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莫妮卡158249004

    醫生最討厭話多的病人,一般你沒嘮叨完藥方就開好了,不僅因為醫生的時間有限,更是他們見慣了生死,你嘮叨那些不舒服在他們眼裡根本不算事。我曾多次被醫生表揚頭腦清楚,不羅嗦,那是我事前做足了功課,儘量話說到點子上,不叫醫生煩。

  • 2 # 遼瀋名醫

    醫生普遍討厭那些自以為是的病人。他們往往抱著很頑固的自己的老一套的理念,對醫生的指導和建議也是半信半疑。

    這些患者有的抱著久病成醫的觀點,自己給自己開藥方,一旦病嚴重了,才會想到去找醫生專業幫助。但是因為多年積累的治療經驗,所謂的治療經驗,讓他們對醫生的話,並不能完全採信。

  • 3 # 39健康網

    人們經常說看病難,實際上,醫生問診也不容易!尤其遇到那些“自我診斷”“聽信傳言”“懷疑醫術”的病人,內心很無奈,但也只能默默忍受!所以如果醫生態度不好,最好先看看自己有沒有犯了醫生的6個“禁忌”。

    一、一生病就上網“自我診斷”

    “醫生,我在網上看有人說,這是腫瘤徵兆,是不是啊?”很多人喜歡在網上“尋醫問藥”,解決不了再去到醫院。

    許頂立醫生指出,網上的資訊氾濫,就連最簡單的一個感冒,也有人說是大病徵兆!這種“自我診斷”不僅對病情無益,還會徒增心理負擔。

    中醫看病就提到“望聞問切”,這就說明,單一現象不足以判斷病症,想要隔著螢幕斷病,實在有些異想天開。

    不過,可以透過專業的醫學平臺瞭解醫學常識,這樣能更好地瞭解自身狀況。

    二、給我開“那個藥”,別人吃得好

    作為醫生,當然希望病人快速康復,所以開的藥自然也是權衡利益後選擇的。

    可總有些病人會讓醫生照他的方子開,說是“別人用的好”“自己以前吃的好”。人有個體差異性,別人用的好的藥並非適合你。

    還有些病人,總想醫生開“特效藥”。其實,醫生並不是所謂的“神醫”,這世上沒有靈丹妙藥。

    三、症狀稍好一些就停藥

    很多慢性病患者總覺得“是藥三分毒”,待病情一好轉,就擅自減量、停藥,等病情反覆時再來求助醫生。

    慢性病最忌諱的就是擅自更改藥量,以高血壓為例,一旦停藥很容易“反跳”到以前的水平,進而引發各種併發症。

    四、要求醫生開抗生素

    很多人認為抗生素是萬能的,不管發燒還是感冒,都要來上幾盒。

    也有人怕用抗生素,即使醫生給他開,他卻放著不用,結果炎症越來越嚴重。

    對待抗生素,我們應該用科學的眼光看待,一味地“拒絕”和“要求”,都是對病情無益的。

    五、嫌貴不願做檢查

    有些病人短時間內做過某些檢查,醫生再讓他做時,他就會認為醫生趁機“斂財”。

    實際是,很多檢查有“保質期”的,身體的各項指標都一直在變化,只有當時測到的資料才能更好地幫醫生診斷。

    六、複查說不來就不來

    很多病在第一次檢查服藥後,醫生會叮囑患者下次來複診。但總會有不少人以工作忙、身體已經好轉為理由拒絕複診,這讓醫生很無奈。

    定期複查是為了更好地監測病情恢復情況。而且醫生開的藥量也只能吃到下次複查時間,如果不繼續用藥,病情會反彈。

    所以,建議嚴格按照醫囑複查,這樣病才能更快痊癒。

    現在之所以醫患關係這麼緊張,都是因為我們對醫生的不信任!為了我們以後能更好地得到診治,請給予醫護人員多一點信任。

  • 4 # 喝水都胖的肥膩婦女

    看消化科時,在我之前的一位女士說,醫生,我肛門裡好像長東西了,醫生說那做個腸鏡吧,她說腸鏡我不做,我剛在老家做過,當地醫生說沒病,從包裡拿出老家的腸鏡報告,腸鏡報告呀,大家懂的,彩色的,很清楚的,醫生看了說,很好呀,沒啥東西呀,她說不對,肯定有東西,我要做肛門鏡,醫生無語,不信任醫生去再多醫院也沒用,這種病叫我想我有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們都是如何治理黃河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