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此情可待成追憶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詩集,相當於自己給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做了保護備案,而那些天下聞名的詩,作詩的場合都有人在,自然口耳相傳,那麼多人證還怕什麼呢?

  • 2 # 風雅正

    這道問題反覆出現我的首頁,答了它好了。

    從提問來看,題主可能不太瞭解古人創作情況與他們對待自己作品的態度和習慣。

    首先,古人寫完詩歌后,即算“發表”了。

    今天所謂的“發表作品”,是建立在現代出版制度的基礎之上的。即,報紙、書刊等出版日期相對固定、發行範圍相對較廣的現代傳媒出現之後,才有了“發表作品”的概念。

    古代沒有現代意義的出版制度,但卻不乏與之相應相似的傳媒存在。柳永、秦觀和周邦彥等人,堪稱宋代的三代流行歌曲天王巨星,他們的作品詩詞在宴會上寫就的。作完後,歌姬舞女拿來吟唱,就是發表。上世紀華語樂壇的“四大天王”,如與柳永等天王相比,就忒菜了。人家柳永是填詞作曲的,一揮而就,張口就來。劉德華等人長在歌喉婉轉,人的形象也不差,若比附到宋代,應該算是特別出名的歌女了。當然,時代不同,這種比附的意義不大。

    其次,多數古人對自己詩歌的儲存,並不上心。

    李白斗酒詩百篇,錦繡肺肝,吐納英華,脫口而出,即為佳作,可能因為來得容易,來得快,來得多,李白幾乎隨寫隨丟。當然,作為擅長歌詩的高士,為了贏得王侯將相的推賞舉薦,李白還是儲存了自己的一些作品,但數量和比例有限。到晚年時,事功無望,歲月虛擲,只有詩和酒能夠慰藉自己,而酒又傷身,自己留名後世的希望就只能寄託在在詩歌上了。於是,李白在臨終前,對過去自己隨寫隨丟的習慣有點懊悔。

    【白居易】

    大概到了白居易和元稹等人,才開始特別注意儲存自己的詩歌了。他們生前編寫自己的詩集,抄了幾份,放在寺廟的藏經閣中,放在包裹嚴實的匣子裡,投之乾枯的深井。到了宋代,詩人們普遍注重自己作品的儲存了。只是那時,他們看不起詞,都不好意思收到自己的集子裡,像歐陽修等人,更是後悔年輕時寫過詞,更別談儲存了。秦觀因為年輕時風流不羈,順便寫些記錄情事的豔詞,結果,因此反覆被政敵攻擊,沉淪一生。到了南宋時,陸游跟歐陽修一樣悔其少作之詞,但是,他又有點兒不捨得,儲存了自己的詞,還特別寫篇文章說,自己保留它們不是因為愛惜,而是想把它們留下了“志過”,希望年輕人不要像他一樣,把大把的韶光荒廢在填詞上。

    第三,古人作詩獲得的主要是聲名和創作的快樂,很少獲得直接的實利,罕有因為作品歸屬問題而發生爭執的。

    在今天,詩人常被視作一種身份,甚至可以作為一種職業,出現了所謂的專業詩人。然而,在古代,並無所謂專業詩人。那些沉醉詩歌創作之中的人,或因自己有閒有錢,以詩歌創作為消遣,然而,因其天分而留名後世,王維、晏殊即是如此;更多的詩人,則是以詩歌創作的方式,紓解內心的積鬱和哀愁,詩以言志,歌以寫心而已,鮑照、李白、杜甫和李賀等,為此類典型;還有一些人,希望像周王朝時以詩歌觀民風人心反映社會現實,如漢賦作家希望的那樣透過作品向最高統治者反映民聲,他們把詩歌作為干預社會政治的工具,此類詩人如張籍、王建、白居易和元稹等。

    [王維]

    古人可能因詩成名,被主流關注,得以進入仕途。加上唐代北宋時期,曾以詩賦取士,擅作詩歌者,更有可能透過科舉考試,進入統治階層。但是,很少以詩歌獲得財物回報的。

    中國詩歌史上,作品歸屬存在爭議者,多半因為後世流傳過程中,發生了一些偏差。多是後人出於無心,或者無知而造成的訛誤,或者書商們因為想多賣點兒書,多賺點錢而故意作偽。比如《憶秦娥》(蕭聲咽)是否為李白所作,等等。一般情況下,作者在世時,很少需要他們自己“證明”哪些作品是他們寫作的。

    有個事例,比較值得注意,傳說宋之問因奪其外甥劉希夷警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成而將劉殺害。

    關於此傳說,答主在另一篇文章中已有交待(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42086098930761997/),此處不再重複。

    然而,《代悲白頭翁》這首詩的作者卻並無甚爭議,劉希夷也並沒有必要證明這首詩為他所作。因此,可以說,題主的疑問,放在現代社會是問題,畢竟如郭敬明、周衝者流不少,而在古代,大概很少成為問題了。

  • 3 # 老麥說說

    在這個圈子,定期不定期的會舉辦一些類似於現在筆會的活動,大家聚在一起,吟詩作對,相互交流,當然重頭戲自然是誦讀自己的作品,每逢佳作,自然大家一片叫好。朋友圈與朋友圈是相互重合的,於是一篇佳作就會一穿十,十傳百,流傳了開來,與作品同時流傳的自然還有作者。——這是古人證明自己作品很重要的一個方式。

    而由此衍生的另一個朋友圈,便是——青樓。在黑燈瞎火的古代,逛青樓是諸多文人墨客最喜歡的夜生活之一。而那時的歌女,除了貌美如花,大多才藝也了得,一首首詩詞,經由這些歌女傳唱,很快就會在文藝圈流傳開來。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牧,以及北宋大詞人柳永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尤其是柳永,在歌女心目中那就是神一樣的人物。以至於,柳永病故,前來弔唁的歌女成群結隊,場面感人。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在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合的牆壁上提詩寫詞,看到這裡你應該立刻會想起東坡先生那首——《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類似方式流傳於世的詩詞很多很多,你是不是又想起一首: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是的,林升的《題臨安邸》。

    當然還有其他方式,那就是給名人或是朋友寫書信,將自己的作品以此借他們口在他們圈子流傳,你是不是也想起很多啊,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沙丘城下寄杜甫等等都是以這樣的形式傳播。

    當然書商的印刷炒作也是其中一個路子,但多見於志怪小說等,詩詞的話,那得整理成集,也是有蠻大市場。

  • 4 # 六甲番人

    這問題待在我的收藏室裡好幾天了,一直想回答來著,今日終於有了時間,好好說幾句吧。華人是講信用的,也講道義,偷雞摸狗之事,君子從來不屑為之,所以古人幾乎都不怎麼管所有權、版權之類,更加不會掏空了心思證明這首詩是本人寫的,這一點,當代華人確實應當反思,尤其是各大自媒體平臺竊文的文賊,抄襲別人的文章真的好嗎?

    言歸正傳,古人雖不刻意證明詩歌是自己寫的,但詩歌總該有個來處,那麼一般情況下會是這樣的:

    1、詩歌標題或內容直接說是自己寫的。

    這一點很多詩人不自覺就做到了,比如李白《贈汪倫》就做得很漂亮,詩寫得好,也署了名,還讓酒肉朋友汪倫千古留名,難怪大家都喜歡和李白交朋友: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酬唱贈詩給朋友,留有落款。

    古人是幸福的,經常有知己懂自己,“積雪巷深酬唱夜,落花牆隔笑言時”,好友之間的酬唱是雅事,也是快事,最典型的例子是白居易和劉禹錫以及元稹,他們之間有很多酬唱之作傳世,而李白和杜甫,李白和孟浩然等,也有互相贈詩,且看杜甫規勸李白的詩《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再看李白的《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5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3、自己編著詩集。

    雖說古人一般都是不屑抄襲的,但也有個別人品不行的,比如千古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就引出唐代宋之問因詩殺親疑案,據說他很喜歡外甥劉希夷的這首未公開詩作《代悲白頭翁》,居然殺親奪詩。

    或許是這疑案提醒,也或許是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也有很多詩人編著了自己的詩集,比如白居易就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編著了《白氏長慶集》,收詩文3800餘篇,也正因如此,白居易成為唐代留世詩作最多的詩人。

    4、由親人朋友證明作者。

    當然,更多的詩人是不會刻意落款或編集的,詩人本來就應該是超脫飄逸的,比如李白就常率性而為,喝醉了酒寫了詩,一覺醒來可能什麼都不記得了,據說他44歲時曾和杜甫高適一起漫遊今日河南商丘的梁園,當時喝醉了酒就在牆壁上寫了詩作《梁園吟》,當他走後,宗家小姐看到這首詩,為了儲存這首李白親筆詩居然花千金買下了這面牆壁,這才讓這首千古名詩流傳了下來。

    上天是眷顧李白的,天才浪子管不好自己,就安排了宗家小姐陪他管他,於是,“千金買壁”便成了一段愛情故事的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亞運會周琦的資料真的讓人欣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