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姓的來歷主要有五支,分別出自姬姓,姒姓,以及春秋時的叔段;另外還有一說倉頡本姓侯,後人便以其為氏,也有部分少數民族漢化改姓而來。
1、出自姬姓。
第一支侯姓,根據《元和姓纂》的記載,在春秋時期,晉國緡侯的後代逃亡去別的國家,就以侯為氏。當時,鄭國有侯宜多、侯多羽,魯國有侯叔下、侯妃,齊國有侯朝,魏國有侯嬴。而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上的記載,晉緡侯被晉武公所殺,他的子孫後代逃往國外,以爵位“侯”為姓。
據考證,這一支侯氏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後裔,屬正宗源流。故氏後人奉緡侯為侯姓的得姓始祖。
2、出自姒姓。
據《姓氏考略》載,夏后氏的後裔有的被封於侯,子孫以地為氏,稱為侯氏。
3、出自鮮卑等少數民族漢化。
南北朝時鮮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為複姓“侯莫陳氏”,北魏孝文帝於494年遷都洛陽後,由於其後裔逐漸被漢族同化,於是將姓氏省略為單姓,將其改為侯氏。
4、出自倉頡。
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時期倉頡的後代,史皇氏,倉帝史皇,姓侯,名岡,字頡,即倉頡。倉頡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他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他的後代以侯為氏。這支侯姓的歷史至少有4000年。
5、來自叔段
侯姓的來歷主要有五支,分別出自姬姓,姒姓,以及春秋時的叔段;另外還有一說倉頡本姓侯,後人便以其為氏,也有部分少數民族漢化改姓而來。
1、出自姬姓。
第一支侯姓,根據《元和姓纂》的記載,在春秋時期,晉國緡侯的後代逃亡去別的國家,就以侯為氏。當時,鄭國有侯宜多、侯多羽,魯國有侯叔下、侯妃,齊國有侯朝,魏國有侯嬴。而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上的記載,晉緡侯被晉武公所殺,他的子孫後代逃往國外,以爵位“侯”為姓。
據考證,這一支侯氏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後裔,屬正宗源流。故氏後人奉緡侯為侯姓的得姓始祖。
2、出自姒姓。
據《姓氏考略》載,夏后氏的後裔有的被封於侯,子孫以地為氏,稱為侯氏。
3、出自鮮卑等少數民族漢化。
南北朝時鮮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為複姓“侯莫陳氏”,北魏孝文帝於494年遷都洛陽後,由於其後裔逐漸被漢族同化,於是將姓氏省略為單姓,將其改為侯氏。
4、出自倉頡。
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時期倉頡的後代,史皇氏,倉帝史皇,姓侯,名岡,字頡,即倉頡。倉頡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他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他的後代以侯為氏。這支侯姓的歷史至少有4000年。
5、來自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