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技抱拳奧特曼
-
2 # 小山聯盟
其實你看看馬雲最近的飯局就很好理解,他已經不管阿里的操作,只管阿里的佈局,阿里收購的背後都是在佈局而已,對佈局沒有意義的收購阿里是不會操作的。
-
3 # 阿李隨想
正如你所說,阿里最近幾年的動作相當頻繁,瘋狂收購,不停買買買,收購的公司涉及的行業也是相當的廣,可謂是把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的收下了,這動作也驚呆了一群小夥伴。看到阿里,我們就會想到馬雲這位神袛般的人物,他開創了中國網購,中國移動支付的先河。
阿里,我們對它認知最清楚的莫過於它擁有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旗下的電商是阿里的旗艦業務,所有的業務都是圍繞著“電商”這一塊展開和服務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看到阿里投資或者收購最核心的關鍵詞還是“電商”。
雖然阿里已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也是作為國內電商發展的開拓者,先驅者,發展不可能一成不變,而如今國內市場迭代很快,競爭也很大,所謂高處不勝寒,一不小心就被拉下來也說不定。因此,要透過補足自身在運營支撐、物流倉儲、軟體資料等各大方面缺陷,以一種更加完整、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先人一步獲得更多使用者,獲得更大一步發展。
而如今阿里投資和收購和電商有關的未來可能性,如美團、地圖供應商易圖通、流量統計服務商CNZZ、傳媒娛樂行業的優酷土豆、極為火爆的打車軟體滴滴等,無論是在文化教育、社交、交通物流,還是在O2O、電子商務、科技等各大方面均有所涉獵,可以看出阿里的野心所在,勢必要把阿里版塊弄的更大,打造一個帝國。
-
4 # 財經作家邱恆明
簡單說也是為了生存,背後是企業成長規律使然、迫然。企業大到一定程度,再要取得10%以上增長,唯有透過收購了。阿里了不起的在內部孵化出淘寶、支付寶、阿里雲,都是千億級規模的體量。
如今網際網路深化到傳統行業,尤其是線下零售,重新開創幾不可能,只有透過強強聯手,如和蘇寧戰略合作。
或為了搶佔新誕生的網際網路入口,如餓了麼,ofo,都要用收購這一土豪方式。
資本求回報要增長,甚至可以說,盈利企業這一社會組織就以求增長,不管是規模還是利潤,講究的都是沖沖衝,長長長。
阿里目前最有效的增長方式就是收購,或者如達磨院這種大手筆投入。
其二,留住人才的需要。優秀人才要有成長空間,你不做大做強,其他企業成長起來就把人吸引去了。
兄弟們跟著幹,都有做集團老大的需求,收購是必然的手段。
當然,不得不收購,事到必然的因素也很大。一開始投資,慢慢長大沒人接手了,砸手裡了,就收進來吧。
還有收購的媒體平臺,本來阿里的公關需求、廣告需求就大,跟各類媒體接觸交道打得多,與其受制於人,受制於它,不如收入囊中。比如收微博,投虎嗅等。
競爭所迫的原因也有,騰訊是頭號對手,在投資界已虎虎生威了,阿里並不願意,也不可能甘願落於其下,你就用大錢砸吧。
阿里中央集權,控股的方式,比騰訊參股聯盟方式,更加需要猛烈的收購大戰。
對初創企業來說,餓了麼,ofo的創業者有眼淚,或不情願,但對於早期投資者,只要能變現賺錢,樂觀收購所成,朱嘯虎就公開感謝了阿里。
阿里的收購背後,滿滿的正能量和陰謀呀。
-
5 # 億聚張盟主
既然問了這個問題,那麼我就先來總結一下最近今阿里的收購情況,看看這個收購的範圍以及數量到底怎麼樣?
回顧一下阿里巴巴投資過的公司。截止16年的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巴巴一共投資了170餘家公司,其中大半都在獲得投資後出現創始團隊出走、業務被分拆入阿里自家部門、或是股票被阿里巴巴賤賣等問題,而其中最“沒有好下場”的投資,當屬的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一事。
大家會發現阿里的收購有幾個方面的特點:
1.收購不僅僅侷限於電商領域,收購的範圍非常廣泛。這個理解微是阿里的佈局,因為阿里巴巴雖然重點是電商相關業務,但是他絕不僅滿足於此,馬雲要打造的阿里巴巴是一個生態系統,是基於全球的巨大的體系。所以,在健康領域,大資料,雲計算,本地生活,金融支付,物流體系,影視娛樂……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投資。所有這麼多的領域,阿里巴巴不可能每一個都自己去做,所以收購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收購的公司大多數沒有好的結局,但是阿里巴巴自己越來越好。阿里的收購是比較強勢的,收穫之後不會讓你和原來一樣獨立運營,大部分都是要求按照阿里的意願去改造,有些設定直接併入阿里的某個版塊,成本其巨大體系中的一個棋子。這個和騰訊的收購有點不同,騰訊更多的是財務成為大股東,但是給予足夠的自主權,這從投資京東、美團等等可以看出,它是希望用代理人去對抗阿里。從這個也可以看出,收購有可能是整合資源,收攏團隊,而不是目前這個公司的現有業務。
3.競爭的意味明顯。有很多的收購物件,你可以找到對應的騰訊的收購。這麼說,比如騰訊投資了一個領域的創業公司,阿里也會選擇正規領域的另外一個領頭公司,這就是針鋒相對的競爭。
總結一下,阿里的收購無非是這樣幾個目的:
1、佈局生態,佈局未來(大資料、人工智慧、大健康)10-100年
2、減少潛在的競爭對手
3、收攏團隊和人才
4、對抗騰訊
5、幫助發展自己的短板(如:社交、遊戲、本地生活)
當然除了上面這些因素,還有一個最大的因素,阿里巴巴現在有錢,有錢就需要投資,投資最好的方式當然是收購了,不然這麼多錢放著沒有意義。留著這些錢睡大覺,還不如瘋狂投資,不然自己不投,就會變成騰訊戰隊的成員,就是給自己增加敵人。
基於這樣的邏輯和條件,阿里還會繼續瘋狂投資收購。所以中國的網際網路領域,就剩下了阿里和騰訊2大巨頭,所有創業公司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當自己做大之後,選擇騰訊還是阿里!
-
6 # 量潮科技張果
導流。
阿里系的核心業務是電商(阿里巴巴)和金融(螞蟻金服)等,這些業務體系天生依賴龐大的流量匯入。而相比於騰訊系的不同,騰訊擁有QQ和微信等社交平臺,天然擁有大量流量,反而有流量變現問題。打個比方,阿里系像一個樹幹,需要大量的根吸取養分,根和樹幹的聯絡相對緊密;而騰訊系像一個苗,需要長出大量的葉子成長,而葉子和苗的聯絡不需要那麼緊密。
1. 餓了麼。這是最近收購的,阿里主要看中的是餓了麼的同城配送利器蜂鳥物流,這對於阿里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提高使用者同城線上後續體驗的新零售戰略十分關鍵。
2. UC瀏覽器。UC瀏覽器是一個龐大的流量入口,可以給電商和金融業務導流。阿里投資微博也是基於類似的邏輯。
3. 高德地圖。高德地圖擁有大量出行資料,對於做電商依賴的物流十分有幫助。同時,這對阿里推動支付寶的移動服務也十分有幫助。餓了麼加入以後,餓了麼和口碑等生活服務平臺可以和地圖打通,獲得更多位置資料。
4. 優酷土豆。優酷土豆也是一個龐大的流量入口,影片廣告對於電商的導流作用巨大。同時,優酷土豆本身作為影片平臺,也是阿里在泛娛樂領域的重要旗子,對於阿里巴巴在大文娛領域正面對抗騰訊、分下這個龐大市場的一杯羹有重要作用。
回覆列表
最近兩年阿里巴巴的動作可是相當頻繁了,收購的企業之多涉及的行業之廣,還沒完全消化一個就去出手收購另一個,可以說是讓人看得目瞪口呆心驚膽戰了。
作為網際網路行業的巨頭公司之一,阿里巴巴似乎是哪個領域弱就收購哪個。比如在社交領域的短板,對於馬老闆來說,比之騰訊,社交領域可是心中的一根刺啊,也是阿里最為短板的一個方面。儘管有著自己大力扶持的釘釘,但是擁有著“奪命連環釘”功能的釘釘似乎沒有想象的那麼受歡迎,而微信QQ在人們的心中依然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所以阿里注資陌陌和探探,促成了二者的聯手合作。
在電商領域呢,由於無界零售的展開,阿里也是出手收購了大潤發,意欲結合線上發展線下,進軍新零售領域。而在收購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大潤發董事會便是有著三人調動,主席黃明端更是被迫離職,從而說出了那句讓人心生感觸的話。
還有經過多輪投資,然後近期全資收購的餓了麼,這是阿里意欲抗衡美團,想在外賣市場上分一勺羹的舉動。而這也導致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目前僅僅佔股兩個點,一腔的雄心壯志無處抒發了。
縱觀一些被阿里收購的企業,要麼就是完全控制要麼就是董事會大變動,看多了這也的新聞之後,也不免為那些即將被阿里盯上的企業捏把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