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出家”一詞最早因於道教。因於,不是源於。

    在道教的宗教儀式上,有一個重要的過程,稱為“三辭”:謝別先祖、辭別父母、辭別親知朋友。包括其他一些儀式在內,這段流程稱為“投庵住觀”。“投庵住觀”是道教的專有名詞,經過此儀式,凡俗之人就變成了道教的“童子”——童子是指身份,而不是年齡。

    道教流傳很久之後,在民間,逐漸把“投庵住觀”俗稱為“出家”。但是,當時還不算宗教名詞,只是區別於一般的離家,意指去某地居住,住得久一些,即可說是“出家”。因此,“出家”一詞,最早並非宗教人士常用,而是提到隱士們時常用的。

    到了東漢明帝時,中國來了兩個中天竺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他們編撰《佛說四十二章經》,其實就是把所謂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集了四十二段話。其中寫到: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攝摩騰和竺法蘭來到中國居住了一段時間後,雖學會了漢語,但憑他們自己的漢語水平也創造不出更適合的詞來形容僧人剃度執戒這些事,於是就直接採用了在民間較為流行的說法,將佛教也稱為“出家”。

    這有兩個好處:1.當時潛在的佛教信徒都是些窮苦大眾,文化水平低,那些高深的詞大家聽不明白,“出家”流傳廣遠,通俗易懂;

    2.由於在當時很多百姓心中,只有隱士才“出家”,而隱士在百姓心目中大多是“高人”,因此用出家這個詞顯得很高大上,這樣也容易吸引到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不過,在梵語裡沒有“出家”一詞。按梵語裡的意思,翻譯成“透過門”或者“出境”更合適,透過門就是說透過妙善之門,進入一片新天地嘛。至於“出境”,佛教裡把人分為很多層境界,一旦從“生信”轉為“正信”,就算是出脫原有的境界了。

    不過,語言的意義都是先入為主的。叫“透過門”不好聽,叫“出境”又與漢語原本的意思相異,聽起來像出國了,所以就還是老老實實稱之為“出家”了。

    等到佛教把“出家”這個詞基本定性了之後,道教也就默認了這個說法了。

    不過,“出家”其實不屬於正式的叫法。按照宗教的正式叫法,還是會稱為皈依、受戒,尤其道教,還得加上“住觀”倆字才行。

  • 2 # 三七8113

    出家是古印度修行的一種方式。廣指一切捨棄家庭勤息煩惱的沙門。目的是勤息煩惱,了生脫死,以期解脫。非獨指佛教,出世是厭離世間的無常,苦,空,無我的有為法而期證入涅槃清涼的無為法。至於出城與出家,出世無關。

  • 3 # 止月齋

    古有“七出”,指讓妻子滾出家門。出,便成了對家的一種斷絕,相當於休。但被休是一種被動強迫行為,包含懲戒和羞辱的意思,被“出”的女人不會稱自己為出家,畢竟被“出”不體面。而皈依佛道者自稱“出家”則表示“出”是一種主動行為,更多的是一種決心和虔誠的表達,沒有不體面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澄縣到合陽路井鎮怎麼走,有班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