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資料完善度低

    不知你是指"環境、營養、婚配"還是都指?我認為能,這是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無倫環境、營養、還是婚配的改變,都應該會影響基因的傳承。

    基因並非是一層不變的,要不然"遺傳和變異"都不存在,生物又如何進化?

  • 2 # 蒼耳子78413762

    問得太廣泛了。這個後天的改變範圍太大了。疾病,生活習性,性格,…。一般的情況不會影響到基因的傳承。但少數可影響到染色體的情況可以影響基因遺傳,這裡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配偶的基因以及後代的性別。這二者都會影響後代基因傳承的。

    像抽菸,喝酒等並不會影響基因,肥胖現象尚不太清楚,高血壓等疾病主要與後天生活習慣有關。遺傳類的疾病畢竟是極少數。常見的盲人,聾啞人生的孩子多數是正常的。母系遺傳只佔後代的約4分之1(缺陷基因)。

  • 3 # 郭城3點14壹伍玖

    後天因素一直髮揮作用,積極地改變著人的基因。這種改變自後代從父母那裡得到基因傳承後就一直在不停地進行著。而且,改變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平常的細胞生物化學過程中遺傳資訊複製操作時產生的錯誤,這個錯誤發生的機率約為1.5%。這是生物體內部因素導致的基因突變。另外一種是生命體外部因素導致的改變,包括,外部電磁和粒子輻射、飲食、外部化學環境、病毒感染等等生物體外部因素帶來的基因突變。

    基因一旦發生突變,由於遺傳資訊的相對穩定性,也就是DNA分子結構的穩定性,該突變就會大體穩定地複製和傳承下去。至於這種突變是有利的還是相反,要在該遺傳資訊得以表達出來以後,由生命體的實在生物行為和狀態來得以檢驗,結局就是所謂適者生存吧!

  • 4 # 精靈醫生

    首先聊聊遺傳,對於普通人來說對遺傳最直接的感受是下一代繼承了上一代的某些特徵,而在生物醫學領域,遺傳則是指以某些具體物質為載體的遺傳資訊的傳遞,這類物質主要指的就是DNR或RNA(某些病毒是以RNA為遺傳物質的)。再來看看環境,這一概念似乎包羅永珍,也非常的模糊,而對於生物醫學其也非常具體,其可以直接影響遺傳物質的修飾,如:甲基化、異染色質、某些非編碼RNA及染色質結構等,這一類現在稱之為表觀遺傳學。因此,一個基因的表達是同時受到遺傳和表觀遺傳共同影響而發揮作用的。

    再回到問題本身,環境因素是否可以改變基因遺傳呢?透過前面的講述,環境因素是可以透過表觀遺傳學的途徑影響基因的表達的,但是其是否可以直接改變基因則仍然在研究之中。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組成基因的遺傳物質是處於一種損傷與修復的動態平衡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就可能出現資訊的變化,而該過程本身就與遺傳和表觀遺傳有關,因此與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一定的關係,不過這種關係可能存在某種隨機性,並不會受人意志的影響。未來這一狀況也許會隨著人類對基因的瞭解有所改變,現在人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編輯基因的技術,而這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後天的改變,因此基因的遺傳可以認為同時受到先天和後天因素的影響。

  • 5 # KK健康

    親子之間以及子代個體之間性狀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狀可以從親代傳遞給子代,這種現象稱為遺傳。遺傳學是研究此一現象的學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現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為遺傳物質。除了遺傳之外,決定生物特徵的因素還有環境,以及環境與遺傳的互動作用。遺傳起源於早期生命過程的資訊化或節律化。這裡的後天改變菌菌有以下幾種理解。首先,如果是透過整形等手段進行的外貌上的改變,那一般是不會影響基因的傳承的。比如父母都是先天單眼皮,後天經過整形都變為雙眼皮的,那麼他們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是單眼皮的,因為隱形基因的影響。第二,是物理上的後天改變,這個是比較嚴重的。舉個極端的例子,二戰時期日本廣島受到美國的核武器襲擊,由於核輻射的影響,導致接下來的數十年那裡的居民身體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惡性變化。有些人搬離廣島,但是生出來的孩子身體還表現為核輻射後的不良作用。第三,是後天性格上的改變,這一般都不會影響基因的傳承,只能說是孩子在後天成長時耳濡目染到父母的一些好的品格。

  • 6 # 人民郵電出版社

    後天的改變確實會對基因的傳承產生影響,近年來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小鼠實驗:後期形成的恐懼記憶能傳遞給後代

    2013 年 12 月,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神經科學》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美國研究者指出,恐懼記憶也可以傳給下一代!亞特蘭大埃默裡大學的布賴恩·迪亞斯和克里·雷斯勒用條件反射讓小鼠“學會”害怕苯乙酮(櫻花香的特徵分子)的味道。第一代雄性小鼠(F0)每次暴露在苯乙酮氣味中時,它的爪子就會被輕微電擊,直到它形成恐懼條件反射,也就是說,只要聞到苯乙酮的氣味,小鼠就會害怕。隨後,研究者在下一代小鼠(F1)身上發現了父輩的恐懼造成的種種影響:一方面,F1 代小鼠對此氣味的反應更大,比當初尚未形成條件反射的父輩小鼠 F0 緊張得多;另一方面,F1 代小鼠擁有更多可感知苯乙酮氣味的感覺神經元。這些特徵也出現在試管培育的再下一代小鼠(F2)身上。值得注意的是,F2 代並未接觸過 F1 代,所以,這些新特徵必定是透過精子,也就是透過 DNA 傳遞的。

    這一發現質疑了“後天習得特徵不會傳給後代”的觀念。

    如果 DNA 序列這張建築設計圖既未被修改過,也未加入新基因,那麼新特徵又是怎麼傳給後代的?事情變得有趣了。迪亞斯和雷斯勒研究了親本(F0)及其後代(F1)的精子,發現調控苯乙酮感知的基因被“低甲基化”了。這個詞看起來很專業吧?

    簡而言之,甲基化可以調節基因的表達。如果基因“超甲基化”,那它就會表現得很弱,甚至完全不表現出來。就好比你想看建築設計圖,但圖紙的一部分被折了起來,還被塗得一團糟,想要看清楚可不容易!相反,如果基因“低甲基化”,那它就會表現得很強烈,相當於圖紙被展開,平放在桌子上,還用明亮的光照著。這回看個痛快吧!

    “感知苯乙酮”透過基因表達的調節在小鼠中代代相傳,這就是所謂的“表觀遺傳”。儘管研究者還沒弄清表觀遺傳的修改如何到達精子——透過激素訊號?還是神經訊號?但這一發現已經為許多研究開闢了道路。

    減肥手術使肥胖症患者基因中出現新的標記,能夠最佳化孩子的代謝功能

    慢性營養不良會對機體造成壓力,對人類和小鼠都一樣。2016 年,丹麥的一個團隊研究了由此造成的表觀遺傳修改。患有肥胖症的研究物件在進行減肥手術(一種降低營養吸收能力、促進減重的醫學手段)前,研究者收集了他的精子,並在手術 1 年後再次收集其精子,此時研究物件平均已減重 30 千克。研究者發現,在 3 萬多個基因中,數千個基因都帶有新的表觀遺傳標記。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新標記都出現在與控制食物攝取和飢餓感相關的基因中。研究團隊領導人羅曼·巴雷斯說:“減重者的精子帶有表觀遺傳標記,能影響孩子的飲食行為,最佳化其代謝功能。”

    世界大戰倖存者的後代可能也繼承了戰爭的創傷標記

    巴雷斯還就一個切身情況提出了問題,他這一代人和經歷了戰爭的他父母那一代人,會給孩子留下什麼印記:“我的兒子,以及幾百萬歐洲人,是否都繼承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創傷標記?我的兒子是否會有先定的行為?”

    2015 年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結果可能給出了問題的答案。紐約一個專門研究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團隊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針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對錶觀遺傳標記造成的影響。他們發現,倖存者及其後代的應激基因 Fkbp5(基因通常都有個拗口的名字)附近都有表觀遺傳的修改,而其他對照者則沒有。然而,由於研究樣本過少(僅有 32 名大屠殺倖存者、22 名倖存者後代和 17 名對照者),此研究結果還需謹慎對待。

    將來,更深入的表觀遺傳學研究可能會為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提供一些辦法。2014 年,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提出了一種非常有前途的治療方法。他們用合適的藥物消除了應激小鼠的表觀遺傳標記。經過治療後,小鼠不再害怕,其後代也不用再承受父輩恐懼的後果……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都能透過治療重寫表觀遺傳項。那樣,我們就能擺脫自己生命中的創傷或者父輩經歷的創傷帶來的不良影響了。

    以上內容選自《科學也反常》,這本書彙集了法國科普網站“科學咖啡館”中廣受歡迎的趣味小品文,用幽默的文字和豐富的圖畫講述了動物學、生物學、腦科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小故事。科研工作者在研究中經常遇到的咄咄怪事,不但出乎他們的意料,甚至違背了大眾的認知,新鮮、有趣卻引人深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嚴厲打擊套路貸!你對套路售、網路套路鏈(連結)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