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芝士啟蒙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穩住自己,先彆著急!別生氣!”小朋友在一起玩兒,難免你碰我一下,我碰你一下。尤其是小男孩,打打鬧鬧是常事兒,這不代表就是打架。試想,我們小時候在幼兒園,是不是也有同樣情況發生?

    孩子年紀小,理解力有限,表達也沒那麼準確。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多問幾個問題,或者和孩子做遊戲,由自己扮演孩子,讓孩子扮演打他的小朋友,從而判斷一下,孩子在幼兒園究竟是被打了,抑或只是嬉戲打鬧做遊戲。

    如果孩子真的是被欺負了,建議家長在第二天送孩子上學的時候,和老師溝通,看老師有沒有發現同樣情況。如果暫時沒有,就請老師注意觀察一下,對方是否還有欺負自家孩子的舉動。如果有,老師要及時出面制止解決。

    幼兒園中常見情況是,孩子間的打鬧只是一種交往方式。如果屬於這種情況,成年人最好不要過多幹涉,孩子自己會解決的。

    還有一種可能性,這些年越來越多了。如果孩子屬於敏感內向的性格,可能會把小朋友和他打鬧玩耍,理解為對方欺負自己。畢竟,在家裡,長輩是從來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這時候,家長要和孩子好好聊聊,首先告訴孩子怎樣的表現是小朋友想和自己玩,並教給他如何和小朋友表達自己的感受。

    這個問題的最後,提示一下各位家長。每年開學,老師們都要提醒家長,下面這幾句話在入園初期別問孩子,包括“寶貝,你今天在幼兒園哭了沒有?”“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呀?”“有小朋友搶你玩具嗎?”“老師批評你沒?”……

    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也包括休息了一暑假,要升班的)本就處於適應階段,心理敏感情緒容易受影響。這樣的問題多多少少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不利於他融入大集體,甚至會影響孩子對幼兒園的“好感”。

  • 2 # 天國龍族

    要不要打回去?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決定吧,不要一味的讓孩子打回去,也不要總是讓孩子忍讓。比如說,當我的孩子被打時,我會教他還手。我家孩子是那種特別溫柔的性格,兩歲小孩搶他東西,都不敢啃聲。這樣的性格,太過於懦弱,只能家長提醒他不要一味的忍讓。如果自家孩子本身是很強勢的性格,那就不要再讓他打回去了,容易變成校園霸凌者!為什麼我建議教性格懦弱的孩子打回去?因為:1、孩子被小朋友打了,求助老師、家長,甚至是警察叔叔,大家的處理只能是對打人者予以批評教育,不會有實質上的懲罰。

    實際上這是一種和稀泥式的處理方法,因為法律沒有更多的懲處方法,被打者只能被言語安慰,容易對公平公正有誤解。

    讓孩子自己打回去,是最公平的處理方式。

    2、孩子捱揍了,打人者只需要一句對不起就完事了,這樣容易滋生校園霸凌者的產生。打回去,對社會的好處多於忍耐。

    當孩子身體受到了攻擊,心靈感覺疼痛,這種精神損失和身體損失,不應該只是打人者一句輕飄飄的對不起就完了。

    那樣打人者沒有得到教訓,下次還會傷害他人。有可能變成校園霸凌者,這樣的悲劇我們應該讓他消滅在萌芽狀態。

    3、家長不要直接參與孩子之間的糾紛,給予孩子間接的指導,讓孩子在保障自己安全的情況下,自己去處理。4、告訴孩子錦囊妙計:打不過記得跑。

    警察叔叔告訴我們,面對兇悍的歹毒,如果打不過,記得快速跑。到了安全地帶求助!這些防身知識孩子們從小應該學起來。

  • 3 # 仟言育兒

    幼兒園是孩子走出家門,踏入的第一個“小社會”,孩子們成長於不同的家庭背景,由不同的教育理念跟養育方法教養長大。在幼兒園這個新環境中,沒有了家長的寵愛和關注,開始學著獨立、學習如何與同伴相處,這是孩子在幼兒園期間一項重要的內容。

    剛剛從一個全家關注的環境中分離出來,加上對待事物的看法,小朋友們多少都帶著自己小小的主觀,一旦對一些事物的認知或觀點不一致,就極容易產生矛盾。而很多時候,小朋友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朋友間的矛盾,於是一不小心小矛盾就會演變成衝突。

    3-5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是非的判斷非常直接、非黑即白。他們難以分辨“不小心碰了一下”跟“故意打了一下”之間的區別,所以經常會產生誤會。很多時候他們的爭吵都是因為玩鬧中不小心的碰撞、推搡,並無惡意,卻又因為表達不清,最後變成了打架。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發生過題主所說的“被打了”。因為孩子上幼兒園時已經3歲7個月,比同班的很多同學都大一些,他的體格、肢體大動作、表達能力都發展得比較好。當時打架的事是他自己處理的——他打了回去。

    那天我去接人的時候,老師特意找到我,說了打架的事兒。首先老師肯定了孩子的處事能力非常不錯。然後老師告訴了我事情的經過:

    做手工時,他的同桌瀟瀟總來動他,剪壞他的手工紙,他沒法做手工。於是他跟瀟瀟說,你不要吵我,也不要弄壞我的東西,否則我就要告訴老師了。

    可能是這最後一句話激怒了瀟瀟,瀟瀟打了他。

    當時他沒還手,但是警告了瀟瀟:“我警告你,你要是再打我,我就要告訴老師你打人!”這句話,聽起來真不那麼舒服,所以瀟瀟立即就打了他一巴掌。

    這回小男生也怒了,跑去找老師告了一狀,手工紙被剪壞,還被打了,希望老師主持公道。

    老師說:“好的,老師就來。”可是沒等老師來解決問題,兩人又打了起來。

    老師說,問他為什麼又打起來了?

    他說:”瀟瀟打了我兩次,第一次我警告、第二次告訴老師,第三次我才打她的!“

    當時我都有點反應不過來該如何接老師的話,因為孩子沒錯啊,一直被打,都不反抗那是傻!遇到被人欺負的事兒,可以反擊,這也是我們教的,但我不能把話說明,只好尷尬地笑。所幸老師比較開明,查清楚後,確是瀟瀟因為自己情緒影響到了同學,繼而發展成衝突。

    孩子被打時,做為家長應該以怎樣的姿態面對這件事呢?我覺得這事不能在被打了之後才去總結經驗,要一開始就要把安全防範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教給孩子。

    一、入園前的準備

    在入讀幼兒園之前家長們除了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的作息、紀律、等相關事宜外,還要告訴孩子如果遇到如”被欺負“之類的安全問題該如何應對、解決。

    1、如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誤會,立即道歉,澄清誤會,避免衝突升級。 如:我剛才踩了你一腳,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2、問題發生時,要主動提出協商,讓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剛才我不小心把你的蠟筆弄斷了,要不我把我這支給你吧?

    3、當自己被人打的時候,對方如果是無意間碰到的,可以忽略不計。

    4、如果對方惡意挑釁,怎麼辦呢?

    我們家的方法是分三步走:

    首先,嘗試自己解決,大家好好商量,有事、有話好好說;

    其次,如果溝通未果,對方依舊挑釁,可以向對方發出警告:你再打我,就告訴老師;最後,如果報告老師之後,老師忙得無暇顧及,而同學依舊向你發出挑釁,那麼為了保證自身安全,必要的時候可以自衛。

    二、面對打架問題,家長要理性面對

    面對打架問題,家長要理性面對。不管過錯方是自己孩子還是對方孩子,在孩子沒受傷的前提,家長不應該被捲入矛盾當中。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就事論事,讓孩子去解決他們之間的爭端,家長不要干預太多。

    1、錯誤在自己孩子

    詢問清楚事情經過,如果錯在自己孩子身上,家長不要以”孩子小“、”他還是孩子“這樣的藉口來掩飾孩子的過錯,這會給孩子”犯錯沒事,大人會兜著“的錯誤認識。應該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並主動承擔犯錯的後果。這樣才能讓孩子記住他犯的”錯“,以及下不為例。

    2、錯誤在他人孩子

    詢問清楚事情經過,錯不在自己孩子身上,那麼如何去解釋這些事情?

    讓孩子冷靜下來想清楚,然後說明原因、經過、結果。不擔責任,不要當老好人,經過這些事教導孩子要知道對與錯的界限。

    結語:

    當孩子走出家門,會遇到各種問題,不管孩子處理事情的方法是對,還是錯,那都是成長過程的必需的經歷。而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讓他知道,不論何時,爸爸媽媽都會在背後支援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年檢需要有那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