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病課堂

    你好,從你描述上來看,是雞白痢。

    雞白痢是我們養雞常見的病症,雞白痢是雛雞最易感染的疾病之一臨床上好發於3周齡以前的雛雞,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一)流行特點

    1. 本病可發生於各種禽類,各種年齡的雞都能感染。2~3周齡以內的雛雞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常呈流行性暴發。4 周齡以後,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下降。成年雞感染後常侷限於卵巢、卵子、輸卵管及睪丸,呈慢性經過或隱性感染。當有應激因素或抵抗力下降時,出現臨床症狀。

    2. 病雞和帶菌雞是主要傳染源。病雞的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健康雞透過接觸汙染的飼料、飲水、用具經消化道感染。本病最重要的傳播方式是經帶菌蛋垂直傳播。帶菌鼠類在本病的傳播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3. 誘發本病流行的重要因素。雞群過度擁擠、潮溼、育雛室溫度過低、通風不良、運輸以及缺乏適宜的飼料等。

    (二)臨床診斷

    1. 出雛率降低,雛雞出殼後即可發病。病雛體弱,無食慾,不久即死亡。

    2. 雛雞出殼後4~6 日齡開始發病並出現死亡,7~10 日齡左右為死亡高峰。病雛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慾廢絕,羽毛逆立,兩翅下垂,怕冷,常堆擠在一起,白色下痢,其糞便常粘在肛門周圍的羽毛上,堵塞肛門,不能排糞。急性病雞不發生下痢就可死亡。耐過的雞發育遲緩,終生帶菌。

    3. 有的雛雞出現關節腫脹,跛行。有的出現肺結節,呼吸困難。

    4. 成雞感染後,臨床上一般不表現臨診症狀而成為帶菌雞。帶菌雞的卵巢常發生病變,使產蛋率和種蛋孵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雞冠發育不良,萎縮發乾,有白膜。應激及併發感染常可激發本病,甚至死亡。有些病雞出現“垂腹”現象。種公雞感染後表現精液稀薄,授精率低。

    5. 主要病理變化。出殼後5 天內死亡的雛雞,7 天 後死亡的雛雞可見肝脾腫大,肝臟有少量散在針尖大的壞死灶。病程較長的病雛心肌有灰白色增生結節,肺有灰褐色結節;盲腸膨大,有乾酪樣栓子。病菌如侵入關節,則可見跗關節腫脹,關節腔有黃白色液體。個別雞後期會出現面板水泡症狀。雞卵巢異常,卵泡萎縮、變形,呈褐綠色,鐘擺狀卵泡。由於卵巢炎而造成卵栓、腹膜炎、輸卵管炎。公雞常見睪丸炎、萎縮變硬,出現散在小膿腫。

    (三)防治

    預防和控制本病的原則是:杜絕病原傳入,消除帶菌雞。

    1. 淨化種雞群,建立無雞白痢的健康種雞群。應從確知無雞白痢的雞群引進種蛋或雞苗。種雞場必須每年在種雞及後備種雞中用全血或血清凝集反應的方法。進行全群定期檢疫,特別對公雞進行檢疫,及時淘汰陽性雞,淨化種雞群。

    2. 孵化室、孵化箱及種蛋在入孵前應嚴格消毒,不留任何“死角”,徹底殺滅種蛋外殼上的病原,嚴禁種蛋間相互汙染、傳播,出殼後及時揀出病、弱雛。

    3. 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雞場衛生。由於雞白痢主要發生在育雛早期,育雛溫度過低易導致雞白痢的發生。因此必須保證育雛溫度的相對恆定,提供適宜的溼度和全價的飼料營養。育雛早期可用敏感藥物進行預防。

    4. 西醫治療:雞群發病後,飼料中新增敏感的藥物,同時要加強飼養管理;每隻雞每天用青黴素拌料喂服,連用7天或每公斤飼料加入磺胺米諾(或磺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拌料餵雞,連用5天;也可用鏈黴素或氯黴素加入飲水中餵雞,連用7天。

    5、中藥治療:

    a白頭翁30克,黃連15克,黃柏20克,馬齒筧30克,烏梅15克,柯子9克,木香20克,蒼朮60克,苦參10克。用法:共為末,雛雞0.3-0.5克,連續使用4-5天。

    b雄黃10克,藿香10克,白頭翁15克,滑石10克,柯子15克,馬齒筧15克,馬尾連15克,黃柏10克。用法:研磨成末,治療量:每隻雛雞0.5克,連續使用4-5天;預防量:按照1%-2%的量拌料飼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人對稱瑜伽,怎樣讓相愛的人更親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