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野生科學家
-
2 # 科學閏土
魚和人類一樣需要睡眠,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魚類在睡覺時的表現方式不一樣,魚類在睡覺時不會閉上眼睛是因為魚類沒有眼瞼,只有一些較大的海洋哺乳動物有眼瞼。不管魚還是人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當進入不同的睡眠狀態時,它們的身體功能會大大減緩,包括新陳代謝和能量消耗,這可以使它們恢復活力。
大多數魚即使在睡覺的時候也需要不停地運動,這樣就能保持不斷的水流透過鰓來維持體內合適的氧氣供應水平。對於一些較大的魚類,如鯊魚在睡覺時會以較慢的速度游泳,較小的魚可能懸停在特定位置只是偶爾動一下鰭。
某些魚類的睡眠方式在人類看來更像是傳統的睡眠。例如,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魚可能白天一整天都很活躍,然後在晚上躲在珊瑚礁的縫隙中睡覺以躲避捕食者。有些魚甚至在睡覺時會使用類似睡袋功能的東西,如鸚鵡魚以能分泌由黏液製成的膠狀物質製成的睡袋而聞名,當該睡覺的時候,鸚鵡魚會用一個膠狀繭把自己圍起來,這樣睡覺的時候就可以免受捕食者的傷害。
之前普遍認為魚類不會進入人類所經歷的深度睡眠階段,即快速眼動(REM)週期,但是在今年發表nature的一個研究中,科學家為斑馬魚開發了基於熒光的無創多導睡眠描記術,並使用無偏見的全腦範圍的活動記錄,結合對眼球運動、肌肉動力學和心率的評估顯示,斑馬魚睡眠狀態之間的迴圈與人類類似,分為兩個睡眠狀態——快速眼動(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動(non-REM)睡眠。而且跟哺乳動物的睡眠一樣,黑色素聚集激酶素(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也調控著斑馬魚的傳播波睡眠訊號和總睡眠量。這是第一次在魚類身上發現深度睡眠階段,這些觀察結果表明4.5億年前脊椎動物大腦中可能已經進化出現了睡眠的共同神經訊號。
-
3 # 不入流的大劉
樓上有一位朋友說:“只要有生命的都會睡覺,只是睡法不同”。抱歉,這個說法不能苟同。
低階生命,沒有大腦的動物,是不需要睡覺的。
另外,海豚,雖然它不是魚,是哺乳動物,但它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游泳。當然,海豚不睡覺的秘訣在於兩邊的大腦輪流使用,用一邊、另一邊休息,眼睛也跟著閉上。保持著對周遭最低級別的警覺,主要要讓自己能及時浮出水面呼吸。
反而植物學家們認為,植物是需要睡覺的。植物的這種睡眠,被植物學家稱為睡眠運動。明顯一點的例子,比如花生,其葉子,臨近傍晚了,就開始向上閉合,這就算是植物的睡眠了。
回到題目本身。魚類,都是要睡眠的。
它們往往是類似於我們人類的淺度睡眠,因為魚類沒有眼瞼,不能閉眼,它們往往會降低自身的代謝,放鬆身體各個功能的消耗。
不動,甚至逐漸下沉,就是魚類的睡眠方式。一些體型很小的雨能浮在水中,只是偶爾動一下魚鰭。 -
4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大多數魚確實睡覺。雖然大多數魚沒有眼瞼,但它們有活動和新陳代謝減少的規律。這並不完全是為了睡個好覺,但是研究表明魚的睡眠確實有恢復功能,節約大腦中的能量和更新記憶迴路。儘管它們處於睡眠的狀態,但許多魚仍然對危險保持敏銳的警覺——本質上是睜著一隻眼睛睡覺。
一些鸚嘴魚種類實際上是用粘液製作自己的“蚊帳”,以保護自己免受寄生蟲的侵害,這樣它們就可以安心睡覺了。
睡眠可能已經演變成一種手段,透過對感官輸入無反應的階段來“重置”大腦回路。大腦能夠處理大量感官資訊的生物體也需要能夠重新整理不常用功能的記憶迴路。睡眠是魚脫離周圍環境的時間,也是它們進行迴路更新的時間。
有些魚不睡覺。連續游泳的魚和穴居魚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睡眠。研究人員假設,這些型別的魚可能不太需要處理感官資訊,特別是視覺資訊,因此,它們的大腦不需要像其他魚一樣休息和重置。例如,鯊魚和金槍魚必須游泳才能呼吸,所以它們不能休息或睡覺。這些鯊魚和金槍魚也生活在開闊的遠洋,幾乎沒有需要用眼看的東西。類似地,洞穴裡的魚需要較少的感官訊號,因為大多數魚都在洞穴裡,並且依賴於來自其他個體的方向資訊。穴居魚由於失明,根本不需要視覺資訊。
魚也會有睡眠障礙。魚可能是失眠症患者,斑馬魚已經被用來研究睡眠障礙。研究人員監控了正常斑馬魚和缺乏功能的斑馬魚的睡眠模式。變種魚比正常魚少睡30%,當它們最終捕捉到一些睡眠資訊時,它們只能睡正常魚的一半時間。另一項對斑馬魚的研究表明,環境光對睡眠時間非常重要。但是,睡眠剝奪對斑馬魚來說並沒有像期末考試時的大學生那樣有壓力。所以,不要太擔心你睜眼不睡覺的魚,也不用為其提供一杯能量飲料來度過一天!
-
5 # 悟空科學
魚也會睡覺嗎?為什麼它們睜著眼睛睡覺也不喊累?從運動量這個這角度來說,魚兒當然也要睡覺,畢竟它們一天的活動量也不小;而魚類又本就是脊椎動物,身體構造部分中有脊椎這個部分,就說明了魚兒們同樣擁有神經系統。所以,睡覺便是該系統和肢體疲勞得以消除的必要方式。
還有一部分人疑惑,它們每天都睜開眼睛睡覺難道不覺得累嗎?這樣的疑惑其實跟很多人誤以為魚兒不睡覺的道理一樣。事實上,在魚眼睛的組成部分中,根本就沒有眼瞼這個部分,它們又怎麼可能閉上眼睛呢?所以,不是它們不睡覺和睜眼睡覺會導致疲憊,而是它們睡覺時的眼睛狀態看上去與平時無異。
但是,處於睡覺狀態的它們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遊動(邊遊邊睡時的姿勢會跟平時不同),會選擇光線比較暗的地方休息,有時候還會藏到沙堆裡面睡覺。
如果你的家裡有專門飼養金魚,便會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在夜晚到來的時候,它們總是躲到魚缸內的陰暗處動也不動,其實這個時候的它們就是在睡覺,從而儲備第二天的精力。
對於那些生活於淡水中的魚類來說,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會在水底的草叢暗處、又或是岩石的背後睡覺。當然了,一些比較特殊的魚類(裂嘴魚等),還會自己分泌一種膠狀物質的泡泡,而這些只留有一個小口子的大泡泡就如魚兒的睡袋一般。
之所以會有一些魚類即便是睡覺的時候也會繼續遊動,這是因為它們具有洄游習性(如金槍魚),只有不停遊動才能讓其將體內的水吐出來,然後保持必要的自由呼吸。
或許很多人都並不瞭解,雖然魚兒的眼睛組成和我們差異較大,但它們的睡眠行為也是比較複雜的。因為,作為脊椎動物的它們並不是直接進入休眠期,這個過程中涉及到的神經活動也很多。
而且,魚類還存在兩種不同的睡眠模式,其中的一種被稱為傳播波睡眠,而另一種則被稱為緩慢爆發睡眠。前者與我們人類的快波睡眠比較相似,而後者則與人類的慢波睡眠相似。
事實上,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雖然處於睡眠的時間段,可能會因為無法發現獵食者而失去生存機會,但睡眠又是必須的生理活動。
比如,有時候當你把一條正在熟睡的魚從水裡放到手裡的時候,它可能並不能在極短的時間裡立馬醒過來。大自然中現存的生物種類也很多,但其中的大多數只吃草的動物都是比較警醒的,比如野兔就能因為很小的聲響而立馬做出應激反應。
簡而言之,大家平時看到的動物基本上就不存在不睡覺的,它們只可能存在睡覺時間長短和睡覺週期的問題上存在差異。
也就是說,並不是只有人才需要規律性的睡眠,精力的恢復和身體器官的休息都離不開睡眠。只有睡覺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各器官才是最大程度放鬆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睡眠對於所有動物來說都很重要的主要原因。
回覆列表
魚當然是要睡覺覺的。脊椎動物都擁有發達的神經系統,而構成它的神經細胞是無法長時間處於興奮狀態的,它們需要休息。所以,所有脊椎動物都得睡覺,只是方式不一樣而已。
魚給人感覺從不睡覺,是因為它們還沒有進化眼瞼。眼瞼最早是在兩棲動物身上出現的,它們離開海洋走向陸地,需要靠眨動眼瞼來保持眼睛的溼潤。
我養著一缸錦鯉,據我觀察,當它們躲在水榕葉子下面“犯愣”時,就是在睡覺了。因為有迴圈水流,它們必須不斷小幅遊動以便保持位置,但它們的眼睛並不轉動。當感覺到異動時,它們可以馬上醒來。大自然中的野生魚類大抵都是這樣。
比較另類的是以珊瑚為食的鸚鵡嘴魚。對,它吃珊瑚礁,咱們躺著打滾的白色沙灘就是它們拉的粑粑……為了躲避嗅覺一流的鯊魚,這種魚睡覺前,會找個礁石縫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個比自身還大的粘液泡泡,然後躲進裡面休息。
活得最累的要屬鯊魚們了。鯊魚沒有鰓蓋,只能不停的遊動讓水流經魚鰓才能進行呼吸,睡覺時也是一樣。當一條鯊魚怒目圓睜,緩緩遊動時,它也許正在睡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