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拯救大兵瑞恩》
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
《拯救大兵瑞恩》算得上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現代戰爭影片。本片第一次在戰爭故事片中利用紀錄片的手段完全還原了戰爭的血腥、暴力和殘酷,它營造的戰爭真實感是之前所有現代戰爭片裡前所未見的。自《拯救大兵瑞恩》開始,世界範圍內的戰爭電影創作出現了一種紀錄片式故事電影的新傾向,導演及主創將這種技術手段和敘事手法的革新,與影片探討的主要觀點完美地契合在一起,真正的恐怖與壓迫感使片中的每個人都處於一種悲劇的氣氛之中。影片所展示的關於生命、尊嚴與希望的“拯救之路”也超越了簡單的生命價值的論戰,而轉為對戰爭本質與人類本性的思考。
2.《大獨裁者》
導演:查理·卓別林
《大獨裁者》既是好萊塢喜劇片的經典作品,同時也是一部反戰題材的代表作。卓別林在他的第一部完全有聲片中,不但展現了依然高超的喜劇技巧,而且展示出了他作為電影大師所具有的悲憫情懷。在這部明顯影射德國法西斯戰爭的影片中,不乏常見的卓別林式的笑料。然而,卓別林在影片最後那一段洋溢著對全人類生命與尊嚴的熱愛演講,才使這部影片變得足夠偉大而不朽。
3.《奇愛博士》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庫布里克擅長透過荒誕奇詭的故事和與之相稱的視聽語言,展現人類發展程序中的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全部來源於人類自身,但卻在自然世界的影響下,顯得十分無奈和難以處理,人類本性中固有的暴力與邪惡,又使得人類的種種問題幾乎都無法解決。這種荒誕戲謔同時又頗具宿命論的悲劇看法,幾乎滲透入他所有的作品之中,與之相對應的是,他常常選擇戰爭題材來開展他的創作。
《奇愛博士》是庫布里克闡釋他觀點的代表作,本片是一部帶有幻想性質的現實主義作品,背景來自於冷戰時期,瘋狂的奇愛博士身上充滿了暴力因子,而蘇美兩國的領導人之間則互相絮叨著誰也無法聽懂的囈語,世界的命運就荒誕地掌握在這群人的手中。當美國的戰鬥機將氫彈投下時,好戰的上校騎在氫彈上興奮地揮手,世界最終被冷戰所毀滅。在這一荒誕與黑色幽默色彩強烈的影片中,庫布里克宣洩著對冷戰世界的絕望態度,鑑於影片的拍攝時期是全世界都在產生劇烈動盪的六十年代,這種絕望便不難理解了。
4.《桂河大橋》
導演:大衛·裡恩
由英國來到好萊塢闖蕩的導演大衛·裡恩精擅於史詩片的創作,由他執導的《桂河大橋》是一部製作十分精細的二戰題材電影。影片所討論的內容也超越了二戰本身的戰爭性質,而進入了一個高度哲學化的領域,透過被俘的英軍上校在日本戰俘營內修築桂河大橋的故事,展現了戰爭的荒謬本質。在電影中,即使被俘也要維持尊嚴的尼克爾上校,在戰俘營內與日本軍官齊藤開展了長期對抗,然而令人敬佩的行為最終導致了自身的毀滅,上校只想到要透過建造大橋的方式展現英軍的優秀品質,卻忘了自己是在幫助敵人修建一條侵略之路。與其他好萊塢戰爭片相比,《桂河大橋》更像是一部英國電影,影片充滿了莎士比亞式的性格悲劇色彩,對戰爭作出了充滿無奈的諷刺。在戰爭面前,人類的尊嚴變得毫無價值,甚至會毀滅自己。
5.《全金屬外殼》
同樣是庫布里克的戰爭名作,《全金屬外殼》的影片背景被安排在了越南戰爭。與美國參與的其他戰爭相比,單純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而發動的越戰更加具有批判意義。這次戰爭是現代戰爭史上毫無意義的戰爭典型,戰爭雙方都損失慘重,而直至戰爭結束,這場戰爭也沒有給任何一方帶來勝利,只給雙方留下了在今後數十年時間裡都無法抹去的心靈傷痛。作為專注於表現人類社會荒誕性的導演,庫布里克自然不會放過如此經典的戰爭題材。《全金屬外殼》對於軍營和戰爭兩方面,都進行了幽默而又殘酷的暴力表現。片中描述的種種十分變態而卑劣的行徑,使整部影片瀰漫著永遠無法散去的嚴肅與戲謔並存的恐怖、奇詭氣氛。
6.《巴頓將軍》
導演:富蘭克林·沙夫納
《巴頓將軍》是一部充滿矛盾的影片。一方面,它全景式地呈現了二戰的戰略、戰術,以及各國之間的合作與衝突,採用高屋建瓴的宏大視角和細緻入微的表現力,透過巴頓將軍——這一二戰時期的代表人物,將二戰中的美國精神極具震懾力地展現出來,影片中的幾個主要段落也成為教科書式的經典。但另一方面,雖然擁有著許多藝術與技術領域的卓絕成就,《巴頓將軍》又充滿著悖論。巴頓將軍本身作為一個典型的美國戰爭符號而存在,影片又創作於美國軍事行動頻繁且國民情緒複雜的1969-70年,很難說這個時間點內出現這樣一部優美地歌頌戰爭情懷的作品沒有任何附加因素。扮演巴頓將軍的喬治·斯科特也因為對巴頓這一人物保留態度,而拒絕了奧斯卡為他頒發的最佳男演員獎項。
7.《野戰排》
導演:奧利弗·斯通
在所有反思越戰的好萊塢影片中,《野戰排》可謂是最具有真實戰爭體驗、最深刻地批判與越戰的作品。導演奧利弗·斯通憑著自己切身的越戰經歷,拍攝完成了這部帶有半自傳性質的反戰題材電影。在《野戰排》出現之前,好萊塢也曾出現過《獵鹿人》等反思性質的越戰電影,但大都有著美式的民族情緒處理。《野戰排》跳脫出了“美國”與“越南”的對立視角,站在普世的立場上,平等地看待這一場給兩華人民都帶來深刻傷痛的戰爭。片中的美國士兵甚至可以失去最基本的尊嚴與驕傲,變成姦淫擄掠的暴力機器,美國精神裡包含的夢想、榮耀、信仰、團結都在這場吃人的戰爭中逐一毀滅。電影裡伊萊亞中士雙手向天,掙扎著死去的畫面完美地表達了影片主創對這一場戰爭所持有的質疑、憤怒與悲哀等多種複雜情緒。
8.《西線無戰事》
導演:路易斯·邁爾斯通
蘇聯蒙太奇學派的電影大師愛森斯坦有過一句名言,“永遠消滅戰爭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西線無戰事》在世界各國每年公映一遍。”這部被他成為“最偉大的博士論文”的電影作品,是為數不多的一戰題材電影經典。《西線無戰事》創作於一戰剛剛結束之後的1930年,歐美國家對於現代戰爭的慘烈和殘酷有了第一次切身體驗,有著歐洲背景的美籍導演路易斯·邁爾斯通,用他強烈的人道主義熱情完成了這部氣勢宏大而又不失柔情的戰爭影片。在影片結尾,中槍死去的戰士的手的特寫鏡頭,成為了戰爭題材電影裡最早的經典鏡頭之一。
9.《辛德勒的名單》
“新好萊塢”的代表人物斯皮爾伯格的作品《辛德勒的名單》,凝聚了這位猶太裔導演的畢生心血、才華與熱忱。影片沒有恢弘的戰爭場面和絢麗的影像,也缺少了斯皮爾伯格電影裡一貫的夢幻色彩和高水準的數碼技術,而是完全採用紀錄片式的手法和對生命的無限尊重。來對猶太民族這一悲慘歷史進行一次深沉悲愴的懷念與致敬。現在看來,影片所展現的納粹黨衛軍與猶太人之間的關係多少帶有些主觀色彩的偏頗,但是影片的攝影、編劇技巧,以及從各種細節處展現出的導演對待生命的悲憫情懷,仍然值得每一位電影人深刻學習。
10.《現代啟示錄》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如果說戰爭是人類一次次向獸類還原的過程的話,那麼《現代啟示錄》就是對這種還原過程的電影化概括。科波拉把沿著湄公河逆流而上尋找殺人上校的過程,深化為尋找人類暴力本性源頭的高度哲學化過程。這一改編自人類學名著《金枝》的寓言式電影是繼《教父》系列之後,再次展現出科波拉高超的導演技巧。影片風格化的絢麗攝影,內外兼顧的表演形式,以及由這些外在形式所達成的諷刺與悲愴並存的隱喻手法,都是極好的教學素材。更為重要的是,《現代啟示錄》本身跳出了單一的戰爭形式,而透過越戰的背景故事,深刻地挖掘出人類誕生以來爆發的所有的戰爭的共同原因,即人類本性中的慾望本質和暴力因子,使人類一次又一次自相殘殺,最終導致所有屬於“人”的性質被獸性代替。在這一角度上說,《現代啟示錄》是一部包含了所有戰爭的、更深層意義上的戰爭題材電影。
1.《拯救大兵瑞恩》
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
《拯救大兵瑞恩》算得上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現代戰爭影片。本片第一次在戰爭故事片中利用紀錄片的手段完全還原了戰爭的血腥、暴力和殘酷,它營造的戰爭真實感是之前所有現代戰爭片裡前所未見的。自《拯救大兵瑞恩》開始,世界範圍內的戰爭電影創作出現了一種紀錄片式故事電影的新傾向,導演及主創將這種技術手段和敘事手法的革新,與影片探討的主要觀點完美地契合在一起,真正的恐怖與壓迫感使片中的每個人都處於一種悲劇的氣氛之中。影片所展示的關於生命、尊嚴與希望的“拯救之路”也超越了簡單的生命價值的論戰,而轉為對戰爭本質與人類本性的思考。
2.《大獨裁者》
導演:查理·卓別林
《大獨裁者》既是好萊塢喜劇片的經典作品,同時也是一部反戰題材的代表作。卓別林在他的第一部完全有聲片中,不但展現了依然高超的喜劇技巧,而且展示出了他作為電影大師所具有的悲憫情懷。在這部明顯影射德國法西斯戰爭的影片中,不乏常見的卓別林式的笑料。然而,卓別林在影片最後那一段洋溢著對全人類生命與尊嚴的熱愛演講,才使這部影片變得足夠偉大而不朽。
3.《奇愛博士》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庫布里克擅長透過荒誕奇詭的故事和與之相稱的視聽語言,展現人類發展程序中的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全部來源於人類自身,但卻在自然世界的影響下,顯得十分無奈和難以處理,人類本性中固有的暴力與邪惡,又使得人類的種種問題幾乎都無法解決。這種荒誕戲謔同時又頗具宿命論的悲劇看法,幾乎滲透入他所有的作品之中,與之相對應的是,他常常選擇戰爭題材來開展他的創作。
《奇愛博士》是庫布里克闡釋他觀點的代表作,本片是一部帶有幻想性質的現實主義作品,背景來自於冷戰時期,瘋狂的奇愛博士身上充滿了暴力因子,而蘇美兩國的領導人之間則互相絮叨著誰也無法聽懂的囈語,世界的命運就荒誕地掌握在這群人的手中。當美國的戰鬥機將氫彈投下時,好戰的上校騎在氫彈上興奮地揮手,世界最終被冷戰所毀滅。在這一荒誕與黑色幽默色彩強烈的影片中,庫布里克宣洩著對冷戰世界的絕望態度,鑑於影片的拍攝時期是全世界都在產生劇烈動盪的六十年代,這種絕望便不難理解了。
4.《桂河大橋》
導演:大衛·裡恩
由英國來到好萊塢闖蕩的導演大衛·裡恩精擅於史詩片的創作,由他執導的《桂河大橋》是一部製作十分精細的二戰題材電影。影片所討論的內容也超越了二戰本身的戰爭性質,而進入了一個高度哲學化的領域,透過被俘的英軍上校在日本戰俘營內修築桂河大橋的故事,展現了戰爭的荒謬本質。在電影中,即使被俘也要維持尊嚴的尼克爾上校,在戰俘營內與日本軍官齊藤開展了長期對抗,然而令人敬佩的行為最終導致了自身的毀滅,上校只想到要透過建造大橋的方式展現英軍的優秀品質,卻忘了自己是在幫助敵人修建一條侵略之路。與其他好萊塢戰爭片相比,《桂河大橋》更像是一部英國電影,影片充滿了莎士比亞式的性格悲劇色彩,對戰爭作出了充滿無奈的諷刺。在戰爭面前,人類的尊嚴變得毫無價值,甚至會毀滅自己。
5.《全金屬外殼》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同樣是庫布里克的戰爭名作,《全金屬外殼》的影片背景被安排在了越南戰爭。與美國參與的其他戰爭相比,單純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而發動的越戰更加具有批判意義。這次戰爭是現代戰爭史上毫無意義的戰爭典型,戰爭雙方都損失慘重,而直至戰爭結束,這場戰爭也沒有給任何一方帶來勝利,只給雙方留下了在今後數十年時間裡都無法抹去的心靈傷痛。作為專注於表現人類社會荒誕性的導演,庫布里克自然不會放過如此經典的戰爭題材。《全金屬外殼》對於軍營和戰爭兩方面,都進行了幽默而又殘酷的暴力表現。片中描述的種種十分變態而卑劣的行徑,使整部影片瀰漫著永遠無法散去的嚴肅與戲謔並存的恐怖、奇詭氣氛。
6.《巴頓將軍》
導演:富蘭克林·沙夫納
《巴頓將軍》是一部充滿矛盾的影片。一方面,它全景式地呈現了二戰的戰略、戰術,以及各國之間的合作與衝突,採用高屋建瓴的宏大視角和細緻入微的表現力,透過巴頓將軍——這一二戰時期的代表人物,將二戰中的美國精神極具震懾力地展現出來,影片中的幾個主要段落也成為教科書式的經典。但另一方面,雖然擁有著許多藝術與技術領域的卓絕成就,《巴頓將軍》又充滿著悖論。巴頓將軍本身作為一個典型的美國戰爭符號而存在,影片又創作於美國軍事行動頻繁且國民情緒複雜的1969-70年,很難說這個時間點內出現這樣一部優美地歌頌戰爭情懷的作品沒有任何附加因素。扮演巴頓將軍的喬治·斯科特也因為對巴頓這一人物保留態度,而拒絕了奧斯卡為他頒發的最佳男演員獎項。
7.《野戰排》
導演:奧利弗·斯通
在所有反思越戰的好萊塢影片中,《野戰排》可謂是最具有真實戰爭體驗、最深刻地批判與越戰的作品。導演奧利弗·斯通憑著自己切身的越戰經歷,拍攝完成了這部帶有半自傳性質的反戰題材電影。在《野戰排》出現之前,好萊塢也曾出現過《獵鹿人》等反思性質的越戰電影,但大都有著美式的民族情緒處理。《野戰排》跳脫出了“美國”與“越南”的對立視角,站在普世的立場上,平等地看待這一場給兩華人民都帶來深刻傷痛的戰爭。片中的美國士兵甚至可以失去最基本的尊嚴與驕傲,變成姦淫擄掠的暴力機器,美國精神裡包含的夢想、榮耀、信仰、團結都在這場吃人的戰爭中逐一毀滅。電影裡伊萊亞中士雙手向天,掙扎著死去的畫面完美地表達了影片主創對這一場戰爭所持有的質疑、憤怒與悲哀等多種複雜情緒。
8.《西線無戰事》
導演:路易斯·邁爾斯通
蘇聯蒙太奇學派的電影大師愛森斯坦有過一句名言,“永遠消滅戰爭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西線無戰事》在世界各國每年公映一遍。”這部被他成為“最偉大的博士論文”的電影作品,是為數不多的一戰題材電影經典。《西線無戰事》創作於一戰剛剛結束之後的1930年,歐美國家對於現代戰爭的慘烈和殘酷有了第一次切身體驗,有著歐洲背景的美籍導演路易斯·邁爾斯通,用他強烈的人道主義熱情完成了這部氣勢宏大而又不失柔情的戰爭影片。在影片結尾,中槍死去的戰士的手的特寫鏡頭,成為了戰爭題材電影裡最早的經典鏡頭之一。
9.《辛德勒的名單》
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
“新好萊塢”的代表人物斯皮爾伯格的作品《辛德勒的名單》,凝聚了這位猶太裔導演的畢生心血、才華與熱忱。影片沒有恢弘的戰爭場面和絢麗的影像,也缺少了斯皮爾伯格電影裡一貫的夢幻色彩和高水準的數碼技術,而是完全採用紀錄片式的手法和對生命的無限尊重。來對猶太民族這一悲慘歷史進行一次深沉悲愴的懷念與致敬。現在看來,影片所展現的納粹黨衛軍與猶太人之間的關係多少帶有些主觀色彩的偏頗,但是影片的攝影、編劇技巧,以及從各種細節處展現出的導演對待生命的悲憫情懷,仍然值得每一位電影人深刻學習。
10.《現代啟示錄》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如果說戰爭是人類一次次向獸類還原的過程的話,那麼《現代啟示錄》就是對這種還原過程的電影化概括。科波拉把沿著湄公河逆流而上尋找殺人上校的過程,深化為尋找人類暴力本性源頭的高度哲學化過程。這一改編自人類學名著《金枝》的寓言式電影是繼《教父》系列之後,再次展現出科波拉高超的導演技巧。影片風格化的絢麗攝影,內外兼顧的表演形式,以及由這些外在形式所達成的諷刺與悲愴並存的隱喻手法,都是極好的教學素材。更為重要的是,《現代啟示錄》本身跳出了單一的戰爭形式,而透過越戰的背景故事,深刻地挖掘出人類誕生以來爆發的所有的戰爭的共同原因,即人類本性中的慾望本質和暴力因子,使人類一次又一次自相殘殺,最終導致所有屬於“人”的性質被獸性代替。在這一角度上說,《現代啟示錄》是一部包含了所有戰爭的、更深層意義上的戰爭題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