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心慧語

    真正的修行,最後就是一個路子:行願。什麼叫行願?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為。

    什麼是修行人?是永遠嚴格檢查自己的人。隨時檢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隨時在檢查自己行為的人,才是修行人。

    修行不是問題思辨,不是頭腦探討,不是猜想未來。而是平靜下生出的妙智慧,是體驗當下。

    佛,就是覺悟心,就是佛修,就是修行。通俗來說,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見解等。人人都有佛性,不要向外弛求,應該反觀自心。自心覺悟就是佛。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佛在靈山,那麼靈山在哪?靈山其實就在我們自己心中。修行,就是修心。

    祖師說“擔柴運水無不是道”,修行並沒有絕對的外在行為模式。心中有佛,所見皆佛。

    修行,準確地說,是修正自己“心”的行為,即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處事心態等,使之安住於善法,對人對事都能起正確的反應,具有慈悲與智慧。

    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皆是修行。佛法是無形無相的,一個人只有透過外在種種的行為才能詮釋出自己內心的境界,心中佛法的力量只有透過外在的身、語、意而表現出來。修心不在別處,就在每一件事、每一個境界中。

    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從內在起心動念的心行,到外在的行為。就是從裡到外地“修”,修正自己的心性行為,鉅細靡遺,完全加以確確實實的檢點和改善,終其一生,這就是“修行”。

    佛法不能離開自心,如果能時時觀察自心、處處不離修行,就能在生活的每一個點滴中積累福德、開啟智慧。這樣修行就會日日提升、年年進步,直至證得佛果。相反,如果不觀察自心、不修正自心,而是自以為是、隨心所欲,這樣的修行徒有其表,內心難有任何改善,修行必將一無所獲。

    修行說起來沒有別的訣竅,它就是要自我否定、破除我執,就是要把矇蔽在覺性之上的種種障礙,如貪、嗔、痴等煩惱,一層一層地剝掉。

    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行為,修正我們身、語、意三門的不正當行為,修正內心的魔性與負面情緒。

    生命是無盡的積累,我們的言行舉止乃至起心動念,都會在內心留下記錄,產生心理力量,影響未來的生命。那些不斷重複的負面情緒與不良行為,會讓生命在無盡輪迴中沉淪,備受痛苦。

    但同時,我們的生命中也具有正向力量,有慈悲心、愛心、善心等良性心理。其中,最大的正向力量就是每個生命內在的佛性。這些正向的力量需要在生活中反覆練習與培養。

    其實,修行和生活,工作並不矛盾,佛性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然而人們陷入了繁忙的事務,到處奔走尋求,忘記、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寶貴的東西應該從自己心中尋找。

    每一個生命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所謂修行,就是在生活中,一點點歷練自己,豐富自己的生命,涵養自己的情懷,提高自己的素養,提升自己的品格,完善自己的人格。

    所以,真修行的人,是任何時候都會嚴格檢查自己的人,是任何時候都不斷修正自己的人,這個不是什麼誦經唸咒,不是什麼打通氣脈,或者自詡什麼神通,是真真正正、踏踏實實做人,行善,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和行為。

    修行其實就是生活,點點滴滴,無處不在,把用於衡量別人的那把標尺用於衡量自己,不斷自省與修正,嚴格檢查自己,用一生來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和行為,知止而後定,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 2 # 一棵大樹wlr

    我想重點說:修行的目的是分兩種,明心見性和習得果位。這裡我不說佛,耶穌,道等。我只說不管明心見性成什麼果位。我們都不能本末倒置,我們生在塵世間,又哪裡來的如來淨土。只是鴕鳥思想罷了。民心和果位都應該服務自我。淨化自己的雜念,堅強自己的信念。找到自己的本心或本我。勇往直前,或護孩子,或完成目標,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站哪些up主做的內容比較有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