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千千里馬
-
2 # 清風攬月315
書法我不太懂,只是喜歡而已,我只是愛看別人的作品,自己卻沒有心思提筆。看了這三幅作品,我說一句外行話,略顯呆板。
-
3 # 如石書藝
這位書友的隸書有三個特點:一是有很深的傳統功夫;二是筆法、結體有個性;三是對隸書有自己的理解。
隸書寫到這個水平,屬實不易,既有傳統功夫,又有創新意識。書法足以示人,足以自信。
如有不足,我個人覺得有以下三個問題值得商榷:一是在隸書傳承上要堅持本質精神不偏離。我們說隸書以漢隸為宗,這不是模仿漢隸形似不走樣,而是取之“”法”,這個“”法”就是隸書的用筆真諦。關於何為隸書用筆,我已多次發文,這裡再強調一點,就是我們不要被具體的點畫筆法誤導,我們要透過點畫形態下的筆法,悟到漢隸書的共性用筆精神。二是創新不是對傳統的修正,也不是按照自己的意願模仿,更不是組裝和設計。創新是一種“法”的確立,創新是一種否定之否定,是自然狀態下對“法”的詮釋。三是書法的精神和意境需要傳統功夫支撐,但更依賴於筆墨的自我見解。
以上是我的體會,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互相學習。
你說“為什麼形成自己的風格了?”好像對自己的作品很自信,這就有些問題了。
我們還是談談什麼是風格吧。
書法要形成風格,其實也沒有那樣難。自己願意怎麼寫,只要與古人不同,就算是一種“風格”了。
但是,風格不是樣式,不是跟別人不一樣,就叫形成自己的風格了。
特定的書法風格,是指完全成熟的書法藝術美學。
尤其在完整的書法作品中,要體現出來藝術之美的獨特性和高雅性。
獨特是一個風格基因問題,高雅是藝術品味問題。
即使風格基因出來了,那麼,高雅問題仍然是很難的。
例如,你的這幅作品中的落款,就不夠成熟,第一行小字就寫歪了。
落款不是一定要與正文一樣穩穩當當,但是,要看作品是什麼風格。
你寫的是大體工穩的隸書,所以,落款不宜歪斜。如果是行書草書,那倒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有“顧盼”,就是不能讓正文與落款有一種“背向”的感覺,而應該是“相向”的關係,這叫“顧盼”。就是人家在看你,你也要看著她,而不是轉過臉去。
此外,你是押印也不太合理,非常死板。
比如,起首印押一個印就可以了,你押了兩個,把整體的氣息就破壞掉了。
因為你的正文第一行只有兩個字,中間的距離比較大,把第二個印押在中間不行,壓在底下看起來工穩協調,其實是畫蛇添足。
如果你非要押兩個印,那麼,建議你的這幅作品,把兩個印都押在上面,不要超出一個正文字就可以了。
所以說,押印也是書法作品修養的一部分,在押印上絕不能不動腦筋,也不能含含糊糊,以為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不寫字容易多了。
其實不是這樣。如果押印不好,一幅作品就會報廢了。
我們在看看你的用筆,總體來說,問題是沒有乾溼濃淡的變化,而且有些筆法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顯得筆力不夠飽滿,這是需要努力克服的地方。
這種情況說明,你臨帖並不多,吸收的書法表現力非常有限,對筆法的法、意、勢理解不夠,這是因為在臨摹古人作品的時候,沒有對筆法做較為深入研究。
最後就是書法“結體”問題。你的作品中有很多結體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
你的隸書喜歡吸收一些篆書的筆意,這沒有錯。但是,個別地方“違法”了。例如對聯中的“春”字,撇和捺這樣寫,好像是創意,但是,這是一個失敗的創意。這樣寫,上半部分就有些凌亂破碎了。
還有“口”的寫法,不是不能那樣寫而是沒有依據的寫,就不對了。口應該聚氣,也可以放一個活口,但是,你有兩個活口,這就不聚氣了。
當然,你也有寫的好的地方。如“穿”字,就寫的很有創意,雖然用筆不是很好,但是,這個創意是成功的。
在你的書法作品中還有許多問題,我就不一一細說了。舉一反三吧。
也許你是遇到新的瓶頸期了。我希望你繼續臨摹字帖,把用筆結體吃透,一定還會有很大提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