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怎麼回事小老弟

     一、路基的常見病害及成因  (一)路基的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上產生較大的沉落,不均勻下陷,造成的區域性路段損壞。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路基的沉落,產生的原因一般為填料選擇不當、填築方法不合理、壓實度不足等;二是地基的沉陷,產生的原因一般為原地面為較弱土層填筑前未經換土等。降雨量過大、洪水、冰凍、積雪或溫差過大,都可能使路堤產生不均勻下沉。另外,現階段大噸位車輛比重不斷增大,超載顯現有曾無減,也可能導致路基沉陷。  (二)路基邊坡的坍方是指路堤邊坡和路塹邊坡的坍方,是公路常見的病害,也是水毀造成的普遍現象。其坍方長度由幾米到幾十米,嚴重地影響交通運輸的安全。按照破壞的原因和規模不同,路基邊坡坍方可分為剝落、碎落、滑坍及崩坍、坍塌等型別。這些損壞表現的形式有的規模較小,有的則可能是大量土方的整體下滑或崩落,有時還會引起其他病害。產生路基邊坡坍方的原因較多,可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水文、溫度等的作用。如不良的土質,大量降雨雪,水的侵蝕、沖刷及季節性冰凍地區的反覆凍融作等。人為因素包括設計和施工兩個方面。在設計方面如斷面尺寸、排水、防護與加固設計不合理等。在施工方面如填築順序不當,填方不密實,土基壓實不足等。  (三)路基沿山坡滑動通常是指路基整體或區域性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地面向下滑動,失去其基本的穩定性。產生的原因一般為邊坡過陡、原地面較光滑未經人工處理、土壤過於潮溼、路基下的地基為不穩定的天然滑動體、未進行必要的支撐與加固、排水系統設計不合理、土基壓實不足等。  (四)路基翻漿主要是指在地下水位較高或地表排水不良情況下,冬季水分產生聚集,引起路基凍脹,春季融化時,將造成路基溼軟,形成彈簧狀態,並在行車的反覆作用下,會發生泥漿被擠壓到路面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季節性冰凍地區的春融時節,以及鹽漬土、泥沼、水網、軟土等地區。路基翻漿根據導致其發生的水類來源和翻漿時路面的變形破壞程度,可分為五種型別和三個等級。導致翻漿的水類來源可分為地下水類、地表水類、土體水類、氣態水類、混合水類。按翻漿等級和路面變形破壞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是指路面龜裂、潮溼、車輛行駛時有輕微彈簧;中度是指大片裂紋、路面鬆散、區域性鼓包、車轍較淺;重度是指嚴重變形、翻漿冒泥、車轍很深。其產生的原因為採用粉性土質做路基、地面排水困難、地下水位較高、季節性冰凍地區、不及時排積水、不及時彌補裂縫等。  二、預防、防治及養護措施  (一)設計方面  1、在設計之前,要做全面的調查工作。必須對沿線的地質、地形、地貌、水文、氣象、地震等進行全面詳細的探查,尤其要對不良地段應做更加詳細的勘探。如為公路改建,還應收集歷年路況資料及當地路基的翻漿、坍方、沉降等病害的防治經驗。  2、在設計時必須保證路基最小填築高度不因地表水、地下水、毛細水及凍脹作用的影響而降低其穩定性。  水文地質條件不良地段的路基設計最小填築高度不應小於路床處於中溼狀態的臨界高度;當路基設計標高受限制時,應對潮溼、過溼狀態的路基進行處理,如換填砂礫、石渣等透水性材料設定隔離層或修築地下滲透溝等以避免地面積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影響路基強度與穩定性。處理後的土基回彈模量不應小於路面設計規範規定的要求。  3、明確各級公路路基填料質量標準要求,施工圖設計中,按照設計規範的路基填料最小強度(CBR)要求,來確定填築材料的選擇。必須明確不同填高內路基填料的CBR值(最小強度)及最大粒徑要求。路床填料優先選用級配較好的礫(角礫)類土,填料的粒徑最大應小於150MM。  4、在路基排水設計中要本著防重於治,防止結合的方針,遵循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環境保護的原則。要做到防、排、疏相結合,針對排水困難的地段,可採取滲溝、滲水隧洞、滲井等方法來降低地下水位或設定隔離層等措施,使路基處於乾燥或中溼狀態,以保證其穩定性和強度。對排水設施的進、出水口,坡度陡的溝渠,做好防護與加固。防止出現堵塞、溢流、滲流、淤積、沖刷和凍結等現象發生,以免對路基造成危害。  5、在路基防護的設計中要應採用植物防護與工程防護相結合的綜合防護形式。在適宜植物生長的土質邊坡可採用種草籽、鋪草皮、植樹等植物防護措施。對於易風化的軟岩石或破碎岩石路塹邊坡,常受侵蝕而脫落,又不能用植物防護時,可採用抹面、噴漿、勾縫、灌漿和嵌補等防護措施。對於風化嚴重的軟質岩石、易受侵蝕的土質邊坡及受水沖刷的邊坡,可採用護面牆、砌石、拋石、石籠等防護措施。  (二)施工方面  1、路基開工前,一是要全面熟悉設計檔案並進行施工調查,對重要地段要作重點勘察,對於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提出修改意見。二是要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周密制定的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後順序,明確構造物和路基的銜接關係,應用並推廣先進的技術,並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合理調配人員、裝置等。  2、填築路基前必須疏通路基兩側縱橫向排水系統,避免路基受水浸泡。對已有積水應挖溝或用水泵將其排除。對於地下滲水,可設盲溝引出。當不得不用非滲水土填築時,應設定橫向盲溝或用粘土等不透水材料封頂。  3、淤泥、種植土、腐殖土、沼澤土、有機土及強膨脹土等劣質土嚴禁直接用於填築路基。地表植被、樹根、垃圾、不良土質必須予以清除。此外,用於路基填築土質的含水量應均勻,保證土質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之內。另外,搗碎後的種植土可用於路堤邊表層。路基原地面翻漿,根據情況必須用灰土或換填片石、砂礫處理,穩定性滿足要求時,才能向上填土。  4、要加大地表的壓實密度,採用大噸位振動壓路機處置。分層碾壓時應儘可能採用同一種碾壓工藝,按照合理的碾壓方法和碾壓遍數能得到均衡的壓實度,嚴禁滾填。對於原地面縱坡大於12%的地段,可採用縱向分層施工法,沿縱坡分層,逐層填壓密實。不同性質的土應分別填築,不能混填。同一種土填築厚度不能小於0.5M.  5、路基施工首先做好截水溝、排水溝等排水及防滲設施,並要保證各施工層表面沒有積水,經常處於乾燥狀態。填方路堤還要根據土質及氣候情況,做成2%-4%的排水橫坡。  (三)路基養護  路基養護的基本要求是透過日常巡查和定期檢查發現病害,分析原因及時採取維修措施,公路路基養護應符合如下要求:  1、路肩無車轍、坑窪、隆起、沉陷、缺口,保持平整、堅實,橫坡適順,排水順暢。並保持規定的排水橫坡,邊坡要保持規定坡度,要拍壓密實,防止沖刷和坍塌阻塞邊溝,造成積水。  2、排水設施無淤塞、無損壞,排水暢通。如有沖刷、堵塞和損壞,要及時疏通、修復或加固。尤其加強對暗溝、滲溝等隱蔽性排水設施的檢查,防止淤塞,如有淤塞,要及時修理、疏通。  3、應保持擋土牆護坡及防雪防沙等設施完整無損壞,砌築伸縮縫填料完好,洩水孔無堵塞等。  4、加強對不良地質中期邊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病)害的巡查、防治工作。  5、及時治理翻漿路段,針對不同的季節,選擇確定不同的治理方法和措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優秀作文有哪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