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oudou是豆

    貽字:拼音:yí.

    出自:四庫全書《御批續資治通鑑綱目》卷二十四:“君子觀王約告仁宗之言,可謂不負厥職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屢見於史冊者,謂非王約輔導於其始可乎。若王約者貽仁宗之哲命者也。

    組詞:

    貽害:yíhài

    譯為:留下禍害

    貽人口實:yírén-kǒushí

    譯為:留下被人攻擊的話柄。

    貽誤:yíwù

    譯為∶錯誤引領,使入歧途。

    漢字釋義:

    〈動〉

    (1)形聲。從貝,臺聲,與財富有關。本義:贈送。

    (2)同本義 [present]。

    貽我彤管。——《詩·邶風·靜女》

    美人之貽。

    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唐·韓愈《師說》

    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 赤壁雲。——明·魏學洢《核舟記》

    差徭驛遞最繁苛,公(袁可立)貽書郡守。——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3)古經傳中詒、貽見互。清· 鄭珍說“貽”字皆漢後所改。如:貽餉(留贈);貽贈(饋贈,贈送)。

    (4)遺留 [leave behind;bequeath]。

    貽我來牟。——《詩·周頌·思文》

    坐貽聾瞽。——唐· 李朝威《柳毅傳》

    (5)又如:貽誤(錯誤引領,使入歧途);貽累(連累);貽笑(詒笑。被人譏笑);貽謀(留下的主意);貽厥(貽:留;厥:其);貽燕(給後世子孫留下安定的根基);貽臭萬年(惡名留傳後世,萬世難除)。

    湯斌亦受學夏峰,然覥顏仕虜,官至一品,貽儒學之羞。——劉師培《清儒得失論》

    (6)在某些文章中也有“給別人寫信”的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對待職場的不公平現象?發生在自己身上,是辭職還是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