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計重要性概念
重要性為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
二、審計重要性的理解
主要從三個方面理解:
1、如果合理預期錯報(包括漏報)單獨或彙總起來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作出的經濟決策,則通常認為錯報是重大的。也就是財務報表使用者根據註冊會計師審計後帶有錯報的財務報表把經濟決策做錯了,那麼錯報就是重大的。也就是重要性是衡量一項錯報是否重大的一個界限。
2、對重要性的判斷是根據具體環境作出的,不同的企業重要性會有所不同,就算是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的重要性也不一定會相同。重要性受錯報的金額或性質的影響,或受兩者共同的影響。
3、判斷某事項對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慮財務報表使用者整體共同的財務資訊需求的基礎上做出的,因為財務報表使用者太多了,而且每個財務報表使用者對財務資訊需求的差異可能很大,所以不考慮個別財務報表使用者對財務資訊的需求。
重要性實質上強調了一個“度”,在審計報告中,允許一定程度的不準確或不正確的存在,但是要以這個“度”為界。如果會計資訊的錯報或漏報可能影響到財務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或判斷,就可認為重要,否則就不重要。在審計實務工作中,審計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數量表示,是一個數量門檻或金額臨界點;而重要性則包括數量和性質兩個方面。
三、重要性的層次
重要性分為: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以及特定類別交易、賬戶餘額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簡稱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各層次又可以分為計劃的重要性水平和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
(一)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
1、財務報表整體計劃的重要性水平
(1)確定方法
註冊會計師應在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時,在審計方向中確定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以便能夠評價財務報表是否公允反映。先確定基準,然後確定百分比,基準乘以百分比就得出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在確定基準和百分比時,註冊會計師要運用職業判斷。選擇基準時應選擇波動性較小的財務報表要素作為基準,基準基數越大的,對應的百分比應小。
有些錯報單項便會導致註冊會計師預期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作出的經濟決策,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需要確定一個財務報表整體計劃的重要性水平,用其來衡量該項單項錯報是否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如果單項錯報金額大於財務報表整體計劃的重要性水平,註冊會計師合理預期該項錯報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
(2)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時的考慮因素
①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瞭解
②審計的目標
④財務報表專案的金額及其波動幅度
2、財務報表整體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
某些錯報雖然單獨不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但如果這類錯報數量多了,以及考慮到還會有未發現的錯報,將這些錯報彙總起來可能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註冊會計師需要確定一個或多個低於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金額,此為財務報表整體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
一般為計劃重要性水平的50%~75%。註冊會計師需要運用職業判斷,風險越高,越需要謹慎,實際執行的重要性要越低。
(2)確定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時的考慮因素
①對被審計單位的瞭解
②前期審計工作中識別出的錯報的性質和範圍
(二)特定類別交易、賬戶餘額或披露重要性水平(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
某些被審計單位存在特殊情況,可能存在一個或多個特定類別交易、賬戶餘額或披露,其發生錯報的金額雖然低於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但合理預期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故需要確定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該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並非每次審計所必須確定的。
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也分為計劃的重要性水平和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其確定方法適用於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水平。
錯報不重大並不等於該錯報是明顯微小錯報。單項錯報是否重大要用計劃的重要性衡量,單獨不重大但彙總起來重大的錯報要用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把握,另外,低於明顯微小錯報界限的錯報不需要累積。
四、集團財務報表審計對重要性的考慮
集團財務報表審計中對重要性的考慮中的關鍵問題就是重要性由集團專案組還是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確定。原則是:誰審計財務報表誰定重要性。
1、集團財務報表的重要性由集團專案組確定。
2、組成部分重要性的確定:
(1)如果組成部分屬於具有財務重大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時,必須由集團專案組親自審計該組成部分,則該組成部分的重要性由集團專案組確定。
(2)如果組成部分屬於具有特別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集團專案組可以親自審計也可以參與或利用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的工作。如果集團專案組親自審計,那麼需要集團專案組確定組成部分財務資訊的重要性;如果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基於集團審計目的對組成部分財務資訊實施審計,集團專案組利用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的工作,那麼需要由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確定組成部分財務資訊的重要性。
應注意的問題:為將未更正和未發現錯報的彙總數超過集團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低至適當的低水平,需要將組成部分重要性設定為低於集團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
(3)如果基於集團審計目的,由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對組成部分財務資訊執行審計工作,由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確定組成部分財務資訊層面實際執行的重要性,集團專案組應當評價其適當性。(即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確定,集團專案組評價)。
五、重要性與審計意見
在出具審計報告前需要確定審計意見。審計意見型別分為無保留意見和非無保留意見。錯報重不重大是無保留意見和非無保留意見的界限,而錯報重不重大要看重要性。以重要性為界限,錯報金額小於重要性水平便是無保留意見;錯報金額大於或等於重要性水平便是非無保留意見。然後再根據導致發表非無保留意見的事項的性質和廣泛性來具體判斷是保留意見還是否定意見還是無法表示意見。如果該事項屬於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即審計範圍受到限制),該事項重大但不具有廣泛性,應發表保留意見;如果該事項屬於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該事項重大且具有廣泛性,則應發表否定意見;如果該事項屬於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該事項重大且具有廣泛性,則應發表無法表示意見。
一、審計重要性概念
重要性為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
二、審計重要性的理解
主要從三個方面理解:
1、如果合理預期錯報(包括漏報)單獨或彙總起來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作出的經濟決策,則通常認為錯報是重大的。也就是財務報表使用者根據註冊會計師審計後帶有錯報的財務報表把經濟決策做錯了,那麼錯報就是重大的。也就是重要性是衡量一項錯報是否重大的一個界限。
2、對重要性的判斷是根據具體環境作出的,不同的企業重要性會有所不同,就算是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的重要性也不一定會相同。重要性受錯報的金額或性質的影響,或受兩者共同的影響。
3、判斷某事項對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慮財務報表使用者整體共同的財務資訊需求的基礎上做出的,因為財務報表使用者太多了,而且每個財務報表使用者對財務資訊需求的差異可能很大,所以不考慮個別財務報表使用者對財務資訊的需求。
重要性實質上強調了一個“度”,在審計報告中,允許一定程度的不準確或不正確的存在,但是要以這個“度”為界。如果會計資訊的錯報或漏報可能影響到財務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或判斷,就可認為重要,否則就不重要。在審計實務工作中,審計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數量表示,是一個數量門檻或金額臨界點;而重要性則包括數量和性質兩個方面。
三、重要性的層次
重要性分為: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以及特定類別交易、賬戶餘額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簡稱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各層次又可以分為計劃的重要性水平和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
(一)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
1、財務報表整體計劃的重要性水平
(1)確定方法
註冊會計師應在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時,在審計方向中確定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以便能夠評價財務報表是否公允反映。先確定基準,然後確定百分比,基準乘以百分比就得出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在確定基準和百分比時,註冊會計師要運用職業判斷。選擇基準時應選擇波動性較小的財務報表要素作為基準,基準基數越大的,對應的百分比應小。
有些錯報單項便會導致註冊會計師預期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作出的經濟決策,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需要確定一個財務報表整體計劃的重要性水平,用其來衡量該項單項錯報是否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如果單項錯報金額大於財務報表整體計劃的重要性水平,註冊會計師合理預期該項錯報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
(2)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時的考慮因素
①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瞭解
②審計的目標
④財務報表專案的金額及其波動幅度
2、財務報表整體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
某些錯報雖然單獨不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但如果這類錯報數量多了,以及考慮到還會有未發現的錯報,將這些錯報彙總起來可能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註冊會計師需要確定一個或多個低於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金額,此為財務報表整體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
(1)確定方法
一般為計劃重要性水平的50%~75%。註冊會計師需要運用職業判斷,風險越高,越需要謹慎,實際執行的重要性要越低。
(2)確定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時的考慮因素
①對被審計單位的瞭解
②前期審計工作中識別出的錯報的性質和範圍
(二)特定類別交易、賬戶餘額或披露重要性水平(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
某些被審計單位存在特殊情況,可能存在一個或多個特定類別交易、賬戶餘額或披露,其發生錯報的金額雖然低於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但合理預期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故需要確定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該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並非每次審計所必須確定的。
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也分為計劃的重要性水平和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其確定方法適用於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水平。
錯報不重大並不等於該錯報是明顯微小錯報。單項錯報是否重大要用計劃的重要性衡量,單獨不重大但彙總起來重大的錯報要用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把握,另外,低於明顯微小錯報界限的錯報不需要累積。
四、集團財務報表審計對重要性的考慮
集團財務報表審計中對重要性的考慮中的關鍵問題就是重要性由集團專案組還是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確定。原則是:誰審計財務報表誰定重要性。
1、集團財務報表的重要性由集團專案組確定。
2、組成部分重要性的確定:
(1)如果組成部分屬於具有財務重大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時,必須由集團專案組親自審計該組成部分,則該組成部分的重要性由集團專案組確定。
(2)如果組成部分屬於具有特別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集團專案組可以親自審計也可以參與或利用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的工作。如果集團專案組親自審計,那麼需要集團專案組確定組成部分財務資訊的重要性;如果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基於集團審計目的對組成部分財務資訊實施審計,集團專案組利用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的工作,那麼需要由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確定組成部分財務資訊的重要性。
應注意的問題:為將未更正和未發現錯報的彙總數超過集團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低至適當的低水平,需要將組成部分重要性設定為低於集團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
(3)如果基於集團審計目的,由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對組成部分財務資訊執行審計工作,由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確定組成部分財務資訊層面實際執行的重要性,集團專案組應當評價其適當性。(即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確定,集團專案組評價)。
五、重要性與審計意見
在出具審計報告前需要確定審計意見。審計意見型別分為無保留意見和非無保留意見。錯報重不重大是無保留意見和非無保留意見的界限,而錯報重不重大要看重要性。以重要性為界限,錯報金額小於重要性水平便是無保留意見;錯報金額大於或等於重要性水平便是非無保留意見。然後再根據導致發表非無保留意見的事項的性質和廣泛性來具體判斷是保留意見還是否定意見還是無法表示意見。如果該事項屬於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即審計範圍受到限制),該事項重大但不具有廣泛性,應發表保留意見;如果該事項屬於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該事項重大且具有廣泛性,則應發表否定意見;如果該事項屬於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該事項重大且具有廣泛性,則應發表無法表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