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地說,“立”不是象形字,而是一個會意字。為什麼這麼說呢?
古人造字法中,用兩個或幾個部件合成一個新字,形成一個新的意義,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字就叫會意字。
造字之初,“立”字的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站在地面上(兩個構件,上半部分代表人,下面一橫代表地面),古人把這個字形會意為“筆直的站立”之意,故有“立正”一詞。如下圖:
在商代出土的文字中還有一種更加形象的寫法,請看下圖:
從這個字形中,更加明顯能看出“一人正面站立”的會意造型。
因此,“立”就是站立之意。宋· 歐陽修《歸田來》中有一句話:“賣油翁釋擔而立。”就是放下擔子站立的意思。
那麼為什麼“立”字楷書很難看出這個“會意”呢?這是由於漢字的演變造成的,請看:
1、篆書寫法
2、隸書(漢 · 史晨前後碑)
3、南北朝 · 魏碑
4、晉 · 王羲之 · 十七帖
5、唐 · 孫過庭 · 書譜
6、宋 · 趙構 · 養生論卷
7、唐 · 柳公權 · 大唐回元觀鐘樓銘
8、唐 · 褚遂良 · 雁塔聖教序
9、唐 · 顏真卿 · 東方畫贊碑
10、元 · 趙孟頫 · 膽巴碑
從甲骨文、篆書、隸書到草書、楷書,“立”字的字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會意”含義不變。
準確地說,“立”不是象形字,而是一個會意字。為什麼這麼說呢?
古人造字法中,用兩個或幾個部件合成一個新字,形成一個新的意義,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字就叫會意字。
造字之初,“立”字的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站在地面上(兩個構件,上半部分代表人,下面一橫代表地面),古人把這個字形會意為“筆直的站立”之意,故有“立正”一詞。如下圖:
在商代出土的文字中還有一種更加形象的寫法,請看下圖:
從這個字形中,更加明顯能看出“一人正面站立”的會意造型。
因此,“立”就是站立之意。宋· 歐陽修《歸田來》中有一句話:“賣油翁釋擔而立。”就是放下擔子站立的意思。
那麼為什麼“立”字楷書很難看出這個“會意”呢?這是由於漢字的演變造成的,請看:
1、篆書寫法
2、隸書(漢 · 史晨前後碑)
3、南北朝 · 魏碑
4、晉 · 王羲之 · 十七帖
5、唐 · 孫過庭 · 書譜
6、宋 · 趙構 · 養生論卷
7、唐 · 柳公權 · 大唐回元觀鐘樓銘
8、唐 · 褚遂良 · 雁塔聖教序
9、唐 · 顏真卿 · 東方畫贊碑
10、元 · 趙孟頫 · 膽巴碑
從甲骨文、篆書、隸書到草書、楷書,“立”字的字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會意”含義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