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danyboy

    公孫弘自古以來名聲就很不好,我第一遍讀《史記》和《漢書》時,對他印象也委實不佳。大家有興趣的去網上搜,漢代很多英雄豪傑官員大臣都有專門的書,或者是學術研究,或者是名人傳記,或者是戲說野史,而公孫弘卻沒有。作為中國帝制時期第一個因為宰相而封侯的人,而且是漢武帝統治期間少數善終的人,這種身後的結局,很能說明了大家對他的看法。

    前幾天打算寫一個關於董仲舒的文章,又重新細讀了一下公孫弘的史料,對他有了一點新的看法。

    先簡要說說公孫弘的人生吧

    綜合《史記》和《漢書》的記載,公孫弘是山東人,主要是膠東人。他本來是個小吏,漢初承秦制,強調“以吏為師”,所以他早年肯定是學法家的。但是後來丟了差事,在濰坊北邊靠近大海的地方養豬。大概是嗅到了天下文化將要發生重大轉移的味道,他四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儒學,又因為孝經後媽,得到了當地人的讚揚,到了60歲趕上漢武帝剛上臺,公孫弘才被舉薦到中央。一個60多的老頭,被漢武帝派到匈奴去辦事兒,辦的不好,漢武帝很失望,公孫弘也就回到了老家。

    在家裡一呆就是10年,到了70歲的時候,漢武帝再次徵辟賢良,公孫弘因為孝順,第二次被舉薦到中央。這一次,他的對策因為將儒學和治術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因此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是漢武帝把他的對策從後面直接拿到了前面,成了第一名。

    從此,不到十年,公孫弘就不斷升遷,先後被任為左內史(左馮翊)、御史大夫,最終封為平津侯,成為宰相。並且在宰相的位子上去世。

    為什麼歷史對公孫弘評價不高?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與董仲舒同為儒家,但董仲舒是純粹的儒學學者,而公孫弘則與漢武帝一拍即合,‘緣飾儒學",用儒學來包裝治術,實際上就把儒學抽空了本質,只留下了外表。後世兩千年,各個朝代的統治者都使用這種辦法:說著一套,做著一套。公孫弘沒有開好頭,“曲學阿世”這個成語,說的就是公孫弘。

    次要的原因,是公孫弘個人品德不光明正大。比如,他身為宰相,俸祿很多,卻故意很誇張的用“布被”,有人諷刺他沽名釣譽,他卻對漢武帝說,我就是沽名釣譽,我作為宰相,如果不節儉,那對天下肯定是沒有好處的。漢武帝一看他這麼坦誠,反而更加厚待他。再比如,公孫弘和其他大臣都約好了要怎麼上朝和漢武帝彙報,結果到了漢武帝面前,別人按照約定說了,他卻臨時不說了,或是反著說。等等。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他害死主父偃,以及故意暗害董仲舒了。

    總之,公孫弘不是一個光明磊落、道德高尚的人。

    而我的一點新的看法是:

    但閱讀史書,不能只看這個人的道德品行,還要檢視他到底做了什麼,有沒有做好,以及他一些道德不端的原因是什麼。

    對公孫弘來說,一是他才是“罷百尊儒”的實際推手,儘管董仲舒貢獻了理論,但是真正推行的,只能是在臺上的宰相。而且,他與董仲舒都是齊學,他所支援的也是齊學。再就是在儒學地位上升的時候,是公孫弘逐步制定了招收博士弟子等措施。

    二是他的一些主張,還是對漢武帝時期的好大喜功有一定的制約,比如對一些勞民傷財的事情,他就不支援。

    因此,對公孫弘這個人,還是要一分為二的看。

  • 2 # 萬卷縱橫眼欲枯

    公孫弘是西漢著名的儒學經師,曾在漢武帝時期擔任丞相,但他的為人卻不能和名聲地位相配,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人們對他都多有批評。

    公孫弘算得上古代的一個勵志典型。在小時候,他家裡特別貧窮,曾經靠著替富人家放豬維持生活。長大以後,他在薛縣擔任過獄吏,因為沒有學問,常常犯錯,所以被免職。因此,公孫弘立志讀書,他自己苦讀到四十歲,又跟隨一位老師學習了《春秋公羊傳》。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公孫弘苦苦等待的機會終於來臨了。漢武帝即位後,下詔訪求為人賢良而且通文學之人。這時,雖然公孫弘已經六十歲了,但依然以賢良的名分去應徵,最後被任命為博士。

    第一次踏入仕途,公孫弘並不順利。建元三年(公元前137年),皇帝派他出使匈奴,回來以後,他陳述的情況沒有符合皇帝的心意,漢武帝認為他無能。於是,公孫弘稱病,被免去了官職。

    雖然公孫弘已經很老了,但機會還是再次來臨。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漢武帝再次下令徵求文學儒士,家鄉的官員再次推舉公孫弘應詔,這時他已經七十歲了。在朝堂策奏當中,公孫弘被漢武帝選為第一,召見後再次任命為博士。

    這一次,公孫弘沒讓機會白白溜走。《史記》裡說他“恢奇多聞”,善於辯論,通曉文書法律,而且能用儒家的學說對法律進行解釋闡述,所以很快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被提升為左內史。沒有幾年,從御史大夫到丞相、平津侯,公孫弘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一個窮人家替人放豬的小孩兒,最終得以封侯拜相,公孫弘的人生轉變可以說是華麗之極。而且,他作為一代儒學經師,把儒學提升為法術的法理指南,在中國歷史上也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但是,他的人品卻歷來遭人詬病。

    公孫弘虛偽狡詐又善於逢迎。在朝廷議事的時候,他只是說明情況,讓皇帝自己拿主意,從不堅持自己的意見,更不會和違背皇帝的意思。他很會揣摩皇帝的想法,他所上奏的事情,都能符合皇帝的心意。

    有一次,對一件事情,他和主爵都尉汲黯二人意見相同,就商量好了分別上奏,向皇上提出他們的想法。等到見了皇帝,他先等汲黯上奏完,觀察皇帝的態度,馬上改變了自己的立場。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因此,他的奏章,總是得到皇帝的讚許;他的建議,也都能被採納。但他這種表裡不一,前後矛盾的做法,遭到一些大臣的非議,特別是為人剛直的汲黯。汲黯曾在朝堂上當面詰責公孫弘:“齊人多詐而無情實,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倍之,不忠。”(《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漢武帝就問公孫弘,公孫弘回答說:“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同上)皇帝聽後,認為公孫弘說得有理,對他更加好了。

    “瞭解我的人認為我忠誠,不瞭解我的人認為我不忠誠。”這就是公孫弘的辯解,而且得到了漢武帝的認可,其實還是阿諛逢迎在起作用。

    公孫弘地位高俸祿豐厚,但生活特別節儉,甚至有點過頭。對此,雖然有人稱道,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他虛偽的表現,目的是騙取名聲。

    汲黯實在看不慣他的矯情做作,就對皇帝說:“公孫弘位在三公,俸祿很高,卻蓋一床布被,這不明擺著在騙人嗎?”皇上就問公孫弘,公孫弘已經揣摩透了皇帝的心思,趕緊認錯說:“確實是這樣。我位居三公卻蓋布被,確實是巧行欺詐,妄圖釣取美名。汲黯是我的好朋友,也是個大忠臣,確實說中了我的毛病。要是沒有汲黯對皇帝的忠誠,陛下您哪能聽到這樣的真話呢?”這樣一說,皇帝認為他謙恭禮讓,對他就更為優厚了。

    公孫弘為人,表面十分寬厚,他的故舊,賓客,親友,有生活困難的,他會全力幫助,世人因此誇他賢明。但他內心並非如此,他城府很深,猜忌心很重,表面和人相處得很好,卻在暗中報復那些和他有嫌隙的人。

    有一回,公孫弘和中大夫主父偃在建立朔方郡一事上產生了分歧,漢武帝採納了主父偃的意見,這讓公孫弘很不高興。還有,主父偃常常在皇帝面前和公孫弘爭論,有時候爭得面紅耳赤,讓公孫弘覺得下不了臺。於是,公孫弘表面上照常和主父偃往來,暗地裡卻找機會報復。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主父偃擔任齊相,有人上書告發他收受了諸侯的重金,因此,諸侯子弟大多受封。後來,齊王劉次昌自殺,漢武帝認為是主父偃索要金錢所逼,非常生氣,抓住主父偃嚴加審訊。主父偃承認受過諸侯的賄賂,但不承認齊王自殺和自己有關。公孫弘乘機進言,說齊王自殺的首惡就是主父偃,如不處死,將無以服天下。漢武帝本來不想殺死主父偃,但聽了公孫弘的話,信以為真,就下令滅了主父偃的全族。

    公孫弘一直忌妒博士董仲舒。董仲舒為人廉直,是當時著名的大學問家,曾建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且,在公孫弘引以為傲的研治《春秋》方面,董仲舒的成就也遠遠高於他。

    還有,公孫弘為人兩面三刀,見風使舵,董仲舒對這樣的行為深惡痛疾。公孫弘知道董仲舒的想法,對董仲舒深恨在心。

    後來,膠西王劉端矯縱無賴,屢行不法之事。公孫弘就向皇帝進言說:“只有董仲舒可以輔佐膠西王。”漢武帝就把董仲舒遷徙到了膠西,公孫弘終於把自己忌恨之人趕出了朝廷。

    這兩件事情,都可以看出公孫弘的偽善陰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快速變白啊?最近幾年突然黑了好多,尤其是手臂,曬得很黑,和腿是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