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夏半心影紫一季煙

    “痛風”--病名。

    中醫文獻早有記載,該病屬痺證範疇,又稱白虎歷節,亦有認為屬痛痺或風痺。西醫“痛風”是指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尿酸過高並沉積於關節,軟組織、骨骼、腎臟等處所致的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將2000年—2010年定為骨和關節的10年,足以證明風溼病已被全世界關注。”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溼病分會的主任委員王承德教授接受採訪時說到,“類風溼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風溼病之一,病情頑固難愈,中醫藥防治該病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療效好、副作用小、方法簡便易行,挽救了不少病人。”

    過去被稱為“白虎歷節”

    王教授還談到,疼痛僅僅是類風關造成的危害之一,國際上有人描述類風關等風溼性疾病的危害時,稱之為五“d”,即死亡(death)、殘廢(disability)、痛苦(discomfort)、經濟損失(dollcost)、藥物中毒(drugtoxicity)。“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很多人的關節出現變形、強直和畸形,甚至落下殘疾,失去勞動和生活自理能力,這個代價相當巨大。”王教授不無惋惜地說道。

    分為四種證候

    利用望聞問切四診,一般將類風溼分為如下4種證候:

    溼熱阻絡證候,常見於疾病的早期和活動期,以關節發紅、發熱、腫脹、疼痛,體溫升高,舌紅苔黃為特點。治療原則是“清熱解毒、化溼通絡”,代表方劑有宣痺湯和木防己湯。

    寒溼阻絡證候,常見於疾病的緩解期和中晚期,這時關節發涼,患者怕冷,舌淡苔白,病情在陰天和下雨天加重。治療原則以“散寒溫經,化溼通絡”為主。可以選擇溫經散寒的中藥,代表方劑有烏頭湯、黃芪桂枝五物湯等。

    淤血阻絡證候,以關節的疼痛變形為主,舌質發暗,脈澀,女性還表現為月經血結塊、顏色發黑等。治療原則是“活血化淤、散風通絡”。代表方劑有桃紅四物湯、身痛逐淤湯等。

    肝腎不足和氣血虧虛證候,關節疼痛,伴有腰膝痠軟、疲乏無力、面色萎黃等,治療原則是“補益氣血、養肝益腎、祛風通絡”,代表方劑有獨活寄生湯、蠲(讀juan,意為“去除”)痺湯。

    一般來說,病人或者表現為單純的一種證候,或者表現出多種證候,而以某個證候為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內容的詞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