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蒙D15777

    09年10月12日公安戶籍系統調查,全國有賓姓人口111002人,其中廣西47573人(又其中桂林10756人、貴港7795人、玉林20779人)、湖南24423人、廣東12450人、重慶14240人、四川7122人、貴州787人、陝西485人、河南174人。

  • 2 # 狙擊手蛋蛋

    單姓位列中國宋代《百家姓》第182位。  一、姓氏源流  單(Shàn)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邑(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南)為甸內侯,因氏焉。於周襄公、周穆公、周靖公二十餘代為周卿氏。據《通志・氏族略》雲:成王封蔑於單邑,故為單氏。又據《路史》記載,上古周朝時,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邑(在今河南省孟津縣境),他的子孫便以封地為姓,世代相傳姓單。  2、出自北方少數民族複姓改單姓而來。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複姓可單氏、阿單氏、渴單氏,入中原後一併改為單姓單氏。  二、遷徙分佈  單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周朝時周成王封小兒子臻到單地(今河南省濟源縣西南,一說現河南省孟津縣一帶)做伯,稱為單伯。臻的家族昌盛,在周朝的二十幾代君主中,都有單姓人在朝廷作大官。他們的後代就是今天單姓的來源。在古代,單姓的望族大多出自於河南。浙江省永康單氏,據《永康姓氏志・單氏》和方山腳《單氏宗譜》載,唐乾符年間(874-879年)有工部尚書單琰發族於雲南。至五世祖文林郎單宗化,登崇寧二年(1103年)進士,任金華正堂(縣令),任滿,約於宋政和年間卜居永康叢桂坊。至十七世祖單輔靖任建康學錄,不久轉任判官,生昂、昱、昴。單昴由明經任寧安通判,居何州。單昂任婺州醫官,單昱則於元末卜居永康城北三十里的方山南麓,為方山單氏之祖。單昂之後,廿八世祖單育又因大水為患,卜居城南長水,為水碓頭單氏之祖。永康單氏祖居地叢桂坊,屬古麗鎮。在“縣西北四十步”。始祖為單宗化,約在宋政和年間(1111-1117年)與子單昴卜居永康縣城叢桂坊。永康單氏聚居地方山腳,屬清溪鎮。始祖為單昱,約於元至正末年(1365-1368年)從縣城叢桂坊遷居方山之陽(方山腳)。上水碓,屬古麗鎮。始祖為單昴後裔單育,約在清雍正末年(1731-1735年)從縣城叢桂坊遷此(餘略)。  三、歷史名人  單 超:後漢河南省人。桓帝初為中常侍,幫助桓帝剷除異己,穩固江山立了大功,被封為新豐侯。常侍預謀獲封者有五,世謂之五侯。自是權歸宦宮,朝政日亂。後拜車騎將軍卒。  單 煦:字孟陽。宋朝平原人。中進士後,知洛陽縣。勤政為民,成績顯著,升任昌僕知州,累官光祿大夫。煦友愛,他15歲時,兄單熙毆人至死,他勸兄逃跑,願自己頂罪代死。當平原 知縣伍剛查明原因後,十分感動,免了單熙的死刑。  單 父:宋代人。字仲儒。種牡丹,能變易千種,人呼為“花師”。  單雄信:唐代濟陰郡人,為李密將,能馬上用槍,軍中號“飛將”。  單仲升:元代廣東省增城人,奉母至孝。母卒,蔬時水飲,不事家業,廬墓三年,人稱孝子。  單毓華:字枚叔。江蘇省泰州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應縣、州、府童子試,均為第一名。光緒二十五年人南京實業學堂。光緒二十九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法政大學,獲法學士 學位。光緒三十四年回國,殿試中舉人。先後任清大理院推事、天津地方審判廳廳長,上海震旦大學,上海法政學院、上海法學院教授,上海三吳大學法學院院長,上海市律師。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河南郡:漢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南安郡:南朝梁天監(502-519)中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西部各縣,為全省三郡之一,轄興、泉、漳三地。隋開皇九年(589年)改郡為縣。  2、堂號  南安堂:源出自周成王之三子,曰名孝鏞氏字單,封單叔為南安郡王,“南安郡”取南疆長治久安之意,單叔之後以字號賜封地為姓,後代遂成為單姓。  ============================================================  【單姓宗祠通用對聯】  〖單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源自周代;  望居河南。  ――佚名撰單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單姓的源流和郡望。  勇推飛將;  藝號花師。  ――佚名撰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初濟陰人單雄信,李密的勇將,善於馬上用槍,軍中號稱“飛將”。後降王世充,為大將。下聯典指宋代人單父,字仲孺,善種牡丹,能變易千種,人們稱他為“花師”。  鄉稱孝子;  人號花師。  ――佚名撰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單仲升,奉母至孝,母卒,蔬食水飲,廬於墓側三年。下聯典指宋・單父,善種牡丹,能變易千種,人呼為“花師”。  -----------------------------------------------------------------  〖單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增江分派遠;  周邑受封長。  ――佚名撰單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廣東省東莞市石碣鎮單屋村單氏宗祠聯。單屋村單氏宗祠是東莞現存大宗祠之一,建於明正德甲戌年(1514年),到如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了。宗祠佔地1368平方米,為大三開三進式結構,有前門、儀門、寢堂、正堂及東西步廊,深78米,寬24.2米,大方石鋪地,硬山頂,磚木結構,祠堂正前方乃一畝方塘,視野開闊,正是“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意境。正門鐫有這一副對聯,橫批“單氏十世祖祠”。這副對聯,上聯典指東莞單氏發源於增城縣石灘第十代的衍派。下聯典指單氏起源於河南,祖宗乃東周姬氏。高高的大門、牌樓及柱子均為紅木,據傳是從越南、日本購進的。“文革”時,有居民拆掉祠堂牌樓後兩側的雕花壁當柴燒,當時還有人想拆掉牌樓主機板,在村中長者的再三勸阻下才得以保全,但祠堂裡供奉的四五百塊單氏牌位,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祠內仍存萬曆元年所立碑石,碑高164公分,寬80公分,文字清晰可鑑。單氏宗祠整體建築以中路為主線,佈局嚴謹對稱,空間寬敞,主次分明,院廊穿插,廊廡秀美,庭院幽雅。祠內建築裝飾無處不在,木雕、磚雕、石雕、陶塑、灰塑、彩繪等嶺南風格的裝飾工藝,造型生動,巧奪天工,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是典型的嶺南民間宗祠式藝術建築。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單氏宗祠改成小學,乃石碣最早的完全小學,直到2000年新學校建好後,單屋小學才從祠堂中搬出。半個多世紀以來,一千多單屋子弟在祠堂學習成才。為保護好單氏宗祠,當地人可謂不遺餘力。1993年,單屋村專門請梅縣工匠“修復如舊”,保持統一的風格。  卿士廿餘世;  侯爵七代人。  ――佚名撰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周成王以後二十幾代君主執政時,都有單姓人在朝廷任卿仕等要職。下聯典指東漢桓帝時,有中侍單超,河南人,善謀略,助帝有功,封新豐侯,所拜車騎將軍,七代榮獲侯爵。  居官教墾種;  為民創名車。  ――佚名撰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乾隆龍門知縣單麇,字耀靈,高密人。進士,在任知縣進,勸民墾種,改變專事第畜牧之俗。累官銅仁府,有政聲。下聯典指明代發明家單俊良,蕭山人。以踏車灌田之勞,創造牛車,以機輪轉之,天下法之。  吟詩讚甜雪;  填詞推竹香。  ――佚名撰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詩人單思恭,字惠仍,揚州人。有《甜雪齋訂》。下聯典指明代詞人單恂,松江華亭人。崇禎進士,知麻城縣。工詞,有《竹香庵詞》。  -----------------------------------------------------------------  〖單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車騎將軍謀略好;  馬上飛將武藝高。  ――佚名撰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桓帝中侍單超事典。下聯典指唐代大將軍單雄信,濟陰人。能馬上用槍,軍中號“飛將”。  -----------------------------------------------------------------  〖單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矢志匡扶,直言擊飲非君事;  刻意經史,留存顧問在朝端。  ――佚名撰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殿中侍御史單時,乾道中,上疏諫擊�攏�為孝宗喜納,除有諫議大夫。下聯典指明代學者單佑的事典。  鼻祖定茶神,無怪殊榮邀杖國;  頭銜書菊隱,正拈好句怕催租。  ――佚名撰單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單孝廉撰題聯。見《中國對聯大辭典》867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翡翠手鐲與和田玉手鐲該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