誕生了。當然也更重,與之前的“海軍上將”級相比,“君權”的排水量增加了約4000噸,成為當時英國建造的最大型戰艦,是當時世界上航速最快的主力艦,而且也是世界海軍進入鋼鐵蒸汽時代30年來建造數量最多的一級主力艦(7艘),這樣就為皇家海軍組建一支戰鬥效能相對統一的戰列艦編隊成為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說,她又是海軍進入蒸汽鐵甲時代後最早的一型“標準戰列艦”。
“君權”出現後,其整體設計思想成為後來各國戰列艦設計的效仿的物件,她引發了海軍戰略的轉變,重建了均衡合理的艦隊結構,海戰不再是鐵甲艦與鐵甲艦或者鐵甲艦與海岸炮臺之間簡單粗暴的直接對抗,又重新回到海上決戰來爭奪海權的傳統上來。
-
3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題主應該是指1891年2月動工、1894年3月服役的君權級戰列艦吧,因為這是一艘劃時代的戰列艦,因為它是前無畏艦時代各國近代戰列艦設計的樣板,其整體設計思路成為後來各國戰列艦設計仿效的物件,而後來的無畏艦也可以看作是在君權級戰列艦的基礎上整體放大,而且它還在裝甲防護上革命性的採用了表面硬化處理的鎳鋼板,使得它在同等厚度裝甲的時候防禦能力更加強悍。
而除此以外的動力系統也隨著技術而升級,君權級在建成時的18節航速當時世界上最快的戰列艦,而英國的殖民地多,所以能遠距離航行是英國軍艦設計時的一個重要標準,而君權級能以10節的航速航行4720海里。而且為了遠航效能將幹舷提高,使得遠洋效能更加舒適。與同時期德國勃蘭登堡級在機動火力防護等各方面的資料上還是稍微略佔一點優勢。
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海軍大發展時期該型戰列艦並沒有經過太多的戰火來實踐證明,不過以君權級為藍本建造的富士級以及在此基礎上為日本建造的敷島級戰列艦在日俄對馬海戰中經歷過了戰火的考驗,為了安全攔截更多的基層俄國軍艦,日本艦隊選擇陣前大轉彎進行搶佔T陣位,而在轉彎處因為俄國軍艦集火的地方,而領頭的三笠號抗住俄國30發各型炮彈,這足以證明英國的裝甲防護還是靠譜的。
-
4 # 會夢
這個問題有點問題啊,君權級戰列艦有兩種型號,一種是1857年竣工的君權級岸防鐵甲戰列艦,該艦1885年除籍,排水量5080噸,長70.3米,寬19米,裝備五門270前裝炮,五門230前裝線膛炮。另一種是1891年竣工的君權級一等戰列艦,該艦1919年除籍。排水量14150噸,長125.12米,寬22.86米,航母18.27節,裝備兩座343雙聯主炮,十門152速射炮,十六門57速射炮,十二門47機關炮,七座450魚雷發射管。該艦是劃時代的一款戰列艦,為全鋼製戰列艦的首艦,是鐵甲艦的終結者,該型戰列艦讓世界上當時所有的戰列艦直接落後。和無畏艦一樣,是時代的開啟者。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君權”號戰列艦(HMS Royal Sovereign)是英國海軍在1913-1914年造艦計劃中建造的5艘復仇級戰列艦(也稱R級)中的一艘,於1914年1月15日在朴茨茅斯海軍船廠開工,1915年4月29日下水,1916年5月建成服役,該艦經歷了一戰和二戰,服役時間長達30多年,但表現平平,沒啥亮點,可以說非常平庸。
在復仇級戰列艦之前,英國海軍已經建造了效能先進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採用強有力的381毫米艦炮和燃油鍋爐,航速可達25節,被認為是現代高速戰列艦的肇始。然而,後續設計的復仇級相比之下在技術上發生了倒退。出於英國本土缺乏石油資源和節約造艦成本的考慮,復仇級在最初設計時放棄使用燃油鍋爐,而是採用舊式的燃煤鍋爐,航速指標下降至21節,儘管後來在費希爾的反對下,恢復了燃油鍋爐的配置,但由於初始設計的機艙較小,難以容納較多數量的鍋爐,因此輸出功率仍較伊麗莎白女王級大幅減少,航速為23節,後期經過改裝後更下降至21.5節。復仇級在火力上與伊麗莎白女王級保持一致,主炮為8門381毫米艦炮,副炮為14門152毫米艦炮,裝備2門76毫米高射炮和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裝甲防護水平也大體與伊麗莎白女王級相仿,主裝甲帶厚度330毫米,水平裝甲25~50毫米,炮塔正面330毫米,但著重強化了司令塔的防護,達到279毫米。復仇級正常排水量為30450噸,滿載排水量為31630噸。從各個方面看,復仇級戰列艦可以視為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廉價減配版。
復仇級戰列艦的三視線圖。
“君權”號是復仇級的四號艦,於1916年5月建成服役,因為尚未做好戰鬥準備,所以錯過了當月月底的日德蘭海戰,不過在海戰次月就完成整備,加入大艦隊序列,加強了英國皇家海軍針對德國海軍的實力優勢。然而,在戰爭餘下的時間裡,“君權”號從未得到與德國戰艦交手的機會,碌碌無為地迎來了一戰結束。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復仇級雖然避免了根據《華盛頓條約》被拆毀的命運,但因為效能較差,改進餘地不大,沒有像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那樣接受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到二戰爆發時,包括“君權”號在內的5艘復仇級除了稍微更新了防空武器外,基本上保持了一戰時的狀態,在新的戰爭中已經明顯落伍。
二戰時期的“君權”號戰列艦。
在二戰初期,“君權”號隸屬於英國本土艦隊,由於航速緩慢只能承擔護航任務,利用堅甲重炮嚇阻德國襲擊艦。1940年5月,“君權”號被調往地中海艦隊,並參加了7月間的卡拉布里亞海戰,這是該艦在服役生涯中唯一一次參加艦隊交戰,然而可悲的是,由於航速太慢,未能跟上艦隊的步伐,再度錯過了與義大利戰列艦交火的機會。1942年3月,“君權”號被調往印度洋,加入東方艦隊,然而在5月間日軍航母機動部隊橫掃印度洋之後,這艘老艦和其他英軍艦船倉皇撤退到非洲海岸,以避免成為日軍航母的戰果。此後,“君權”號繼續從事護航任務直到1944年1月返回本土,編入預備役。1944年5月,“君權”號被租借給蘇聯,更名為“阿爾漢格爾斯克”號,加入蘇聯北方艦隊,在北極航線上從事護航任務直到戰爭結束,後於1949年1月歸還給英國,同年解體。
1942到1943年間在印度洋海域作戰的“君權”號。
1944年至1945年間在蘇聯海軍中服役的“君權”號,該艦當時更名為“阿爾漢格爾斯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