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到處都有關於大禹的遺蹟和傳聞。安徽懷遠縣境內有禹墟和禹王宮;陝西韓城縣有禹門;山西河津縣城有禹門口;山西夏縣中條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開封市郊有禹王臺;禹縣城內有禹王鎖蛟井;湖北武漢龜山東端有禹功磯;湖南長沙嶽麓山巔有禹王碑;甚至遠在西南的四川南江縣還建有禹王宮;而河南洛陽更有大禹開鑿龍門的傳說。這些遍佈中國的大禹遺蹟,記刻著大禹的豐功和人們的思念。大禹是中國古代偉人中最受人們崇敬的一個。
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後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
從他父親鯀(gun滾)的時候起,就開始治水。中國人民與洪水搏鬥的古老故事,就是從鯀開始的。
相傳距今約四千多年前,中國是堯、舜相繼掌權的傳說時代,也是中國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那時,生產能力很低下,生活條件很艱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載就要鬧一次水災。有一次,黃河流域發生了特大的水災,洪水橫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穀不收,人民死亡。活著的人們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聯盟首領堯,為了解除水患,召開了部落聯盟會議,請各部落首領共商治水大事。堯對大家說:“水災無情,請大家考慮一下,派誰去治水?”大家公推鯀去辦理。堯不贊成,說:“他很任性,可能辦不成大事。”但是,首領們堅持讓鯀去試一試。按照當時部落的習慣,部落聯盟首領的意見與大家意見不相符,首領要聽從大家的意見。堯只好採納大家的建議,勉強同意鯀去治水。鯀到治水的地方以後,沿用了過去傳統的水來土擋的辦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築堤,堵塞漏洞的辦法。他把人們活動的地區搞了個象圍牆似的小土城圍了起來,洪水來時,不斷加高加厚土層。但是由於洪水兇猛,不斷衝擊土牆,結果弄得堤毀牆塌,洪水反而鬧得更兇了。鯀治水九年,勞民傷財,一事無成,並沒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堯做部落聯盟首領之後,親自巡視治水情況。他見鯀對洪水束手無策,耽誤了大事,就把鯀辦罪,處死在羽山(神話中的地名)。隨後,他又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還派商族的始祖契、周族的始祖棄、東克族的首領伯益和皋陶(gaoyao高搖)等人前去協助。
大禹領命之後,首先尋找了以前治水失敗的教訓,接著就帶領契、棄等人和徒眾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頭、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並在重要的地方堆積一些石頭或砍伐樹木作為記號,便於治水時作參考。這次考察是很辛苦的。據說有一次他們走到山東的一條河邊,突然狂風大作,烏雲翻滾,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山洪暴發了,一下子捲走了不少人。有些人在咆哮的洪水中淹沒了,有些人在翻滾的水流中失蹤了。大禹的徒眾受了驚駭,因此後來有人就把這條河叫徒駭河(在今山東禹城和聊城縣一帶)。
考察完畢,大禹對各種水情作了認真研究,最後決定用疏導的辦法來治理水患。大禹親自率領徒眾和百姓,帶著簡陋的石斧、石刀、石鏟、木耒等工具,開始治水。他們一心撲在治水上,露宿野餐,粗衣淡飯,風裡來雨裡去,紮紮實實地勞動著。尤其是大禹,起早貪黑,兢兢業業,腰累疼了,腿累腫了,仍然不敢懈怠。
據考證,當時大禹洽水的地區,大約在現在的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一次,他們來到了河南洛陽南郊。這裡有座高山,屬秦嶺山脈的餘脈,一直延續到中嶽嵩山,峰巒奇特,巍峨雄姿,猶如一座東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個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細流就由隙縫輕輕流過。但是,特大洪水暴發時,河水就被大山擋住了去路,在缺口處形成了遊渦,奔騰的河水危害著周圍百姓的安全。大禹決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開道。艱苦的勞動,損壞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損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傷了,有的上山時摔死了,有的被洪水捲走了。可是,他們仍然毫不動搖,堅持劈山不止。在這艱辛的日日夜夜裡,大禹的臉曬黑了,人累瘦了,甚至連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腳指甲也因長期泡在水裡而脫落,但他還在操作著、指揮著。在他的帶動下,治水進展神速,大山終於豁然屏開,形成兩壁對峙之勢,洪水由此一瀉千里,向下遊流去,江河從此暢通。
大禹用疏導的辦法治水獲得了成功。原來,黃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寬,把支流疏通,與主流相接,這樣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歸主流。同時,他們把原來的高處培修使它更高,把原來的低地疏浚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陸地和湖澤。他們把這些大小湖澤與大小支流連結起來,洪水就能暢通無阻地流向大海了。
大禹指揮人們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開了一條又一條河渠。他公而忘私,據說大禹幾次路過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他路過家門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勸他進去看一看,照顧一下,他怕影響治水,沒有進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見了父親,非常高興,要大禹到家裡看一看,他還是沒有進去。他把整個身心都用在開山挖河的事業中了。
治水成功之後,大禹來到茅山(今浙江紹興城郊),召集諸侯,計功行賞,還組織人們利用水土去發展農業生產。他叫伯益把稻種發給群眾,讓他們在低溫的地方種植水稻;又叫后稷(ji)教大家種植不同品種的作物;還在湖泊中養殖魚類、鵝鴨,種植蒲草,水害變成了水利。伯益又改進了鑿井技術,使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到處出現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景象。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舉為舜的助手。過了十七年,舜死後,他繼任部落聯盟首領。後來,大禹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夏禹死後就葬在茅山,後人因禹曾在這裡大會諸侯,計功行賞,所以把茅山改名為會稽山。這就是紹興大禹陵的由來。而今的禹陵揹負會稽山,面對亭山,前臨禹池。1979年重建大禹陵碑亭一座,飛簷翹角,矗立於甬道盡頭。內立明朝人南大吉書寫的“大禹陵”巨碑一塊。亭周古槐蟠鬱,松竹交翠,幽靜清雅。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是前人考辨禹的墓穴所在之處。
大禹為民造福,永遠受到華夏子孫稱頌,大禹刻苦耐勞的精神,永遠為炎黃後裔懷念。人們來到紹興,總忘不了去市東南的大禹陵觀瞻。
在中國到處都有關於大禹的遺蹟和傳聞。安徽懷遠縣境內有禹墟和禹王宮;陝西韓城縣有禹門;山西河津縣城有禹門口;山西夏縣中條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開封市郊有禹王臺;禹縣城內有禹王鎖蛟井;湖北武漢龜山東端有禹功磯;湖南長沙嶽麓山巔有禹王碑;甚至遠在西南的四川南江縣還建有禹王宮;而河南洛陽更有大禹開鑿龍門的傳說。這些遍佈中國的大禹遺蹟,記刻著大禹的豐功和人們的思念。大禹是中國古代偉人中最受人們崇敬的一個。
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後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
從他父親鯀(gun滾)的時候起,就開始治水。中國人民與洪水搏鬥的古老故事,就是從鯀開始的。
相傳距今約四千多年前,中國是堯、舜相繼掌權的傳說時代,也是中國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那時,生產能力很低下,生活條件很艱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載就要鬧一次水災。有一次,黃河流域發生了特大的水災,洪水橫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穀不收,人民死亡。活著的人們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聯盟首領堯,為了解除水患,召開了部落聯盟會議,請各部落首領共商治水大事。堯對大家說:“水災無情,請大家考慮一下,派誰去治水?”大家公推鯀去辦理。堯不贊成,說:“他很任性,可能辦不成大事。”但是,首領們堅持讓鯀去試一試。按照當時部落的習慣,部落聯盟首領的意見與大家意見不相符,首領要聽從大家的意見。堯只好採納大家的建議,勉強同意鯀去治水。鯀到治水的地方以後,沿用了過去傳統的水來土擋的辦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築堤,堵塞漏洞的辦法。他把人們活動的地區搞了個象圍牆似的小土城圍了起來,洪水來時,不斷加高加厚土層。但是由於洪水兇猛,不斷衝擊土牆,結果弄得堤毀牆塌,洪水反而鬧得更兇了。鯀治水九年,勞民傷財,一事無成,並沒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堯做部落聯盟首領之後,親自巡視治水情況。他見鯀對洪水束手無策,耽誤了大事,就把鯀辦罪,處死在羽山(神話中的地名)。隨後,他又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還派商族的始祖契、周族的始祖棄、東克族的首領伯益和皋陶(gaoyao高搖)等人前去協助。
大禹領命之後,首先尋找了以前治水失敗的教訓,接著就帶領契、棄等人和徒眾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頭、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並在重要的地方堆積一些石頭或砍伐樹木作為記號,便於治水時作參考。這次考察是很辛苦的。據說有一次他們走到山東的一條河邊,突然狂風大作,烏雲翻滾,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山洪暴發了,一下子捲走了不少人。有些人在咆哮的洪水中淹沒了,有些人在翻滾的水流中失蹤了。大禹的徒眾受了驚駭,因此後來有人就把這條河叫徒駭河(在今山東禹城和聊城縣一帶)。
考察完畢,大禹對各種水情作了認真研究,最後決定用疏導的辦法來治理水患。大禹親自率領徒眾和百姓,帶著簡陋的石斧、石刀、石鏟、木耒等工具,開始治水。他們一心撲在治水上,露宿野餐,粗衣淡飯,風裡來雨裡去,紮紮實實地勞動著。尤其是大禹,起早貪黑,兢兢業業,腰累疼了,腿累腫了,仍然不敢懈怠。
據考證,當時大禹洽水的地區,大約在現在的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一次,他們來到了河南洛陽南郊。這裡有座高山,屬秦嶺山脈的餘脈,一直延續到中嶽嵩山,峰巒奇特,巍峨雄姿,猶如一座東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個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細流就由隙縫輕輕流過。但是,特大洪水暴發時,河水就被大山擋住了去路,在缺口處形成了遊渦,奔騰的河水危害著周圍百姓的安全。大禹決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開道。艱苦的勞動,損壞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損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傷了,有的上山時摔死了,有的被洪水捲走了。可是,他們仍然毫不動搖,堅持劈山不止。在這艱辛的日日夜夜裡,大禹的臉曬黑了,人累瘦了,甚至連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腳指甲也因長期泡在水裡而脫落,但他還在操作著、指揮著。在他的帶動下,治水進展神速,大山終於豁然屏開,形成兩壁對峙之勢,洪水由此一瀉千里,向下遊流去,江河從此暢通。
大禹用疏導的辦法治水獲得了成功。原來,黃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寬,把支流疏通,與主流相接,這樣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歸主流。同時,他們把原來的高處培修使它更高,把原來的低地疏浚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陸地和湖澤。他們把這些大小湖澤與大小支流連結起來,洪水就能暢通無阻地流向大海了。
大禹指揮人們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開了一條又一條河渠。他公而忘私,據說大禹幾次路過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他路過家門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勸他進去看一看,照顧一下,他怕影響治水,沒有進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見了父親,非常高興,要大禹到家裡看一看,他還是沒有進去。他把整個身心都用在開山挖河的事業中了。
治水成功之後,大禹來到茅山(今浙江紹興城郊),召集諸侯,計功行賞,還組織人們利用水土去發展農業生產。他叫伯益把稻種發給群眾,讓他們在低溫的地方種植水稻;又叫后稷(ji)教大家種植不同品種的作物;還在湖泊中養殖魚類、鵝鴨,種植蒲草,水害變成了水利。伯益又改進了鑿井技術,使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到處出現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景象。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舉為舜的助手。過了十七年,舜死後,他繼任部落聯盟首領。後來,大禹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夏禹死後就葬在茅山,後人因禹曾在這裡大會諸侯,計功行賞,所以把茅山改名為會稽山。這就是紹興大禹陵的由來。而今的禹陵揹負會稽山,面對亭山,前臨禹池。1979年重建大禹陵碑亭一座,飛簷翹角,矗立於甬道盡頭。內立明朝人南大吉書寫的“大禹陵”巨碑一塊。亭周古槐蟠鬱,松竹交翠,幽靜清雅。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是前人考辨禹的墓穴所在之處。
大禹為民造福,永遠受到華夏子孫稱頌,大禹刻苦耐勞的精神,永遠為炎黃後裔懷念。人們來到紹興,總忘不了去市東南的大禹陵觀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