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今通史

    據:《清史稿》《舊滿洲檔》

    皇太極自身競爭力:

    八歲參與國事;

    二十三歲,掌正白旗;

    二十四歲,進入四大貝勒的核心決策圈。

    皇太極屢立戰功;

    皇太極與朝中重臣交好。

    從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到皇太極的長子豪格身上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嫡長子繼·在當時並沒有制度化,但也可說是一種傾向。

    褚英與代善接連失利

    褚英:過早出局,並且身死。《清史稿》記載,褚英十八歲被封為貝勒,二十八歲時因戰功赫赫,被賜執掌國政。

    奈何人性實在太差,和後世的胤禔有一拼,一旦掌權,怕是先要滅了自己“滿門”兄弟。倚仗功勞氣焰囂張,元勳之首的“五大臣子”都來彈劾,1615年,褚英被幽禁後處死。

    代善:褚英死後,1616年,努爾哈赤設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為“四大貝勒”共同議政,代善排四大貝勒之首。

    《清史稿》記載,努爾哈赤曾留下遺言,等他死後,由代善繼承努爾哈赤的福晉,幼子。草原部落早期遺留下來的風俗便是由繼承人接替父,兄的財產與妻子,這也被看作代善立為太子的一個訊號。

    可惜,阿巴亥太心急了,過早的服侍了未來的皇帝,結果被努爾哈赤發現,最後淪為陪葬。為什麼我傾向於這種說法呢,因為公佈阿巴亥的罪名,那時候那些所謂的罪名,那些現象在當時太普遍了······

    《舊滿洲檔》:代善三十七歲時被廢太子位。原因,虐待前妻給他生的兒子。虐待——嶽託、碩託所領有的資產均比其他的異母弟弟差。阿巴亥和代善的倒黴原因都牽強了些。

    代善作為廢太子,自知無緣於皇位,轉而綢繆自己後半生的穩定性——扶持八弟皇太極。拔得頭籌,對於自己是有天大的好處的。

    公元1629年,努爾哈赤病逝。

    代善提議立皇太極為新君;

    正白旗,正紅旗,襄紅旗隨後相應;

    與皇太極交好的貝勒支援;

    高階軍官們願意追隨。

    就這樣,老八皇太極接手了努爾哈赤的江山。

  • 2 # 四川達州人

    皇太極不是繼位。

    用多鐸後來的話說就是,奪立。為此,順治當權後還對多鐸進行了懲處,奪其親王。

    努爾哈赤炮傷後死亡很快,也來不及安排繼承人,所以當時掌握權力的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迅速達成協議,逼迫大妃阿巴亥離開,再聯合偽造努爾哈赤遺言,逼迫阿巴亥殉葬(為了好看,又同時逼迫努爾哈赤的兩個小妾殉葬),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主君嫡妻殉葬記錄。

    史上唯一被殉葬的主君嫡妃,烏喇那拉.阿巴亥。

    至於為啥逼死阿巴亥?

    阿巴亥當時很年輕,三個兒子列四小貝勒,已獲得了努爾哈赤的45牛錄(各15),努爾哈赤明言剩餘20牛錄親兵為多鐸所有。還宣佈正黃旗屬於阿濟格,鑲黃旗屬於多爾袞,並另外賜予一旗給多鐸。努爾哈赤死前已將鑲白旗杜度調去了兩紅旗,明顯是要將鑲白旗(15牛錄)交給多鐸。這麼算下來,阿濟格三兄弟就有三旗最精銳的80牛錄。佔據總兵力210牛錄的40%,再算上阿巴亥這個繼承者嫡母的大妃,其他人還怎麼活?

    四大貝勒逼死阿巴亥,妥協之下就是實力最小的皇太極(25牛錄)上位。當然,皇太極也騙過了實力強大的代善(兩紅51牛錄)與莽古爾泰(正藍21牛錄)、阿敏(鑲藍33牛錄)。

    以下分別是:代善、莽古爾泰、阿敏

    皇太極登位後雖吞併努爾哈赤明顯預備給多鐸的鑲白旗15牛錄,但也只兩白旗並改兩黃旗的46牛錄,對代善,莽古爾泰、阿敏三大貝勒合起來的105牛錄並沒什麼優勢。所以即便後面阿敏因為反對皇太極而被處置,皇太極也不敢吞併鑲藍旗,只能交給其弟濟爾哈朗。

    阿濟格、多爾袞、多鐸:

    皇太極一直竭力拉攏阿巴亥的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這三兄弟(兩旗65牛錄)以維持對自己相對有利的政治局勢。隨著後金對漠南蒙古林丹汗獲勝,完成對大明的側翼包圍並得到整個蒙古擁戴,皇太極才逐步確定政治軍事優勢。莽古爾泰死後,皇太極藉機吞併正藍旗,擁有了已完全超過其他勢力的軍隊(三旗117牛錄),代善濟爾哈朗(合計三旗96牛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兩旗98牛錄)紛紛臣服,皇太極才廢黜四大貝勒領政制度,南面獨尊。

  • 3 # 05年炮兵

    前清的前身就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其主體是草原遊牧民族,而且是年輕的一支。所以他們的繼承製沒有固定的套路,滿足兩個條件極其重要。第一,必須有資歷和可依仗的戰功,尤其是後者,遊牧民族靠的就是快馬彎刀和劫掠。如果沒有像樣的戰功,部眾不會擁戴你。第二,必須有政治眼光和政治手段,皇太極就能團結四大貝勒,而不像他們的大哥褚英一樣,只有一顆豬腦子,沒有一點點政治手段。

  • 4 # 帶球想過人

    皇太極繼位王位,靠的是實力,心機,及當時滿洲制度等很多原因,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個原因:滿洲制度王位選賢

    滿洲當時的制度是立賢不立敵或長,本來最有希望繼承努爾哈赤王位的是敵長子儲英,結果因為太過囂張和自私被廢,後來有最有資格的是代善,結果因為代善犯過錯誤,再加強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們也勸他推舉皇太極繼承汗位,而他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所以他放棄了而成就皇太極。

    至於莽古爾泰這位莽夫,連自己的母親都敢殺,沒人會擁護他當大汗的,而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更沒有希望了!所以皇太極能繼承汗位也不算意外的事!

    第二個原因:四大貝勒之一有能力

    皇太極是當時四大貝勒之一,本身很有能力和謀略,只是自己的出身沒有代善和多爾袞等人高貴,但他表現出來的能力很讓努爾哈赤喜歡,綜合素質要比其它幾位大貝勒高一些,不然的話代善的後代也不會擁護皇太極的。

    第三個原因:有心機有謀略論

    論心機和謀略,努爾哈赤的兒子裡面,估計皇太極是最利害的,看看他帶領四大貝勒逼死大妃阿巴亥,劃分努爾哈赤留下的兵力,再有後來收拾阿敏和莽古爾泰的手段,不的不說皇太極的心計太可怕了!

    總體來說,皇太極繼承汗位也是能力所致,他也是位很出色的領袖人物,對滿洲稱霸起來舉足輕重的作用!

  • 5 # 茹叔敬

    褚英死後,戰功卓著,年齡居長為人比較寬厚的大貝勒代善受到父親另眼相看,成為新的:太子,人選。但時間不久努爾哈赤便得到密告,自己的大妃阿巴亥同代善有愛味,使他十分氣憤,於是對阿巴亥懲戒,而代善也因此失去了繼位的資格。這個計謀是皇太極精心謀劃設計的一石三鳥的策略。使日後紲位成功了一半!!其中另一半:努爾哈赤死去的當天,皇太極暗地裡說服了代善的長子,並慫恿他去勸代善,代善同意皇太極為汗,這時皇太極對付的不是其他貝勒,重點是大妃阿巴亥,她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孩子中,努爾哈赤最喜歡多爾袞,而阿巴亥也很想讓自己的兒子能繼承汗位。要削弱她三個兒子的力量,最好的辦法就是處死大妃阿巴亥。因為努爾哈赤臨終之時,只有她一個人守在身邊,努爾哈赤嚥下最後一口氣,阿巴亥便向諸位皇子傳達老汗皇的遺囑:多爾袞繼位,代善輔政。……最後被迫葬。

  • 6 # 飛揚逍遙遊

    強大 靠實力爭是自然法則,其身份也是他有實力爭的基礎,他是嫡4子,嫡長 褚英 首先被立為太子,之後被殺。嫡次子 代善 接著被立為太子,之後被廢。嫡3子 莽古爾泰 親手殺了母親,被所有人不齒,根本沒有機會。努爾哈赤是非常講規矩 重出身的,八旗旗主 被他分給了嫡子 嫡孫以及侄子 濟爾哈朗,庶子 則一律靠邊站。皇太極 在有資格繼位的嫡子中 年長 實力又強,自然輕鬆爭得了 汗位。

  • 7 # 浮生若淺

    皇太極並不是努爾哈赤定下來的繼承人,事實上,努爾哈赤直至死前都未確定繼承人選,這才使得皇太極有了名正言順的上位機會。

    努爾哈赤晚年只有一個大福晉,那就是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再加上多爾袞和多鐸才能不俗,因此母子三人十分受寵,多爾袞也是努爾哈赤最喜愛的兒子。但最終他沒能來得及確立下繼承人,導致他離世時,曾經他最寵愛的母子三人成為眾矢之的。傳言阿巴亥被逼殉葬,多爾袞和多鐸更加孤立無援。

    此時努爾哈赤剩下的兒子中,代善原是最有機會的,但因傳言他與努爾哈赤的后妃有染,他的聲望已經大大降低,反而機會比較低。阿敏貝勒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只要努爾哈赤的兒子有一人在世,那汗位跟他沒多大關係;莽古爾泰衝動莽撞,是前大福晉富察氏所生,隨著富察氏被棄,就算戰功卓著的他,也並非大汗人選。

    一番盤算下來,皇太極反而在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最佳上位人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一起造越野房車--你想要的越野房車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