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火談影視

    巖井俊二影視作品年表  1991年 《無名的孩子》 《來殺人的男人》  1992年 《鬼湯》《OMELETTE》 《蟹肉罐》《MARIA》 《一個夏至的故事》  1993年 《煙花》《無名地帶》 《雪的國王》 巖井俊二歷年電影海報(17張)  1994年 《愛的捆綁》《夢旅人》 《瘋狂的愛》  1995年 《情書》  1996年 《燕尾蝶》《月亮騎士》  1997年 《空之鏡》  1998年 《四月物語》  1999年 《想從另一個透視觀看煙火的孩子們》  2000年 參演《式日》 2001年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又名“青春電幻物語”)  2002年 《ARITA短片》  2004年 《花與愛麗絲》  2006年 《虹之女神》[巖井擔任製作人] 《市川昆物語》  2008年 《紐約,我愛你》 擔任導演 編劇  2009年 《華萊士人魚》  2009年 《Halfway》[現場事務和影片剪輯]《紐約,我愛你》劇照(20張)  2010年 《Bandage》[擔任編劇] 2010年1月16號上映  2011年 《吸血鬼》[擔任導演] 2011年2月在柏林電影節上進行展映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的相當一段時間中,日本電影一直處於後黑澤明時代,電影界鮮有名作問世,這個時期日本電影基本處於真空狀態。而跨入90年代,日本電影明顯開始復甦,除了今村昌平、熊井啟、筱田正浩等老一輩導演繼續有佳作問世外,新一代電影導演開始展露頭腳。在新一代導演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北野武、巖井俊二、周防正行、竹中直人等一些新電影運動的先鋒將。而在這些人之中,巖井俊二更以他那清新獨特,詩一樣的電影特徵為青年人所深深喜歡,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場“巖井熱”。  巖井俊二,1963年1月23日生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1987年從橫濱國立大學油畫專業畢業。巖井俊二幼年時已經對電影藝術情有獨中,而且對美術和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後,自然而然的他選擇進入了日本的電視行業。此後,巖井俊二便一直從事MTV、廣告以及有限電視節目的導演工作。而這個階段他所拍攝的大量的MTV和廣告以及電視方面的運作對他日後進行電影導演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和基礎。從《不認識的女兒》到《瑪麗亞》,從《夏至物語》到《精神異常者的愛情》,在巖井的這些早期作品中已經可以看到他日後影像風格的影子。他所選取的題材都十分接近於現代人的精神與情感實質,敘事結構上如同一篇篇優美的散文詩,而鏡頭運動又顯得清新靈動。  1993年巖井俊二為富士電視臺的《IF……》系列節目拍攝了兒童題材的電視短片《煙花》,受到了普遍好評。由於巖井俊二出色的編導才能,日本電影導演協會破例把他評為當年的最佳新人電影導演,這是日本電影導演協會首次把該獎項頒給一位拍攝電視作品的導演。而1994年巖井俊二的電視短片《愛的捆綁》繼續好評如潮,不但被製作成電影發行,還贏取了1995年柏林電影節的NETPAC獎。這兩部影片在巖井的作品序列中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它們不僅為巖井俊二贏得日後在電影界打拼的資本,更是將他個人的影像書寫推向了一個更加成熟的階段。  1995年,巖井俊二推出了他的劇場電影處女作《情書》。《情書》首先在日本國內引起了空前的轟動,而影響很快就波及到整個東南亞甚至歐美,更被眾多影評人視為日本新電影運動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緊接著的1996年也是巖井俊二創作頗豐的一年。首先,他以反映精神病患者為題材的《夢旅人》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記者評審委員會獎,隨後他又馬不停蹄地把自己的第二部小說《燕尾蝶》搬上銀幕。自此,巖井俊二個人影像風格已經基本樹立,完成了他從一個導演到一位電影作者的蛻變。  在巖井俊二的電影作品中,一以貫之的是他對人的心靈的無窮探索。在他的第一部劇場電影《情書》中,巖井描述了一段看似簡單唯美的愛情故事,但因為巖井利用了兩個名子相同的一對青年男女作為這段愛情故事的主人公,而給影片賦於了精神分析層面上的那種關於映象的表述。到了《夢旅人》中,巖井更是將他的筆觸直接延伸到現代人的心靈深入,利用三個看似在精神上有問題的青年人,深刻剖析了都市人的情感與心理缺憾。除了《燕尾蝶》中的故事情節略顯複雜外,巖井的電影作品都只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外核,這似乎也成了他在敘事上的一種風格標籤。巖井並不關注敘事中的戲劇性與複雜性,在敘事結構中並沒有那種大開大閡,他更多的是在利用細節性的描述來突出人物內心細膩的心理與情感變化。這種細節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有人物的動作語言,有人物的造型設計,有恰如其氛的配樂,有鏡頭與影調的變換。在《夢旅人》中,可可的人物造型就極富預言性,她身著一襲黑衣,披著一個黑羽毛的披肩,手執一把黑色的破雨傘,儼然一副童話中黑天使的打扮。黑色寓意了可可的幽暗心裡,羽毛則彰示出她對自由獨立的渴望,而那把破舊的黑雨傘更是突出了她心理中的百孔千瘡。這樣的人物造型設計不僅準確地反映出人物的精神世界,而且讓人印象深刻。  再如電影《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蔥綠的色調,搖曳的鏡頭,朦朧的光線,無不凸顯出青春歲月的那種彷徨與迷茫。青春的故事我們看過很多,從《風櫃來的人》到《十七歲的單車》,從《四百擊》到《壞孩子的天空》,但似乎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可以像巖井那樣,將那種青春的火熱給掩隱在看似平淡而又眩目的影像之下,也沒有一部電影可以像巖井那樣將青春歲月裝典的那樣色彩斑瀾美侖美奐。這種精緻幾乎是在《四月物語》時達到了極致。《四月物語》講述的似乎已經很難稱得上是一個故事。一個女大學生因為心儀已久的一個學長而來到武藏野大學,她每天的生活平淡無奇,而有一天她突然在一個小書店中見到了那個學長,學長也認出了她。這個故事簡單到完全不必用一部電影的長度來講述,然而,巖井卻用他獨自的散文似敘述,將一個女孩子的那種青澀的,純潔的,唯美的情愫淋漓盡致地揮灑了出來。開場時的那場櫻花雨,給我充分奠定了一個相信所有童話的基調;女孩在班中的第一次發言,讓我們直觸到女孩的性格深入;結尾處的那場大雨,讓我們欣慰地看到女孩原本暗生的情愫已經開始發芽成長。在我們狀似看不到情節線鋪陳轉折的同時,我們已經跟隨著巖井的鏡頭,邁入到女孩的精神世界中,和她一起經歷了一段甜蜜溫暖地心路歷程。  巖井俊二這種充滿著個人化的影像敘述,總是讓我們可以非常清晰的辨認出他的作品。他不但繼承發展了日本電影畫面優美、色彩清新的傳統,並在此基礎上綜合西方現代電影等多種因素,加入了跟拍、鏡頭搖移等多種新的拍攝手法,這使得他的影片更能反映出現代人搖曳徘徊的精神特質。巖井俊二不僅自小熱愛繪畫,在大學中主修的專業也是油畫。他不僅親自繪製自己電影的分鏡頭指令碼,並將《情書》、《燕尾蝶》等電影作品製成漫畫。這些都使巖井俊二的電影作品中畫面及構圖的十分講究,人物造型細緻入微。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巖井的每部作品都有著一種色彩象徵。《情書》中的白色,《夢旅人》中的綠色與藍色,《燕尾蝶》中的黑色,《四月物語》與《花與愛麗絲》中的粉色等等,他從不吝嗇對於色彩的運用,並將色彩融入於整個影調結構之中,充分反映出影片中人物的某種精神傾向。  不僅如此,巖井俊二在音樂和文學方面也有著很深的造詣。例如電影《四月物語》中的吉他與鋼琴配樂,都是他親自創作演奏的,這讓影片在音畫結合上顯得更加完美。而電影《情書》和《燕尾蝶》則都是由他自己先創作完成小說稿,再把自己的小說改編成劇本最終搬上了銀幕。事實上,作為電影導演的巖井俊二完全可以稱為一名文字作家,他已出版了《情書》、《燕尾蝶》、《華萊士的人魚》三本小說以及《垃圾筐裡的戲劇》、《現在和那時的巖井俊二》兩本散文隨筆。這種深厚的文學功力讓他的電影充滿了現代派小說的氣質,意識流般的講述,碎片式的結構,無不讓他的電影更接近於現代人的精神實質。巖井俊二的多才多藝,讓他更切合所謂的“電影作者”的稱號,因為無論劇本,音樂,畫面等眾多電影元素他都能進行統一完整的操控,不僅能達到電影作者所要求的編導合一,甚至將編導音美等有機的結合到自身。所以,我們在巖井的電影作品中看到的是那種精緻的完美,是那種密不可分的契合與圓滿。巖井俊二用他極具風格化的影像特徵,用他對青春歲月的獨特感受,用他對現代都市生活的個人化體悟,譜寫出一部部如同童話寓言般的電影詩篇。

  • 2 # 請君讀史

    巖井俊二影視作品年表 1991年 《無名的孩子》 《來殺人的男人》 1992年 《鬼湯》《OMELETTE》 《蟹肉罐》《MARIA》 《一個夏至的故事》 1993年 《煙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辦理3年交通無事故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