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30807591406

    某個部落有兩個出色的獵人,某一天他們狩獵的時候,看到一頭梅花鹿。於是兩人商量,只要守住梅花鹿可能逃跑的兩個路口,梅花鹿就會無路可逃。只要他們能夠齊心協力,梅花鹿就會成為他們的盤中餐。不過只要其中有任何一人放棄圍捕,梅花鹿就會逃跑掉。“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時運氣太好並不一定有好的結果。正當兩個獵人嚴陣以待圍捕梅花鹿的時候,在兩個路口都跑過一群兔子,如果獵人去抓兔子,會抓住4只兔子。從維持生存的角度來看,4只兔子可以供一個人吃4天,1只梅花鹿如果被抓住將被兩個獵人平分,可供每人吃10天。這裡不妨假設兩個獵人叫A和B。

    這樣,兩個人的行為決策就可以寫成以下的博弈形式:要麼分別打兔子,每人得4;要麼合作,每人得10。這樣獵鹿博弈有兩個納什均衡點,那就是:要麼分別打兔子,每人飽食4天;要麼合作,每人飽食10天。

    兩個納什均衡,就是兩個可能的結局。兩種結局到底哪一個最終發生,這無法用納什均衡本身來確定。比較[10,10]和[4,4]兩個納什均衡,明顯的事實是,兩人一起去獵梅花鹿比各自去抓兔子可以讓每個人多吃6天。按照經濟學的說法,合作獵鹿的納什均衡,比分頭抓兔子的納什均衡,具有帕累託優勢。與[4,4]相比,[10,10]不僅有整體福利改進,而且每個人都得到福利改進。

    換一種更加嚴密的說法就是,[10,10]與[4,4]相比,其中一方收益增大,而其他各方的境況都不受損害。這就是[10,10]對於[4,4]具有帕累託優勢的含義。

    在這裡我們需要解釋一下何謂帕累託效率。在經濟學中,帕累託效率準則是:經濟的效率體現於配置社會資源以改善人們的境況,主要看資源是否已經被充分利用。如果資源已經被充分利用,要想再改善我就必須損害你或別的什麼人,要想再改善你就必須損害另外某個人。一句話簡單概括,要想再改善任何人都必須損害別的人了,這時候就說一個經濟已經實現了帕累託效率。相反,如果還可以在不損害別人的情況下改善任何人,就認為經濟資源尚未充分利用,就不能說已經達到帕累託效率。效率是指資源配置已達到這樣一種境地,即任何重新改變資源配置的方式,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在沒有其他人受損的情況下受益。這一資源配置的狀態,被稱為“帕累托最優”狀態,或稱為“帕累託有效”。

    目前在世界上比比皆是的企業強強聯合,就接近於獵鹿模型的帕累託改善。跨國汽車公司的聯合、日本兩大銀行的聯合等均屬此例。這種強強聯合造成的結果是資金雄厚,生產技術先進,在世界上佔有的競爭地位更優越,發揮的影響更顯著。

    總之,他們將蛋糕做得越大,雙方的收益也就越大。比如寶山鋼鐵公司與上海鋼鐵集團強強聯合也好,還是其他什麼重組方式,最重要的在於將蛋糕做大。在寶鋼與上鋼的強強聯合中,寶鋼有著資金、效益、管理水平、規模等各方面的優勢,上鋼也有著生產技術與經驗的優勢。兩個公司實施強強聯合,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發掘更多更大的潛力,形成一個更大更有力的拳頭,會將蛋糕做得比原來兩個蛋糕之和還要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姓和什麼姓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