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18
回覆列表
  • 1 # 軲轆島

    島主個人認為是春秋五霸裡最有魅力的一位霸主。

    晉文公名重耳,是晉獻公次子。自由飽讀詩書,謙虛好學,少年時期便心懷大志,好結交能人志士,家中可謂談笑有鴻儒,晚來無白丁。其中重耳身邊最出名的有五賢士: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都是能文能武的王佐之才。

    識數的朋友都發現了,這明明是七個人,因為五賢士有兩種說法,島主就把他們合併了。反正這幾位都是死心塌地跟隨重耳從浪跡天涯到稱霸春秋的人物,他們的子孫後代也一直輔佐著晉國的霸業一直到三家分晉的時候,順帶提一句,趙國魏國就是其中兩位的後人分出來的。

    晉獻公晚年迷戀號稱四大妖姬之一的驪姬,導致晉國爆發了驪姬之亂。驪姬是晉獻公寵妃,野心很大,想廢晉獻公長子申生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便設計誣陷申生想要謀反,申生這人也是太過善良,明知是驪姬之計,卻為了不讓父親難過,自盡以示清白,讓人痛心疾首啊。重耳和三弟夷吾就比較機靈,分別出逃了,重耳也開啟了他長達十九年的流亡之旅。

    剛開始重耳一行人流亡到翟國,暫時安定了下來養精蓄銳,這一等就是十二年,期間重耳還娶了個叫季隗的女人生了孩子,。晉獻公死後晉國內亂,夷吾率先趕到晉國奪得王位,號晉惠公。當初本是一起出逃的難兄難弟,但夷吾一朝得權後這兄弟情誼立馬拋到腦後了,派兵追殺重耳,以絕後患。

    重耳只得離開翟國,尋求更強大的力量援助達到復國的目的。臨行之前重耳對季隗說,等我二十五年,我沒回來你就改嫁。你說這個重耳也真是直男癌晚期,捨不得人家就直說嘛,要不然就說個三五年,還開口就等二十五年。季隗也笑說二十五年後自己都行將就木了,表明自己“不復成嫁,請待子”,傳為了一段佳話。

    再次踏上流亡的旅程,重耳可謂飽嘗人間冷暖,風餐露宿,經常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還遭到許多君主的冷遇。重耳一度無法堅持下去,好在身邊還有這群忠臣陪伴與鼓勵。

    重耳當時的內心是崩潰的,覺得這麼多年的堅持沒有意義了,連農夫都看不起自己。趙衰立即給他上心理輔導課說:“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意思就是土是土地的象徵,表明農民對你的臣服(扯犢子島主只服趙衰)還忽悠著重耳拜謝農民,收下了這塊土。

    趙衰安撫了重耳的心理問題,餓肚子這事還是要解決。介子推就更感人了,割股充飢,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讓重耳吃。眾賢士眾志成城,讓重耳重燃信念,堅持了下來。

    重耳一行人到了齊國,受到齊桓公的禮遇。但齊桓公對於是否支援重耳復國計劃一直摸稜兩可,反而將齊宗室之女齊姜許配給他,讓他在齊國安定下來。齊姜是個溫柔賢惠的妻子,重耳漸漸有些樂不思蜀,忘記了之前歷經的磨難與心中的鴻鵠之志。

    狐偃等人心中焦慮,只得和齊姜坦白,齊姜也不愧是載入《烈女傳》的奇女子,深明大義。決心忍痛割愛,她灌醉了重耳,直接打包裝上狐偃準備的車,含淚看著熟睡的丈夫離開齊國,繼續去完成屬於他的使命。

    重耳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躺在破舊的馬車上,身邊的美嬌妻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幾個大老爺們對他傻笑。重耳明白了過來,倒吸一口涼氣,默唸一句我佛慈悲,咬牙切齒地說了一句話:“這事要是沒成,我要吃你們的肉。”狐偃這人一點眼力勁都沒有,還有心思開玩笑:“我的肉又腥又臊,不好吃”君臣一行人又其樂融融地踏上了流亡之旅。

    接下來重耳周遊列國之路里,重耳成長了很多,體會了世間百態,磨練了自己的意志。這期間重耳忍受了曹國的羞辱,也拜謝了宋國與楚國的禮遇,其中重耳還與楚成王約定假若日後兵戎相見,會為楚軍退避三舍,這也是日後稱霸的一個伏筆。

    而此時晉惠公病重,身在秦國其子公子圉背棄與秦國的約定,拋妻棄子趕回去晉國繼位,號為晉懷公。重耳等人見時機已成熟,趕赴秦國,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援。

    在秦國軍隊護送下,已在外流亡十九年之久的重耳踏上了回國的旅程,晉懷公因其背信棄義失去民心,而重耳這些年來受流亡之苦鑄成仁心,賢名在外,晉國內部都很希望迎回重耳。

    得到天時地利人和,護送重耳的部隊一路勢如破竹,晉軍也紛紛倒戈,重耳成功殺死晉懷公奪位復國,號晉文公,這一年他已六十歲。

    晉文公即位之後並沒有開始養尊處優,消極懈怠,而是用這些年流亡各國的所得到的經驗舉賢任能勵精圖治全力治國,尤其注重民生的發展。晉國的國力蒸蒸日上,稱霸之路已勢在必行。

    說來也巧,晉文公元年(前636年)周王朝就爆發了“王子帶之亂”,王子帶聯合狄人攻周,周都被迫,周襄王出逃,險些重演西周滅亡。晉文公抓住機遇,出兵勤王。當時有好幾個國家都想護送周襄王回到周都立下首功,還是晉文公眼疾手快,搶先一步找到周襄王,率軍擊殺王子帶,得到了周王的肯定,為日後的霸業奠定了政治基礎。

    那段時期正是齊桓公去世,中原諸侯群龍無首之日,晉文公稱霸的最後一個對手,則是南方大陸上野心勃勃覬覦中原已久,強大的楚國。晉楚兩國無可避免地爆發了決定霸主之位的正面戰爭—城濮之戰。

    這場戰爭在歷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一改自古以來固定的戰爭模式,進入戰爭藝術時期。原來的戰爭模式就和我們提到過宋襄公打泓水之戰一樣,一定要等對方布好陣勢,堂堂正正地對決,就看誰比較猛。

    而城濮之戰中晉軍成功運用了誘敵深入避重就輕的戰術,這個戰術起因其實就是晉文公之前與楚莊王的約定,面對楚軍“退避三舍”。本來表面上是晉文公說話算話,但隨著楚軍不依不饒的追擊導致孤軍深入,就成了陷入晉文公精心設計的陷阱。島主也不好說晉文公這一出到底是講信用,還是玩詭計。

    總而言之晉軍避其鋒芒,等到楚軍陣線被拉長露出破綻,突然大舉反撲,從楚左軍撕開一道裂縫,攔腰斬斷了整個楚軍。楚國計程車兵估計第一次見到這麼打仗的,排練了無數次的固定陣型這下全都不管用了,完全找不到自己的方陣在哪,陣腳大亂。

    反觀晉軍雖從不同角度發起進攻但目標明確,衝得楚軍七零八落(這樣看來"退避三舍"應該是個戰術無疑了)結果自然是楚軍潰敗,主將子玉自殺,晉軍大獲全勝,晉文公稱霸之路已掃平了最後的障礙。

    這場戰爭歷史上對其有很多研究,大家都在分析晉軍是怎麼突然想到玩戰術的呢?要知道這一舉動導致了後世各國作戰那可都是兵不厭詐,三十六計,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根據《春秋左傳》中一段記載:“城濮之戰,晉中軍風於澤,亡大旆之左旃。”這句話的意思是大風吹散了晉軍部隊,還丟一杆軍旗。有學者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猜想,晉軍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戰術,就是退得太遠又遇到大風迷路了,幾個部隊分散了,歪打正著撕開了楚軍的陣線。至於事實的真相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晉文公五年(前632年),晉文公舉行踐土之盟,周天子帶頭號召各諸侯國參加,晉文公正式成為了繼齊桓公之後第二位中原霸主,開啟了晉國的百年霸業。

    十九年的流亡生涯,換回了晉文公百折不撓的堅韌靈魂,無論歷經怎樣的困難,他都咬牙堅持了下來,終成就曠世基業。正所謂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此情此景,島主想高歌一曲《真心英雄》送給晉文公:“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順帶提一句,之前的季隗與齊姜兩位夫人,晉文公復國之後都接了回來,人家可是個一等一的好男人。

    好了,至此春秋五霸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他們人生軌跡各不相同,卻都訴說著人生的經驗與教訓。比如從晉文公處學會了堅持,從齊桓公處懂得要謙卑,楚莊王的隱忍,宋襄公的仁義,秦穆公的選擇。正如那句話: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手鐲發黃是真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