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麾下的“五虎上將”藉助《三國演義》的傳播可謂是古今老幼無所不知,但實際在真正的三國曆史上卻並不存在這個說法。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后,正式任命的正牌將軍只有關羽、張飛、黃忠和馬超四人,趙雲並沒有名列其中。而在此四人中,馬超的身份和地位最為特殊,就出身而言,馬超是其中最高的一員,但是如果細究其建立的戰功和為劉備集團做出的貢獻,馬超卻又遠遠不及另外三人,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既然如此馬超為何能夠名列劉備集團的四大將軍之列?馬超究竟有何過人之處,還有,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馬超字孟起,根據史書記載是東漢開國功臣,名將馬援的後人,然而實際上這層身份並沒有給兩百年後的馬家帶來什麼與眾不同的優渥條件,到了馬超的爺爺馬平這一代,已經淪落到了在縣城裡當縣尉的水平。對於階級逐漸固化的東漢王朝而言,所謂“武人勳貴”如果沒有儒家經學文化的加持也不過如此,就一個小小縣尉的職位,馬平後來都丟了,只能在涼州各地當街溜子混飯吃這樣子。以至於最後連婚都結不了,不得不娶了一個羌族的女子為妻,在當時的文化氛圍中,異族通婚是件並不怎麼光彩的事情,而馬家也就從此有了羌族的基因。
儘管備受歧視,但俗話說得好,“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正是因為有了這層羌族的血統,馬超的父親馬騰才得以另闢蹊徑地找到一條崛起之路。東漢末年的西北可以說是野心家的樂園,隨著長久以來的漢羌戰爭持續不停,整個涼州都陷入了混亂和攻伐中,道理講不通,唯有依靠拳頭決勝負。而馬騰看到了這個時機,積極投軍,依靠自己的武勇和在羌人中的威信以及關係迅速找到了一條晉升之路。後來又找到了另一個內心不安分的將領韓遂一起聯合起來,在手中有了一定兵權後開始反叛東漢朝廷,此時的朝廷在多次動亂後已然無力控制住局面,只能向馬、韓兩人妥協,就此馬家重新崛起為涼州一地的半獨立諸侯。
馬超就成長在這樣一個家庭中,作為馬騰的長子,可想而知年輕的時候過的是什麼日子,在家族還未崛起之前,馬超應該跟父親一起見識到了各色殺戮和背叛,整日朝不保夕。雖然身負“勇健”之名,也非常能打,但是馬超的三觀應該並不怎麼正,相反所學到的都是亂世中爾虞我詐的自保術,如何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才是馬超人生的主旋律,那麼他會有此後所作出的決策,也就不足為奇了。
公元208年,在確認了曹操業已成為北方第一大勢力的現實後,馬騰接受了曹操的招攬條件,帶著家眷遷入鄴城為官,相比此時的馬騰也已經厭倦了多年的打打殺殺,想要平安地度過退休生涯。但是深知“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馬騰也對自己摸不著槍桿子這件事感到由衷地害怕,於是他向曹操提出了條件,要求自己的兒子馬超接任自己的位置。在馬騰眼裡,長子在西北掌握軍隊,時刻威懾曹操不敢對自己下手,自己在鄴城就可以高枕無憂地吃喝玩樂了。但如意算盤打得好,馬騰卻絕對沒想到真正坑自己的便是自己的寶貝兒子。4年後的212年,馬超突然起兵進攻關隴一代,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曹操在盛怒之下將馬騰三族盡滅,就這樣馬超徹底成為了孤家寡人。
關於馬超這次起兵原因眾說紛紜,但是基本上為人所達成共識的是馬超果然不是個東西,連親爹的命都不顧,但這其實是有點過度聖母了。作為像馬超這種亂世流氓來說,只要有好處,誰的命他都不會放在眼裡,除了他自己以外他的心裡沒有任何人,這種背叛只能算是正常操作而已。其實此前一年馬超就曾經跟韓遂聯合,企圖攻下關中以自立,但是在曹操的離間計下失敗,韓遂也跟馬超翻臉,這第二次的反叛其力量還比不上第一次,自然最終也是無所作為。不僅如此,連涼州的原有基地都丟了,馬超只能帶著殘兵敗將投奔了漢中的張魯。但是馬超此時的名聲已經臭了,張魯對馬超也非常提防,稍有信任,張魯的部將便前往進獻讒言,最終馬超在張魯手下也待不下去,只能去投奔已經佔領了益州的劉備。
照常理來說,向來尊奉仁德和信義的劉備跟馬超這種人應該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更遑論能夠接受馬超的投奔了。但歷史的弔詭之處也在這裡,人人都以為劉備不會接受馬超,但是劉備偏偏真的接受了,不僅接受了,最終還將馬超提拔到武官中的第一流檔次,那麼這又是為什麼?
原因也很簡單,用的是馬超的名望,首先馬超在涼州一地經營許久,威望根深蒂固,且有羌人血統,這對於劉備未來執行《隆中對》中“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戰略有著非凡的意義。其次馬超與曹操有著血海深仇,接納馬超實際上也是一個姿態的表示,證明了劉備這裡跟曹操有著勢不兩立的態度,只要跟曹操有所齟齬的人,不論如何我都能夠接納,把“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點發揮到了極致。
然而另一方面,有鑑於馬超之前的行為,劉備也實在對其不敢信任,於是對待馬超就採取了尊崇地位和表面厚待,但實際上不敢也不能夠讓他掌握兵權的方法。當然此時的馬超也對劉備的態度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可能得到領兵作戰的機會,只能小心翼翼地低調做人,度過下半生,而實際上他也從此銷聲匿跡,最終於47歲時病逝,結束了自己難以言喻的一生。
劉備麾下的“五虎上將”藉助《三國演義》的傳播可謂是古今老幼無所不知,但實際在真正的三國曆史上卻並不存在這個說法。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后,正式任命的正牌將軍只有關羽、張飛、黃忠和馬超四人,趙雲並沒有名列其中。而在此四人中,馬超的身份和地位最為特殊,就出身而言,馬超是其中最高的一員,但是如果細究其建立的戰功和為劉備集團做出的貢獻,馬超卻又遠遠不及另外三人,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既然如此馬超為何能夠名列劉備集團的四大將軍之列?馬超究竟有何過人之處,還有,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一, 名門貧子馬超字孟起,根據史書記載是東漢開國功臣,名將馬援的後人,然而實際上這層身份並沒有給兩百年後的馬家帶來什麼與眾不同的優渥條件,到了馬超的爺爺馬平這一代,已經淪落到了在縣城裡當縣尉的水平。對於階級逐漸固化的東漢王朝而言,所謂“武人勳貴”如果沒有儒家經學文化的加持也不過如此,就一個小小縣尉的職位,馬平後來都丟了,只能在涼州各地當街溜子混飯吃這樣子。以至於最後連婚都結不了,不得不娶了一個羌族的女子為妻,在當時的文化氛圍中,異族通婚是件並不怎麼光彩的事情,而馬家也就從此有了羌族的基因。
儘管備受歧視,但俗話說得好,“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正是因為有了這層羌族的血統,馬超的父親馬騰才得以另闢蹊徑地找到一條崛起之路。東漢末年的西北可以說是野心家的樂園,隨著長久以來的漢羌戰爭持續不停,整個涼州都陷入了混亂和攻伐中,道理講不通,唯有依靠拳頭決勝負。而馬騰看到了這個時機,積極投軍,依靠自己的武勇和在羌人中的威信以及關係迅速找到了一條晉升之路。後來又找到了另一個內心不安分的將領韓遂一起聯合起來,在手中有了一定兵權後開始反叛東漢朝廷,此時的朝廷在多次動亂後已然無力控制住局面,只能向馬、韓兩人妥協,就此馬家重新崛起為涼州一地的半獨立諸侯。
馬超就成長在這樣一個家庭中,作為馬騰的長子,可想而知年輕的時候過的是什麼日子,在家族還未崛起之前,馬超應該跟父親一起見識到了各色殺戮和背叛,整日朝不保夕。雖然身負“勇健”之名,也非常能打,但是馬超的三觀應該並不怎麼正,相反所學到的都是亂世中爾虞我詐的自保術,如何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才是馬超人生的主旋律,那麼他會有此後所作出的決策,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 反骨的將才公元208年,在確認了曹操業已成為北方第一大勢力的現實後,馬騰接受了曹操的招攬條件,帶著家眷遷入鄴城為官,相比此時的馬騰也已經厭倦了多年的打打殺殺,想要平安地度過退休生涯。但是深知“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馬騰也對自己摸不著槍桿子這件事感到由衷地害怕,於是他向曹操提出了條件,要求自己的兒子馬超接任自己的位置。在馬騰眼裡,長子在西北掌握軍隊,時刻威懾曹操不敢對自己下手,自己在鄴城就可以高枕無憂地吃喝玩樂了。但如意算盤打得好,馬騰卻絕對沒想到真正坑自己的便是自己的寶貝兒子。4年後的212年,馬超突然起兵進攻關隴一代,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曹操在盛怒之下將馬騰三族盡滅,就這樣馬超徹底成為了孤家寡人。
關於馬超這次起兵原因眾說紛紜,但是基本上為人所達成共識的是馬超果然不是個東西,連親爹的命都不顧,但這其實是有點過度聖母了。作為像馬超這種亂世流氓來說,只要有好處,誰的命他都不會放在眼裡,除了他自己以外他的心裡沒有任何人,這種背叛只能算是正常操作而已。其實此前一年馬超就曾經跟韓遂聯合,企圖攻下關中以自立,但是在曹操的離間計下失敗,韓遂也跟馬超翻臉,這第二次的反叛其力量還比不上第一次,自然最終也是無所作為。不僅如此,連涼州的原有基地都丟了,馬超只能帶著殘兵敗將投奔了漢中的張魯。但是馬超此時的名聲已經臭了,張魯對馬超也非常提防,稍有信任,張魯的部將便前往進獻讒言,最終馬超在張魯手下也待不下去,只能去投奔已經佔領了益州的劉備。
三, 銷聲匿跡照常理來說,向來尊奉仁德和信義的劉備跟馬超這種人應該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更遑論能夠接受馬超的投奔了。但歷史的弔詭之處也在這裡,人人都以為劉備不會接受馬超,但是劉備偏偏真的接受了,不僅接受了,最終還將馬超提拔到武官中的第一流檔次,那麼這又是為什麼?
原因也很簡單,用的是馬超的名望,首先馬超在涼州一地經營許久,威望根深蒂固,且有羌人血統,這對於劉備未來執行《隆中對》中“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戰略有著非凡的意義。其次馬超與曹操有著血海深仇,接納馬超實際上也是一個姿態的表示,證明了劉備這裡跟曹操有著勢不兩立的態度,只要跟曹操有所齟齬的人,不論如何我都能夠接納,把“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點發揮到了極致。
然而另一方面,有鑑於馬超之前的行為,劉備也實在對其不敢信任,於是對待馬超就採取了尊崇地位和表面厚待,但實際上不敢也不能夠讓他掌握兵權的方法。當然此時的馬超也對劉備的態度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可能得到領兵作戰的機會,只能小心翼翼地低調做人,度過下半生,而實際上他也從此銷聲匿跡,最終於47歲時病逝,結束了自己難以言喻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