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1182287168

    個人是集體的一個分子,也是眾多帶有自身個性和特點的、與眾多的他物緊密聯絡著的個體之一。我們認識事物變化的方法,掌握事物的規律性,是需要從多方面和相互關係去考慮的,也是要考慮對立面之相互制約與影響,我們對現實的認識與反思、與客觀事物的之間的差別性,需要個體隨時去做出調整,很多時候是融合各種帶有差別的,又是相互關聯的事物之聯合運動,個體必須適應多種差別的事物與環境,才能完成一個事物的轉變和成功,在某種意義上說,個人的方法,以及對客觀事物的看法,也是在矛盾之中的一種選擇的結果,它不是孤立的,也不是與他物不相關的,而是在一個整體的運動之中,你可以盡力去彰顯獨特的自我,但也要去聯絡、聯合異同,在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緊密關係之中,在大的潮流之吸引力之中,去完成自身的轉變,去跟隨他物的運動,去適應和融合到大的環境之中。

  • 2 # 不糊塗時塗糊不

    本人的方法論比較簡單。

    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是有目的的。實現任何一個目的都是需要相應的方式方法的。

    在每一個行為前,首先考慮行為的目的是什麼?行為的目的是否正確?然後考慮實現目的的方法是什麼?實現目的的方法是否科學合理?

    如果行為目的看似正確,卻沒有合適、恰當的方法予以實現,或者實現目的的成本不能承受,此時的思維焦點就應回到‘’目的是否正確‘’這一層面?

    這就是本人的方法論。

    至於‘’目的怎樣為正確、方法怎樣為科學‘’?這樣的問題雖然可以歸屬為方法論,可本人卻以為這樣的問題是思維的另一個相對具體事物的層面,並且更加傾向或歸屬為價值觀或行為價值取向範疇。

  • 3 # HBG品牌增長研究院

    文 | Grace

    真心覺得自己好幸運,總能遇到有趣的人和事,總能朝著自己的夢想一點點邁進。因為愈發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麼,透過怎樣的方法和資源去實現自己想要的東西,積極的活在每一個當下,對未來也充滿信心。

    7年前(本科4年+畢業前3年)的我完全不是這樣,那是覺得世界昏暗,前途無望。好在量變產生質變,從跳坑中學到的教訓和經驗,成為了最大的財富。總體來說就是更加了解自己,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執行,學會分享。

    一.解決方案

    “解決問題=承擔責任+定義問題+分析問題+制定/執行計劃直到有效’”

    我曾經去了一個很不喜歡的學校和專業,於是那幾年身心都很痛苦,一度各種鬱悶各種絕望。然而,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當年的經歷卻變成了正向的事情,正是當年的痛苦刺激了自己改變,然後才有了現在的一切。

    當年我的思維方式是這樣的:

    以上是當時非常真實的非常不成熟的心態,說白了就是隻抱怨不解決問題;覺得所有問題都是別人的,自己卻不會對自己負責來改變這一切。好在後來瞬間醒悟,趕緊後知後覺缺什麼補什麼。

    後來我的思維方式是這樣的:

    跌倒谷底讓我徹底明白了自己最差是什麼情況,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然後迎頭趕上。物理學的定律得到了證實:初速度低,加速度足夠大,假以時日,末速度很大,路程很遠。

    舉一反三來說,無論是學業上的不滿,還是工作裡的升職加薪,亦或是生活中的你喜歡他他喜歡她等等問題,都是有解決方案的。承擔責任,行動起來,沒人攔著你去做,自己想要的要自己爭取。

    二.學以致用

    “學習能力=為用而學+思考整合”

    高明的學習能力實際上是一種思考能力,是一種連點成線,連線成面,連面成體的能力。這裡面會涉及到邏輯思考能力,發散思考能力,批判思考能力。

    事實是我曾用花了3年不是特別入門連學帶用digital marketing,卻總覺得沒有真正摸到那個道。索性乾脆停下來進行了詳盡的思考,清楚了再繼續上路。結果某一天靈光乍現,有一種任督二脈打通的感覺,接下來1年之內,以前很多學不透,不入門的東西,一瞬間突飛猛進。工作方面定性/定量/競品/行業研究,媒體/城市策略等,在公司逐步落地執行後,暗搓搓的幫公司賺了很多錢(這個很重要),覺得很有成就感。生活方法自己感興趣的德語,法語,書法,健身,有機飲食都在一步步推進。

    好,那麼究竟任督二脈是怎麼打通的呢?答案很簡單:系統化思考。形象化一點來說,就是學會‘種樹’,每個學科都是一顆樹。樹葉是最基本的知識點,每一根小樹枝都連線很多樹葉,也就是把一系列的知識點連成線。然後很多小樹枝都連線在主樹幹上,這也就是連線成面。等到這棵樹長穩了長大了,能和旁邊的樹打招呼了,那麼就完成了連面成體。

    好,現在是練習時間:“學語言如何用系統化思考來解決,而不是死記硬背?”答案見文章末尾。

    所以,當明白了怎麼種樹之後,先去種下自己第一棵樹(最核心最重要的知識),然後去種別的樹(興趣愛好等),時不時還可以種點花。隨之時間的推移,會有一片自己的森林,一個生態系統。然後有一天會驚異地發現,世界上有太多人都有自己的生態系統,於是大家切磋交流,世界太美,實在有趣。

    三.高效執行

    “高效執行=找到榜樣+細化目標+隨時可見+起步容易+不斷最佳化”

    我曾經是一個重度拖延者,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拖吧,該有的升職加薪是別人的。拖吧,自己想嫁的人都快娶別人了。拖把,說好的環球旅行,連個本地農家樂都沒有行動。然後有一天,是的,我又覺醒了。

    想讀書,於是一年內讀了300多本書,最後居然開了個讀書分享會;

    想旅遊,於是一年之內4長4短,最後發現最喜歡有文化衝擊的旅途;

    想跳舞,於是3次/周雷打不動,最後1年內salsa居然也有模有樣了。

    所有的一切,能堅持執行下都是技術活。

    比如說,一位每3個月就換一個country office工作的小夥伴,直接給了我無數動力去旅遊,也刺激了我現在1年換一個城市生活,更刺激了以後global walk, global work的夢想。

    比如說,手機螢幕的牆紙直接換成‘年度目標+季度目標+月度目標+每週目標’。按照每天看手機的頻率,每看一次都提醒自己趕緊去做正事。於是乎現在無謂在手機上消耗的時間減少了,甚至在某些時間段直接關機,實際完成的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卻增多了,幸福感也提升了。

    比如說想健身,先把卡買了,教練訂了,100天計劃鍛鍊時間全部提前book,再來個不能取消,不去錢照扣之類的規矩,執行力立馬就上去了。先起步,再微調,而不是等著所有裝備都配好了在進行,因為,沒有那一天的,呵呵噠。

    現在,2015目標早就完成,2016的一系列to do在一步步推進。說到要做到,不然不如不想不說。

    四.分享共進

    “人生意義=成為自己+啟發他人”

    以上分享的各種經歷,無非都是在說一點,就是‘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按照自己的意願活一生’。實際上,當一個人自己完整了之後,尤其是在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之後,ta覺得自己很幸運,ta願意去幫助更多的人,他們或許在經歷自己曾經經歷的事情,或許和當年的自己一樣痛苦和迷茫。

    直接的幫助實際意義有限,比如教會如何分析資料,如何寫PPT,如何制定營銷策略,這些技能一類的,只要假以時日,用心一點的人都是可以掌握的很好。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鼓勵吧,一點點啟發,一點點視野的開闊,一點點情緒的振奮,都是有益的吧。

    很感謝這個時代,網際網路讓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很感謝上海這個城市,千姿百態,吃喝玩樂,因有盡有,嚐鮮探索;

    很感謝北京這個城市,大氣包容,歷史厚重,腳踏實地,步步前進;

    很感謝香港這個城市,中西結合,兼收幷蓄,成為自己,啟發他人。

    很感謝生命中遇到的各種人,各種事,星星點點,點亮了我的生命。

    我會把這些年從你們身上得到的星光,不斷傳遞下去。所謂幸運,無非如此。

    “幸運=目標明確+增強實力+抓住機會”

    前文提到學語言答案:字母發音=樹葉上的脈絡,單詞=樹葉,語法=小枝幹,單詞+語法=句子長在主樹幹上,主樹幹=主題(商業/生物主等),整棵樹=文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代明君唐太宗,是被長生藥毒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