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石

    此舉是不是為了普京在2024後繼續掌權做準備?

    這一點是很多西方媒體的看法。畢竟普京過去就這樣玩過——先當兩屆總統,因受憲法限制,滿期後不得不屈尊到總理位置上蹲了一屆,然後再重回總統寶座連任至今。有這樣的先例,外界有這種猜測也很正常。

    其次,普京年齡也到了。2024時,普京已經72歲了。一般人在這年紀都已經是半截身子入土。

    當然,普京不是一般人。身子骨肯定比絕大多數同齡人硬朗,醫療保健更是全球頂級。但畢竟年紀擺在這裡,跟五六十歲這個高階政治家黃金年齡相比,差別還是很大的。如果俄羅斯是一般小國,頂層政治權力架構也相對分散,國家執行也比較平穩,那這個年紀可能還是撐得住。但俄羅斯是個國情非常複雜的世界級大國,國家正處在十分艱難的境地,普京又是大權獨攬的超級強勢領袖,到那個歲數還繼續掌權,多少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從中這個角度來說,2024後普京就算不會徹底退隱,但繼續大包大攬的可能性確實不大,以元老身份退居二線更符合情理。

    綜上所述,普京這番佈局,固然是為延續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但總的來說,也確實是在為交班做準備。

    梅德韋傑夫為什麼會下臺?他是否會與普京分道揚鑣?

    從梅德韋傑夫宣佈辭職現場氛圍來看來看,這場會開的還是很和諧的,梅德韋傑夫繼續了自己絕對配合的作風,普京也給他留足了顏面,並專門為他增設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一職,讓其繼續留在權力核心層。

    但大家都知道,看政治從來不能只看表面。不管面子上再怎麼粉飾,但這次的辭職,意味著俄羅斯正式向全世界告知:梅德韋傑夫已確定失去了接班人的資格。

    這個對梅德韋傑夫來說,當然是個打擊。畢竟梅德韋傑夫也是在臺面上呆了十幾年的人,雖然大家都知道他當總統只是做樣子,當總理也只是給普京打下手,但畢竟資歷和江湖地位擺在這裡。所以外界猜測普京接班人時,梅德韋傑夫總是可能性最高的候選人之一。現在黯然下臺,讓人大跌眼鏡的同時,也不由得會對梅德韋傑夫接下來的立場和態度予以猜疑。

    首先,從梅德韋傑夫的過往經歷來看,他本身並不符合接班人的要求。雖然梅德韋傑夫本身政治履歷絕對是槓槓的,但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作為普京附庸存在——梅德韋傑夫當總統,那是普京一手安排,在位時實際權力也都操在普京手中;後來普京上位,他繼續擔任總理——而在普皇大權獨攬的政治體制下,梅德韋傑夫這種行政部門首腦,更多的其實是扮演一個董事長管理下的CEO角色,並沒有太多最高決策權。

    總而言之,雖然梅德韋傑夫履歷超級牛掰,但實際上,從未擺脫過普京的影子,也就沒有形成自己的勢力——無論是在政壇,還是在民間,大家都沒有把梅德韋傑夫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領袖來看待。而梅德韋傑夫本人,也從未在普京影響力之外,建立一股強大的獨立政治勢力,而更多的扮演的是一個技術官僚角色。

    此外,梅德韋傑夫雖然幹了十幾年的總統總理,但從來就沒有碰過對接班至關重要的軍權(或者說他的敏感身份,決定了他也不敢去碰這個禁臠)。

    沒有軍權,光一個普京麾下文官之首的身份,肯定是不足以接班這樣一個龐大、複雜而艱難的國家的。換個角度,普京這些年不讓他碰軍權,也沒有讓他擺脫自己的影響,樹立獨立的政治威望,這表明普京一開始也就沒打算讓他接班。或許在普京的安排中,梅德韋傑夫在後普京時代的定位,就是自己繼續維持對政壇影響力的一根紐帶,而非讓他直接接班。

    既然是這種定位,那梅德韋傑夫的下臺的邏輯就很清晰了。這兩天,外界很多聲音認為,梅德韋傑夫之所以下臺,是因為其掌管下的政府,在治理國家方面表現不利,未能很好地完成國家大專案。

    這個解釋看起來有其合理性。但仔細琢磨則不然——畢竟所有人都知道,俄羅斯現在之所以經濟困難,那是因為大環境不行。擱在全球經濟下滑,俄羅斯又被西方嚴重製裁的當下,梅德韋傑夫就是再有才能,也不可能逆天改命——換句話說,俄政府表現不佳,主要是因為大勢不順,並不能歸咎於梅德韋傑夫本人。

    但問題在於,不管是不是大勢不行,長期經濟困境,以及由此延伸出來出來的政治腐敗、民生艱難,都會讓老百姓感到不滿和憤怒。既然民眾有這個情緒,那政府就必須要給大家一個交代,就只能找個人出來墊背承擔責任。

    不用說,普京肯定是不能拉出來墊背的。而普京不能墊背,那就只能是梅德韋傑夫了。

    當然,如果梅德韋傑夫的定位是儲君的話,那普京肯定要對他予以保護,不可能讓他去當替罪羊。但如果梅德韋傑夫不是儲君,而僅僅是普京未來與政壇銜接的紐帶——這種角色並不需要什麼大眾層面得威望和名聲,那讓他墊背,就最合適不過。

    所以,就有了梅德韋傑夫的辭職。而對梅德韋傑夫本人來說,普京對他的定位,他肯定一清二楚(就算普京沒明說,但從這些年對他的安排中,他也能明白),所以他應該很早就知道自己並非儲君。既然早有了這個心理準備,他現在其實也談不上太失落和不滿。而且梅德韋傑夫本身一直生活在普京影子下,沒有自己的強大獨立勢力,民間也沒太大威望,所以跳出來單幹也成不了氣候。既然如此,繼續扮演普京的影子,不管梅德韋傑夫內心對此是否滿意,但從利益角度來看,都是最不壞的選擇。

    普京提出修憲和政改的目的

    這一次俄羅斯的大新聞,除了梅德韋傑夫辭職外,就是普京提出修憲,增加國家杜馬在政府組閣中的權力。未來總理和內閣的任命權將由總統轉交到杜馬(議會)。換句話說,俄羅斯政體將由總統制轉向內閣制。

    這意味著俄羅斯頂層權力架構將出現根本性改變。

    可現在,普京這套改革,等於是放棄了這一點——未來總統統而不治,總理治而不統,二者互相制衡之下,權力勢必會被分散;而且統、治二權剝離的情況下,領袖個人崇拜也就很難成型——俄羅斯也就喪失了借領袖個人威望來凝聚民心的能力。

    這對家世複雜且處境艱難的俄羅斯來說,明顯是不利的。

    既然如此,普京為什麼會這麼做?

    要同時滿足這兩點的政治領袖,其實是可遇不可求的。普京自己確實可以,但他能做到,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第二次車臣戰爭,以及對西方的強勢應對,讓他在民眾中打響了招牌;而清繳金融寡頭,又讓他得以在完成政治洗牌的同時,掌握了利益分配權,進而確立了對新利益集團的控制力。

    但今時不同往日。首先,沒有第二次車臣戰爭這樣的契機,來給新領導人打響招牌;其次,現在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已經高度緊張,緊張到了俄羅斯已經快撐不下去的地步,所以接下來新領導人的使命就是給俄羅斯解套——說不好聽點,就是想方設法創造服軟的機會,讓西方在俄羅斯所能承受的範圍內,接受自己的求和之請。

    沒有立威的契機,反而還要想方設法向敵人求和,這樣的新領袖,不被老百姓罵成慫包就不錯了,哪有成為強勢領袖的命?而且,現在的俄羅斯內外交困,處境艱難,也經不起再一次打土豪分田地,政治洗牌重新分配利益的折騰。既然如此,新領導也不可能在新的權力架構中,獲得像普京那樣的絕對控制力。

    這就是後普京時代,俄羅斯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內外部環境都決定了,接下來的俄羅斯不大可能再出一個新的強勢領袖——這和個人能力無關,而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備。

    這種情況下,再搞總統制,就不合時宜了。新的政治領袖,註定內壓不住各山頭;外爭取不到民眾廣泛愛戴。但俄羅斯的艱難國情又決定了,新政治領袖必須要承擔起對內重新分配利益;對外與西方謀求妥協的歷史使命。

    這就形成了矛盾。

    那怎麼辦?

    只好權力打散,總統與總理分權。總統找個德高望重的人擔任,用來對內凝聚人心,同時在利益格局重新分配的搏殺中充當協調人角色——反正他統而不治,所以也不用具體政治行為負責,只需要借威望維穩和稀泥就行了。至於總理,治而不統,有權力而無威望,就負責幹髒活——乾的好就繼續幹下去;乾的不好,搞不定利益集團或者讓民眾反感,那就下臺再換一個新的——有總統把道統撐著,總理的倒臺也不至於引發政治秩序的崩潰和社會動盪。

    這就是這次俄羅斯政壇地震的前因後果。在俄羅斯內外交困,國運艱難的當下,後繼無人的普京,必須在條件所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的為俄羅斯和自己,都找到一條相對靠譜的道路。罷免梅德韋傑夫,改革政治體制,則就是這種思路下的的一次提前佈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為什麼最後時刻沒有赦免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