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洞庭一葦1188
-
2 # 青衫素人
個人愚見,三打祝家莊,李應的行為並不構成“出賣兄弟”,而且李應之所以能夠善終,最主要的原因是李應這個人很懂得什麼叫“圓滑”。
那麼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兩個前提:
第一,李應和祝家莊的人關係並不好,相互之間談不上“兄弟情義”,最多算利益關係。原著也說了,三家只不過是結盟共同抵禦梁山。說的稍微接地氣點,就是協約關係。
所以這和孫立出賣師兄弟欒廷玉是最本質的區別。出賣兄弟,這在義薄雲天的梁山上是殺頭的大忌,孫立就是一個很好的下場,處處都防著。
第二,三家的實力並不均勻,祝家莊實力最強,所以祝家莊很明顯不拿李應當回事,要不然也不會拒絕李應的要求。
李應對於梁山來說,雖說是敵對勢力,但主要矛盾並不在李應,而是在於祝家莊與梁山,李應可以幫祝家莊,也可以幫梁山。而李應能投靠梁山,祝家莊功不可沒。而李應這個人做事很圓滑,處處都兩頭不得罪,給自己留著一條後路,堪稱老油條。
其次,李應加入梁山,對於梁山有兩個最基本的好處:人、財。所以梁山無論如何都沒理由拒絕。
正因為李應在整個爭鬥中兩頭不得罪,並沒有非常明顯的偏向於祝家莊,梁山勢力自然沒理由拒絕。
李應是個財主,財主有什麼?當然是錢、糧、人。
李應加入梁山,可以為梁山提供大量的錢糧,而且李應本身也有自己的兵馬。李應加入梁山,無疑壯大了梁山勢力。
最後,梁山的排名並不是按照武力來排名的。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李應作為財主,對於他的定位,更像是柴進。所以李應排在武松前面已經不足為奇了。
-
3 # 葦說歷史
看官的第一句話:憑什麼能排到第十一名?三十六天罡裡,排名前二十的,或許李應是最不被大家瞭解的,今天我們來說說這位綜合實力梁山第一人。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三九天的穿戴——一層一層的,我們一層一層來說。
我們先從最外一層說起——武藝
李應的武藝只有在三打祝家莊中有過簡單的描述,上梁山後就再沒出彩過。其實從小說的內容來看,李應是一名武藝出眾的戰將,其技戰水平決不亞於楊志、史進、花榮等一流戰將。
祝家三傑之最傑祝彪與李應戰至17、8合就露敗象,然而祝家三傑之一祝龍居然可以和林沖戰30合不分勝負。
當然,林沖與祝龍不算惡戰,因為當時孫立臥底,宋江勝劵在握,不求部將死戰,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但在之前一戰,馬麟戰不過祝龍卻和一丈青戰成平手,而林沖則是發起神威在10合之上才拿下一丈青。雖然不知道祝彪比祝龍武藝高出多少,但也可由此可推理出李應和林沖的武藝相差很小。
在人才濟濟高手雲集的水泊梁山,以李應的武力指數,雖不能進入以五虎將為代表的第一梯隊,但與花榮為首的八驃騎並列還是有資格的。
再往裡一層,便是宋江最看重的——管理能力
後勤部長,總管梁山錢糧的大任,對於雞賊的宋江來講,是最重要的。而最適合這個崗位的,便是李應。也許是因為武將人才濟濟,李應才被這打打殺殺的戲所埋沒。
上山之前,李應同志是獨龍岡地區三大家族產業之一李氏集團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另兩家是祝氏分公司和扈氏分公司),在企業管理上很有一套。知人善任,眼光老辣的宋江早就看中了他的這個本事,所以才千方百計將他搬上山來,把梁山的錢糧大權交到了他的手裡。
雖然,後來柴進成了後勤部的一把手,但散淡慣了的柴大官人只是個名譽部長而已,實權仍然在李應掌心攥著。
想當年,劉邦面南背北建漢稱帝之後大封群臣,大家紛紛猜測誰將成為“天下第一侯”,有人猜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良,有人猜是能征慣戰,殺敵無數的樊噲。
結果是誰呢? 既不是張良,也不是樊噲,而是安定後方,保障錢糧的蕭何。李應自然難比蕭何,但與後者相似的後勤部長定位註定他的座次會高人一頭。
最核心的一層——宋公明同志的革命需要!
再到若干年後,讀了一些歷史,經歷了若干世事,對李應排名問題有了一點理解。無他,簡單得很:這一切都是宋公明同志的革命需要。
政治上可靠,能認可宋江的招安路線。李應無論是出身,還是表現,應該都沒問題。把這樣的的人排在前面,有助於招安路線的落實。政治路線決定組織路線,李應是受益者。相比之下,什麼魯智深、武松、三阮等人,革命徹底,不大容易妥協,那就要被矮化,就要往後站。
回覆列表
撲天雕李應原是李家莊莊主,家境富裕,與祝家莊,扈家莊結盟。楊雄、石秀、時遷上梁山路過祝家莊時,因時遷偷吃祝家莊的報曉雞惹起禍端,楊石二人求救於李應,李應修書祝家莊,可祝家莊不同意和解,後來,李應親自前往,被祝彪射傷,李家莊於祝家莊的同盟名存實亡。宋江打破祝家莊後,把李應誆上了梁山,並燒了李家莊,李應無家可歸,只好留駐梁山。
從以上經歷看,李應因鉅額家產獻給梁山,做出了巨大貢獻,且李應武功不弱,介於馬軍八驃騎之間,位列武松之前很正常,李應上梁山前已與祝家莊恩斷義絕,不存在背叛兄弟。
在梁山征討方臘返還後,李應繳納了官誥,再回老家,重操舊業,再次成為富戶,得以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