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yo老師

    今天的社會已進入到波瀾壯闊的資訊化時代,“教育為時代生活服務”是教育應及時調整的永恆主題。教學模式、內容、方法及人才培養要求等都要與時俱進的加以合理調整。今天“複合立體”的時代決定單一單調、機械記憶型教學模式培養的“呆板”人才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要要,“刻舟求劍”的故事不會重演。時代呼喚“大語文”時代的到來。

    (1)強調“母語”的學習和運用。

    資訊智慧時代不僅不能忽視民族語言,而且要更強化學習,“αοē”和“天地人”的基礎教學,還要進一步重視其在現實生活的運用。學生連一張“請假條”“和產品用途說明”都完成不了.“二十四節氣變化”都不知曉的“語文”教學是狹義和失敗的“語文”教學。

    (2)進行愛心仁心教育。

    培養學生“掃地恐傷螻蟻命,踐踏草茵心生悔”的愛心品質,讓“心繫農本”、“愛人愛己”、“環保健康”、“熱愛生命”、“關心社會”......等這些美好思想在“語文”教育中生根開花。美國的小學生,自覺在退潮後的海灘上,撿拾被困擾的一條條小魚放歸大海,這種教室之外潤物細無聲的“愛生”教育難道不該我們借鑑嗎?我們的教育浮躁了:一切以分數為中心;學生的雙手勞動功能逐步頹廢;孩子“讀研”了,給爸媽的簡訊省略到“匯錢”兩個字;校園暴力欺凌的“馬加爵事件”不斷等,“語文”的育人功能越來越弱化,這是教育的悲哀和教育體制殘疾的表現,世界的發展呼喚教育“人本”、“仁本”時代快速到來。

    (3)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教育。

    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語文”要培養學生從普通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愉悅美的能力。讓學生在漸近“語文”學習中,“腦袋”不斷充實美的內容:同樣是木桶,裝糞人們躲著,裝水人們飲著,裝酒人們品著,內容和觀念不同釋放的能量和對社會的影響就不同;看到同一片藍天、湖水、飛鳥,有人吟出“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的讚歎,有人卻發出“乖,這麼多鳥,真煩人!”的牢騷,這就是審美能力審美境界不同的結果。“語文”要使學生接受文化教育達到“溫飽是底線,小康是目標”的境界才理想。

    (4)“語文”不是誰都能帶。

    一個“博古通今”、“能說會寫”、“Sunny愛心”、“技能全面”的老師,課上得生動活潑、高屋建瓴、如魚得水,學生聽得眉飛色舞.心花弄放、心悅誠服;一個“也能帶”的老師,課堂機械死板,照本宣科,“數撥賴子”,學生無精打采、心猿意馬、厭惡叢生,都是“語文”老師,教學層次效果迥然不同。某種意義上講,老師的“身教言教”、“課堂內外”素質決定著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語文”老師不是誰都能當的。

    事物是相應而生的,“大時代”就需要有“大語文”。

  • 2 # 迴歸使命

    大語文時代是什麼?

    大語文顧名思義是放大、擴充套件、開放的語文,不僅僅侷限於我們使用的語文課本方面的語文,其實,是指語文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學生需要語文的學習,走向社會的人們也需要語文,大家都越來越離不開語文,在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大語文時代就是指廣大人民群眾廣泛應用語文、強烈需要語文的時代。

    “大語文時代”出現的背景和原因是什麼?

    一、“大語文時代是本土文化發展的需要。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本土文化的傳承需要我們後代有理解力、判斷力、欣賞力、包容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離不開語文教育。特別是進入特色社會主義時代,我們黨提出了核心價值觀,需要我們對祖國文化,深入理解,科學揚棄,踏實踐行。

    二、“大語文時代”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多年來,中招高招這個指揮棒使應試教育甚囂塵上,愈演愈烈,唯分數,看成績,導致學校教育偏離了素質教育的發展方向,培養了不少高分低能的不良之才。不少的社會人,語文素養和能力大幅度的降低,影響了個人和下一代人的全面發展。為了推進素質教育,學生、教師和社會人都需要提升語文素養,建立大語文觀勢在必行。

    三、“大語文時代”是提升語文素養、晉升高階學府深造的需要。

    部編語文教材總主編、北大中文系溫儒敏教授關於語文教學的金玉良言,體現了“大語文時代”的到來。

    溫教授說,“語文或者中文學科,是所有學科中最基礎的學科。正如數學家、原復旦校長蘇步青所說,如果數學是學習自然科學的基礎,語文則是基礎的基礎。語文學科的目標不光是提升語言運用的能力,還擔負著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培養和文化傳承的使命。”

    “語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讀寫能力,最基本的是培養讀書的習慣。”

    “就語文而言,(平衡應試需要和開放教學的)辦法就是鼓勵多讀書,別死扣教材教輔。閱讀面寬了,視野開闊了,考試成績不會差,而素質也會提升上去。有水平的老師是懂得平衡的,而沒有水平的老師只會偏向應試。”

    “改善(應試教育)的辦法是提高命題的水平,有一部分題是可以容許不同發揮的,不要標準答案。教學中應當加強思維訓練,特別是批判性思維。透過“語用”的學習把思維能力帶起來。這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弱項。”

    “在小學初中階段養成讀書的愛好與習慣,那麼也就可能打好一生髮展的底子。”“要讓學生對讀書對語文課有興趣,前提就是語文老師是“讀書種子”。我主張語文老師要當“讀書種子”,要有屬於自己的自由而個性化的閱讀。”

    學校的語文教育是學習任何一門課程、任何一門行當的基礎。語文教育中的理解分析能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學生考試中審題的基礎,是我們生活、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總之,“大語文時代”是由“大語文”引領和提升全民語文素養、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文化能力的時代。

  • 3 # 守常師話

    最早提出“大語文”的是張孝純、張國生老師。在此前後,語文界各種旗號都打起來了,什麼“綠色語文”“詩意語文”“生命語文”“真語文”等等,都喧鬧一時。比較而言,我還是比較認可“大語文”。

    隨著2017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釋出和修訂,溫儒敏教授的主張開始流行,很多人以為基本接近大語文。於是宣稱“大語文時代”來了。那麼,大語文時代到底有哪些特徵呢?

    一,大語文時代是全面深入學習語文的時代。

    過去我們爭論語文的本質屬性是“人文性”還是“工具性”,現在拋開了這個爭論。迴歸到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和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溫儒敏教授說:“語文或者中文學科,是所有學科中最基礎的學科。語文學科的目標不光是提升語言運用的能力,還擔負著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培養和文化傳承的使命。”這裡說到了語文的四大功能:語言運用、思維、審美和文化傳承。

    就算從“語言運用”這個最基本的功能來講,我們原先的語文教學都是不完備的,因為高考只靠語文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不考語文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就是不考聽話和說話的能力。所以,大語文的時代語文必須大變樣,要實現四大功能,語文教學必須大變樣。

    二,大語文時代是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國學教育)的時代。

    這是為了實現語文的“文化傳承”功能。當然,這只是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還有人類文化的部分。僅僅就傳統文化而言,語文課必然增大傳統詩詞和其他國學經典內容。

    三,大語文時代是語文教師專業化大提升的時代。

    語文教室拿本參考書、教輔資料、習題答案,下載一點課件就可以應付教學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語文老師要勝任聽說讀寫教學、國學教育、審美教育和思維教學,需要語文老師有全面充分的專業能力。

    四,大語文時代是淘汰應試語文、假語文、枯燥語文的時代。

    那些只講高考模擬題、高考原題的應試語文,那些傳授所謂語文答題萬能公式的假語文,那些每天只會讓學生背誦、刷題的枯燥語文,統統要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五,大語文時代是迴歸語文教學優良傳統的時代。

    講究小學(訓詁文字學),提倡涵詠,重視語感,推崇語用,重視讀書的語文傳統,必須找回來。把學語文變成研究語文,搞各種表演花架子,動不動聲光電的現代化,是值得反思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的方式儲存鞋子,追求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