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愚人
-
2 # oOo獨自傷神oOo
帝辛有雄心,卻無大略,征戰外族導致內部空虛,被周王偷襲朝哥而亡。
商朝末年已經風雨飄搖,強敵環繞,諸侯有異心者比比皆是,帝辛想重新集權非常之難,不管他攻打誰都有可能被人偷襲,不去攻打又會喪失權威,可謂是進退兩難。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帝辛是商朝的最後一個王,名字叫做子受,是帝乙的少子。他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叫做子啟,一個叫子衍。子受還是王子時就天資聰穎,勇猛果斷,有撫梁易柱、倒曳九牛之力,很受父親帝乙喜歡。
從商湯弔民伐罪,鳴條一戰建立商朝,傳到帝乙時,已經有500多年了。奴隸制度在商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征服自然界的能力越來越強,人的價值不斷被認可,使得商王朝的維護奴隸制度的成本越來越高。以前,商王朝強迫各諸侯國進獻奴隸,後來各國都不願進獻了,商王朝因此發兵去攻打。戰勝了各個部族之後,將他們全部罰沒做奴隸,用於為商王朝提供無償的勞動力,在祭祀的時候用於犧牲。
(商湯廟:商朝是一個崇敬鬼神的神權國家)
商王朝崇敬鬼神,盛行原始的祭祀,而且習俗多以殺死奴隸來完成各種儀式。奴隸是財務符號,不具備任何人格,因此,商王朝的貴族也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整個社會都對此都沒有道德概念。一旦奴隸不夠用了,就到周邊各個部族去抓奴隸。商王朝自恃強大,從來不重視睦鄰關係,長此以往,商王朝與周邊部族的關係越來越差,到紂王時,已經四處皆反,無歲不徵了。
與之相比,周王朝雖然也流行人祭,但是規模要比商王朝小的多,這是因為周人已經不像商人那麼迷信鬼神,他們對鬼神敬而遠之。由於沒有那麼多的奴隸需求量,因此周人也就相對而言是仁慈的。周人遷到周原後,抱上了商王朝的大腿。周人在帝乙時有一個首領,名叫季歷,很是勇猛。他們為商王朝戍邊,打了很多勝仗,抓了很多俘虜,都送給商王朝了。可是帝乙卻因季歷過於勇武,擔心周人難制,把季歷詔到殷都,以祭祀神靈的名義逼殺了他。這在商王朝看來,是正常的應對邊疆威脅的辦法,沒有什麼不妥。
(帝辛是神權王國的合格君主)
商王朝的政權架構並不複雜,其運轉特別倚重“大人”,可名之曰“核心人物”。“餘一人”是君王的專稱,類似於周朝後的“寡人”。不過,商王朝的“餘一人”卻全然沒有周人警惕“寡德”的自我約束。商王朝的祭司階級地位崇高,王朝重臣都是祭司。在神權社會里,君權神授,因此商王不需要考慮政治好壞,都可以高高在上。神嘛,本來就是不用負責任的。
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帝辛開始進行了中央集權的努力。南邊的虎方、北邊的鬼方、東邊的夷方、西邊的羌方,還有後起之秀的周人,都是商王朝的勁敵。一路領先的商王朝此時發生了變化,因為商王朝的上帝不管用了。因為不管帝辛怎麼虔誠地祭祀,商王朝的敵人也不會變的更少。所以,紂王採取了更為務實的態度,將神權和王權結合為一。這雖然有利於商紂王調發商朝的所有資源發動對外戰爭,但這種違背商人對上帝信仰的做法,使得祭司階層與帝辛離心離德,民眾也視帝辛是一個對鬼神不敬的國王,因此商王朝反而形不成合力。
除此之外,帝辛以少子即位,違反了商王朝的“兄終弟及”的傳位制度。可以想見的是,他的兄長並不支援他的政權。帝辛的兒子武庚發動對周人的起義時,微子和箕子就沒有參與進來,而且武庚被鎮壓之後,微子還被封在宋地,以繼商祀。可見,微子和箕子應該是採取了與周人合作的態度,甚至可以大膽地推測,微子和箕子是開門揖盜,幫助周人打敗了帝辛。
(武庚之亂:商人並沒有認命)
帝辛得不到祭司階層、王室家族的支援,為了挽救越發敗落的商王朝政權,他進行了改革,從民眾裡提拔了很多人才。以前商王的妃子都是貴族階層,而帝辛的妃子甚至出身於奴隸。這樣一來,帝辛雖然獲得底層人們的擁戴,卻失去了貴族階層的支援,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帝辛艱難地維持著商王朝的運轉,他的所作所為並沒有超出奴隸制帝國的圭臬,相反,他的所作所為,還有一些改革的新意。然而,奴隸制度下的神權政治,在沒有徹底的改革之前,帝辛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的。帝辛的所作所為,在今人看來是非常殘暴的,“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邱,臨酒池”,祭祀荒廢,刑殺嚴苛,橫徵暴斂,民怨鼎沸,連帝辛的哥哥微子都說天帝要降災於商,亡國不遠了,趕緊棄暗投明吧。
所以,整個商王朝,只有帝辛在勉力維持著這樣一個行將落幕的王朝,商王朝的貴族們早已做好了迎接國家滅亡的準備,他們在精神上早已崩潰。重新建立起精神信仰的,是來自西方的周人。他們的信仰歸結起來,即是“王政”思想,以禮服人,懷柔遠人。這種溫情的政治,與商王朝的殘暴的“神權”政治相比,更加讓民眾信服。因此,儘管周人以封建制度行殖民之私,但仍然為各個周邊民族所容忍,儘管有很多“不服周”的部落存在,但是與商王朝面臨的全國皆反的情形相比,已經是好太多了。
(周朝的王政取代了商朝的神權)
所以,商王朝的沒落與帝辛實際上沒有多大關係,這是一場制度的革命,按照社會發展的演進角度來說,這是先進對落後的勝利。帝辛在他的奴隸體制內,已經做了他所能做的所有,然而早熟的周人,卻作弊一樣的新開了一局,名字叫做“封建”制。所以,牧野之戰很短暫,只一個上午就結束了,商王朝毀滅的悄無聲息。如果不是武庚後來的叛亂增加了一點血性,商王朝500多年的統治就好像從沒存在過。
帝辛征伐東夷,本意乃是整合後方,然後逐一削平各個方向的敵人。商人出自東夷,因此帝辛此舉頗有“攘外必先安內”的意思。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帝辛的執政顯得很是殘暴。因此,表現出來的就是外戰頻頻,內政不修,亡國之象已成。
所以,帝辛如果不派兵征伐東夷,主力進攻西周,商王朝依然會滅亡。周人善戰,帝辛大軍不能一戰而下,而東夷為禍日久,內部敵人虎視眈眈,商王朝隨時都處於崩盤的危險中。只是帝辛的最後一擊,沒有砸向周人,讓周人撿了個現成。也正因此,周人流血最少,才有更為寬鬆的心態實行“王政”,給中國的政治發展開闢了一個新的路徑。
-
4 # 散談歷史
不太可能,放棄征討東夷,全力攻打西周,無疑是兩虎相鬥的結果。
滅商建周只是一場霸權更替,牧野之戰只是周朝苦心經營籌謀,商朝自恃強大而輕敵導致的結果。
商紂王帝辛繼位後,雄才霸略,重視農桑,大力發展已經日暮西山的商王朝社會生產力,因此經濟一時得到較好發展,國力也開始出現了強盛的氣象。但是紂王好大喜功,窮兵黷武,開疆拓土,對外用兵,消耗了國力。平定東夷,雖然是紂王的一大功績,但東征也使商王朝的兵力損耗大半,國力空虛,眾叛親離,民不聊生。這對已經開始有一些生機的商王朝帶來的結果是致命的。 據殷墟出土甲骨文記載,商滅亡前幾十年間曾上百次征伐其他部落,可以認為殷商王朝甚至沒有來得及休養生息,給了周人趁虛而入的機會。
滅商建周的開國君主——周武王姬發
中原王朝西側西伯侯(周人)窺伺中原統治地位由來已久,歷經文王,武王兩代君王的大力經營,二人禮賢下士,重農勤政,養精蓄銳,國力日強。再加上紂王開疆拓土,窮兵黷武,各國經常要供應中原王朝攻打東夷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受到商紂王的猜忌和鉗制,早已苦不堪言,也逐漸向周國靠攏,這也為後來武王伐紂奠定了基礎。
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參考,公元前1048年,牧野之戰前兩年,周武王曾觀兵於孟津(今孟津縣),檢驗自己的號召力,試探各諸侯國的態度和商王紂的反應。《史記》中說“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紂王自恃強大,同時征討東夷,無暇西顧。一直也未認真考慮國都設防,將安全寄託於單純攻勢之上。
牧野之戰後,紂王自焚,西周建立。
但殷商殘餘勢力依然對周王朝統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周公東征,連續作戰三年,極為艱苦。周王室才徹底成為“天下共主”。
回覆列表
商末的歷史,有沒有今人無法看到的一面呢?這沒有文獻的印證,不好回答。所以,要分析一下,也許就會明白一點。
商甲骨中,從無商與東夷的戰爭,與羌方、鬼方、人方,多有呈現。巜竹書紀年》中,卻有。
所以,甲骨屬專業卜辭外,的確有針對性。即與東夷戰爭,不在卜辭中。
晚商,與東夷的戰爭,很複雜。帝辛顧不過來,先周壯大中,最後滅商。這是客觀事實。
分析《尚書》,也許能夠看到相對明白些。
這樣說,確實要分析中才能得到。
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