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zw6407

    “兩層次說”。有研究者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界說民生問題的特點。整體上,民生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各領域具有高度相關性,民生建設要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總體問題需要總體解決,民生建設的整體推進至關重要。具體而言,民生問題又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漸進性,需要夯實基礎領域,充分發揮關鍵環節的牽引作用。

    “四規律說”。有研究者指出,民生問題具有四個基本規律:一是直接生活消費性,即“同社會成員基本生存狀態和切身利益直接相關者方屬民生範圍,如社會救濟、義務教育、基礎性的社會保障和公共衛生”。二是基礎保障性,民生建設側重民眾的基本生活面向,解決的是民眾迫切需要改善的問題。三是生存保底性,民生建設主要起到兜底作用,用以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基本生存權。四是增益不可逆性,民生建設是一種剛性需求,只能做加法,不能做減法,既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改善民生的主要視角

    “發展經濟說”。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民生的改善顯然離不開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要堅持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繼續打牢民生建設的物質基礎。

    “社會保障說”。建立一個初級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初級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的基本特徵是“低水準、廣覆蓋、有實效”。這一體系主要用以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底線,要覆蓋城鄉居民,同時要以務實有效的精神紮紮實實推進。

    “民生優先說”。確立一種以民生問題為優先的公共投入排列順序。“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就公共投入的優先順序而言,應當以民生問題為優先,應當把民生問題作為最基本的著眼點”。防止公共投入優先順序顛倒,同時要進一步最佳化公共投入結構。

    “政府職能說”。這主要涉及政府職能定位問題,而公共服務型政府是改善民生的保障。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下,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同時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發展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政績考核說”。公共資源取之於民要用之於民,改善民生是政府職責所在,為防止與民爭利和利民政策走樣變形,要把解決和改善民生問題納入對政府工作和幹部政績的經常性評價指標之中,破除“唯gdp論”的政績觀。

    “社會組織說”。民生的改善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更是一個系統性、社會性的工程,而理順政府、社會關係是當前改革社會體制、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樹立“強政府、大社會”的合作理念,有助於發揮社會組織在民生改善中的建設性作用。

    “群眾參與說”。在制定公共政策時,要重視弱勢群體的聲音,建立正常的群眾利益表達機制,暢通人民群體的訴求之道。改變“上情下達易,下情上達難”的狀況,既有利於化解幹群矛盾,也有利於改善民生,真正將群眾路線落到實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煎麵餅要使用什麼麵粉才能使麵餅酥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