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蒙D25777

    。藥用植物種類對溫度的要求

    根據藥用植物種類對溫度的不同要求,可以分為四類:

    (1)耐寒的藥用植物:如人參、細辛、百合、五味子、刺五加等,能耐-1℃~-2℃的低溫。短期內可以忍耐-5℃~-10℃低溫。

    同化作用最旺盛的溫度為15℃~20℃。

    (2)半耐寒的藥用植物:如板藍根、白芷等,能耐短時間-1℃~-2℃低溫,同化作用以17℃~20℃為最大。

    (3)喜溫的藥用植物:種子萌發、幼苗生長、開花結果都要求較高的溫度,同化作用最適溫度為20℃~30℃,而當溫度在10℃~15℃以下時,授粉不良,引起落花,如顛茄、望江南等。

    (4)耐熱的藥用植物:如冬瓜、絲瓜、羅漢果等,它們在30℃左右的同化作用最高,個別植物在40℃的高溫下仍能生長。

    同一種藥用植物的不同發育時期對溫度有不同的要求。如種子發芽時,要求較高的溫度,幼苗時期的最適宜生長溫度,往往比種子發芽時的低些,營養生長時期又較幼苗期稍高。

    到了生殖時期,要求充足的Sunny及較高的溫度。

    2。溫度的週期和春化作用

    溫度的週期性變化是指溫度的季節變化和晝夜變化。在進行藥材生產時,可根據藥用植物的物候期及當地的氣候特點,確定播種期、栽培措施等。

    除了適應溫度的季節性變化外,植物對溫度的晝夜變化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地黃、白朮、玄參、牛膝、黨參、川芎等一些根莖類植物的地下貯藏器官在入秋後生長較快,這是由於晝夜溫差增大,有利於有機物質的積累。

    春化作用是指由於低溫所引起的植物發育上的影響。

    如當歸、白芷、牛蒡、板藍根等都需要經過一段低溫春化,才能開花結籽。根據植物透過春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二大類:(1)萌動種子的低溫春化,如薺菜、蘿蔔等。(2)綠體植物(在幼苗時期)的低溫春化,如當歸、白芷、牛蒡、菊花等。

    一般春化的溫度範圍為0℃~15℃,並需要一定的時間。

    在藥材生產過程中應注意春化問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如板藍根秋季播種,或春季播種過早,當歸、白芷秋季播種過早而幼苗過大,均會引起開花結籽,造成根部空心不能藥用。

    二、光照

    1。光照強度對藥用植物生長髮育的影響

    在植物生態學上通常根據植物對光的不同要求,分為陽性植物、陰性植物及耐陰植物三大類:

    (1)陽性植物:是在強光環境中才能生長健壯,在廕庇和弱光條件下生長髮育不良的植物。如甘草、黃芪、白朮、芍藥、地黃、洋地黃、連翹、決明子、北沙參、紅花、薄荷等。

    (2)陰性植物:是在較弱的光照條件下比在強光下生長良好的植物,但並不是說,陰性植物對光照強度的要求是越弱越好,因為當光照過弱,達不到陰性植物的補償點時,它也不能得到正常的生長,所以陰性植物要求較弱的光也僅僅是相對於陽性植物而言。

    陰性植物多生長在潮溼、背陰的地方或者生於密林內,如連錢草、人參、半夏、細辛、天南星、黃連等。

    (3)耐陰植物:是介於上兩類之間的植物。這類植物在全日照下生長最好,但也能忍耐適度的廕庇,或是在生育期間需要較輕度的遮蔭。

    如黨參、黃精、肉桂、款冬、垂盆草等。

    但是,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對光的要求也不一樣。如厚朴、杜仲等木本植物,幼苗期也需遮蔭,怕強光。黨參幼苗喜陰,成株則喜陽。黃連雖為陰性植物,生長不同階段,耐陰程度都不同,幼苗期最耐陰,但栽後第四年則可除去遮蔭物,在強光下生長,利於根部生長。

    一般情況下,植物在開花結實階段或塊莖等貯藏器官形成階段,需要較多的養分,對光的要求也更高。

    2。光週期的作用

    植物的光週期現象是指日照的長短對於植物的生長髮育的影響,是植物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

    它不僅影響到花芽分化、開花、結實、分枝習性,甚至一些地下貯藏器官如塊根、塊莖、鱗莖的形成也受光週期的影響。光週期,是指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理論日照時數,而不是實際有Sunny的時數。一般把植物對光週期的反應分為三類:

    (1)長日照植物:長日照植物是指只有當日照長度超過它的臨界日長時才能開花的植物。

    如果他們所需要的臨界日長時數不足,植物則停留在營養生長階段,不能形成花芽。如牛蒡、鳳仙花、除蟲菊、紅花等。

    (2)短日照植物:日照長度只有短於其所要求的臨界日長,或者說暗期超過一定時數才能開花。如菊花、龍膽等。

    (3)中間型植物:這類植物的開花受日照長短的影響較小,只要其他條件合適,在不同的日照長度下都能開花,如蒲公英。

    三、水

    栽培的藥用植物除蓮、澤瀉、芡實等要求有一定的水層外,絕大多數植物主要靠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在土壤處在正常含水量的條件下,根系入土較深,在潮溼的土壤中,藥用植物根系發育不發達,多分佈在淺層土壤中,生長緩慢,特別是一些根莖類藥用植物,常因此而發生病害,如延胡索、白朮等的菌核病等,大都是由於水分過多、適度過大而引起的。

    通常根據藥用植物對水分的不同要求,分為旱生、水生、溼生、中生幾類。

    1。旱生植物

    在乾旱環境中生長,能忍受較長時間乾旱而仍能維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生長髮育的一類植物。

    在乾熱的草原和荒漠地區,旱生植物的種類特別豐富。旱生植物中又可分為多漿液植物(仙人掌、蘆薈等)、少漿液植物(麻黃)和深根性植物。

    2。溼生植物

    在潮溼環境中生長,不能忍受較長時間的水分不足,抗旱能力最小的陸生植物。

    根據環境的特點還可以分為陰性溼生植物(弱光,大氣潮溼)和陽性溼生植物(強光,土壤潮溼)兩大類。前者如各種秋海棠、蕨類;後者如燈心草、半邊蓮、毛茛等。

    3。中生植物

    是生長在水溼條件適中的陸上植物。

    大多數栽培藥用植物屬於此型別。

    4。水生植物

    生長在水中的植物統稱為水生植物,又可分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如澤瀉、蓮、芡實等。

    同一種藥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引種栽培過程中,還要進一步掌握藥用植物不同生長時期對水分的要求,才能有效的制訂灌溉排水措施。

    例如:川芎前期喜溼,後期喜幹。薏苡開花結實期不能缺水等。

    四、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長髮育的基礎。土壤供給植物正常生長髮育所需要的水、肥、氣、熱的能力,稱土壤肥力。土壤的這些條件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如水分多了,土壤的通氣性就差,有機質分解慢,有效養分少,而且容易流失;相反,土壤水分過少,又不能滿足藥用植物所需要的水分,土壤的有機質分解過快,也會造成養分不足。

    因此,在進行藥材生產中,應綜合分析土壤狀況。

    首先,土壤質地影響土壤的水、肥、氣、熱狀況。砂土可選擇種植北沙參、陽春砂仁等植物。而一般根類或根莖類藥用植物多喜在砂壤土或壤土種植。

    各種藥用植物對土壤酸鹼度(pH值)都有一定的要求。

    多數藥用植物適於在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生長。不過有些藥用植物(如肉桂、蘿芙木等)比較耐酸,有些藥用植物(如枸杞、紅花、甘草、金銀花等)比較耐鹽鹼。

    藥用植物生長髮育需要有營養保證,需從土壤中吸收氮、磷、鉀、鈣、鎂、硫、鐵、錳、硼、鋅、鉬等養分,其中尤以氮、磷、鉀的需要最多。

    在栽培過程中應注意平衡施肥,同時重視農家肥的利用,以利改良土壤。 (文章出處:中國中醫藥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紅袍母樹三棵六株,為什麼這麼叫?是三棵還是六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