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歡樂無極限3
-
2 # 鄉野黑哥
豬丹毒病
又稱“打火印”, 是由豬丹毒絲菌 (E.rhusiopathiae) 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人畜共患傳染病,屬於農業部公佈的二類動物疫病。該病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主要發生於豬,最易侵害母豬和架子豬,發病初期多為急性敗血型或亞急性的疹塊型,隨後轉為慢性型,患豬多發生關節炎、心內膜炎。
豬丹毒病多呈散發或者地方流行,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炎熱多雨季節及氣候溫和的季節(5~9月) 多發, 近年也見有冬春暴發流行。
2、豬肺疫
多種殺傷性巴氏桿菌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豬巴氏桿菌病),俗稱“鎖喉風”,“腫脖瘟”。急性或慢性經過,急性呈敗血症變化,咽喉部腫脹,高度呼吸困難。各種年齡的豬都可感染髮病。本病一般無明顯的季節性,但以冷熱交替、氣候多變,高溫季節多發,一般呈散發性或地方流行性。
3、豬副傷寒
又稱豬沙門氏菌病,是由沙門氏菌屬細菌引起仔豬的一種傳染病。急性者以敗血症,慢性者以壞死性腸炎,有時以卡他性或於酪性肺炎為特徵。該菌對熱的抵抗力不強,60℃15分鐘即可被殺滅。對各種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也不強,常規消毒藥及其常用濃度均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可從糞、尿、乳汁以及流產的胎兒、胎衣和羊水排菌。本病主要經消化道感染。交配或人工授精也可感染。在子宮內也可能感染。另據報道,健康畜帶菌(特別是鼠傷寒沙門氏菌)相當普遍,當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以及動物抵抗力下降時,常導致內源性感染。
4、豬水腫病
又稱大腸桿菌毒血癥、浮腫病、胃水腫。是小豬一種急性、致死性的疾病,其特徵為胃壁和其它某些部位發生水腫。常見的病原菌有o2、o8、o138、o139、o141等群。主要發生於斷乳仔豬,小至數日齡,大至4月齡都有發生。生長快、體況健壯的仔豬最為常見,瘦小仔豬少發生。
帶菌母豬傳播給仔豬,呈地方性流行,常限於某些豬場和某些窩的仔豬。飼料飼養方法改變,飼料單一,氣候變化,被汙染後的水,環境,用具等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機率增加和症狀加重。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見於春秋季。如初生得過黃痢的仔豬,一般不發生本病。
5、仔豬黃痢
又叫早發性大腸桿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腸桿菌引起的初生仔豬的一種急性、致死性傳染病。主要症狀以排出黃色稀糞和急性死亡為特徵。剖檢有腸炎和敗血症變化,有的無明顯病變。這些菌株大多數能形成腸毒素,可以引起仔豬發病和死亡。
-
3 # 元寶中醫
豬吃完就睡,沒有運動,也沒Sunny,豬屎,尿也在豬欄裡,如果主人注薏衛生,注意豬攔空氣流通,疾病會減少,特別是空氣不流通,豬總睡在那裡呼吸又髒又臭的空氣,天氣熱了,裡面又不散熱,主人又不喂水,總吃激素飼料,豬長得快,雙足承受不起重量,總躺著,豬囗渴難耐,加上空氣差,豬瘟就發生了,並且空氣有傳染,一發病會死大量豬,如豬瘟,還有些豬流感等,賣肉的人把沒死的豬殺來賣,人吃了也會感染,市場管理員千萬注意檢測,使老伯姓吃上安全的豬肉。
回覆列表
豬常見疾病的防治
(一)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1.豬瘟:又名“爛腸瘟”,一年四季都可發生,臨床症狀表現為發燒,體溫40.5—41℃,精神沉鬱,食慾減退,喜喝髒水,畏寒打抖,常鑽墊草,面板有紅色出血點,壓不褪色,先便秘象算盤子,後下痢惡臭,帶有粘液和膿血,有膿性眼屎。此病只有透過注射豬瘟凍幹苗來預防。
2.豬丹毒:又叫“打火印”,夏秋兩季發生較多,急性死亡率高,多由消化道感染。一般4—9月齡的豬發病多,發病突然;體溫急劇升高到42℃以上,精神沉鬱,怕冷、不吃、嘔吐,初便秘後腹瀉,發病不久在耳後、頸部、四肢內側面板上出現各種形狀紅斑,逐漸變為暗紅色,指壓時褪色,離去手指即復原。可定期注射豬丹毒氧化鋁菌苗預防。
3.豬肺疫:又叫“鎖喉症”,多發於夏秋,中小豬感染較多,多經呼吸道感染,患病豬體溫在40℃以上,不吃食,呼吸困難,張嘴喘氣,呈犬坐姿勢,面板出現紫紅色斑點。可注射豬肺疫氫氧化鋁菌苗預防。
4.豬流行性感冒:多發於春秋末和冬初,患病豬體溫在41—41.5℃,食慾減退,無精神,鼻流粘液分泌物、咳嗽。
5.仔豬副傷寒:本病多侵害2~4月齡的幼豬。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42℃,不食,不愛走動,下痢,糞惡臭。死前鼻唇、四肢末端、耳、頸、胸下及腹部面板變成藍紫色。慢性病豬主要病狀是食慾減退,呈週期性下痢,糞便淡黃色或黃綠色、惡臭,並混有血液和脫落的腸粘膜。豬常因極度衰弱而死亡。
預防:①對仔豬生後30日齡前後注射仔豬副傷寒弱毒菌苗,每次一毫升,肌肉注射。②把大蒜搗碎,混入飼料飼餵。
治療:①磺胺脒每日每公斤體重0.4--0.6克,分兩次內服,連服3天。②呋喃西林或痢特靈每次0.2一O.5克,每日兩次,連用4天。⑧合黴素每日每公斤體重100毫克,分2—3次內服,連用3天。④中草藥:黃連、黃柏、通草各10克,白頭翁,甘草各6克、車前子、滑石粉各15克,研製成細末,分四次灌服。
6.仔豬白痢:仔豬白痢稱“拉白屎”,多發生在20日齡以內的仔豬,病豬初期稀糞,以後糞便逐漸變為白色,混有泡沫,粘稠而腥臭,病豬精神萎靡,消瘦,行走不穩,幼豬死亡率較高。
治療:呋喃唑酮每天每頭喂2--3次,每次0.05--0.1克;或土黴素每頭每天2--3次,每次0.25--0.5克;或每頭每天喂鹽酸黃連素2--3次每次0.05--0.1克;或大蒜500克、甘草120克,切碎搗爛加白酒500毫升,浸泡5天,然後取原液l毫升加水4毫升調勻後口服,每日兩次。
(二)常見普通病的防治
1.豬拉稀病:病豬不愛吃食,拉便次數增多,糞稀,並帶有未消化飼料,尿量少、色黃,四肢發涼。
2.豬感冒病:多發生於冬春季節,常因氣溫突變,豬受寒著涼引起。病豬咳嗽,打噴嚏,流清鼻涕,精神不振,眼結膜潮紅、充血。隨著病情的發展,咳嗽加劇,流濃稠鼻涕,呼吸費力,不愛吃食,喜躺臥,有時鑽到墊草或站立在向陽處,體溫稍有升高。
治療:①複方阿期匹林,每次每公斤體重0.1克內服;每公斤體重用複方氨基比林或百爾定0.2毫升,或30%安乃近0.1毫升,一次肌肉注射,連用2—3天。②如上呼吸道炎症嚴重時,可用青、鏈黴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③紫蘇、防風、荊芥各10克,桔梗、杏仁各15克,款冬花7.5克,煎水口服,日服3次。
3.母豬產後癱瘓:母豬癱瘓又稱產後麻痺,或稱“風癱”,多發生在產後20—40天,對癱瘓的母豬應加強飼養管理,加強母豬室外活動,多曬太陽,合理補喂鈣磷,減少仔豬吃奶次數、或提前斷奶,以減輕母豬的泌乳負擔。可採用以下方法治療:①用新鮮豬骨砸碎熬湯餵豬,加喂飼用骨粉,每天給50克左右。②靜脈注射10一20%葡萄酸鈣100一150毫升,5—10%氯化鈣濟射液40一80毫升。③治療癱散:骨粉270克、防已35克、制馬前子18克,研為細末混勻喂服,50公斤以下的10一18克,50公斤以上的豬18—35克,每日兩次,連服數日。
4.乳房炎:母豬的乳房因在地面磨擦,或因凍傷,被仔豬咬傷,斷乳方法不當等,都可引起乳房炎。病豬乳房潮紅、腫脹、發熱、發硬有疼痛,不讓仔豬吃奶。
5.豬蛔蟲病:蛔蟲,俗稱“螬蟲”是常見的一種寄生蟲。病豬食慾不振,逐漸消瘦,生長緩慢或形成僵豬。
防治蛔蟲病,除經常打掃豬圈,勤換墊草,注意飼料和飲水清潔外,還應對三至六月齡的小豬進行定期驅蟲,具體辦法是:按每公斤豬體重餵給0.02驅蟲淨(四咪唑);或每公斤豬體重餵給O.30克驅蛔靈(哌譁嗪嗪),拌入飼料一次餵給。
6.豬薑片吸蟲病:薑片吸蟲是寄生在豬小腸裡的一種寄生蟲,各類豬都能感染,病豬食慾不振,被毛粗亂無光澤,逐漸消瘦,小豬發育緩慢。嚴重時,可引起腸炎,便秘,下痢,水腫,流產甚至死亡。
該病因喂水生飼料較為多見,故應將水生植物如水浮蓮、水花生、浮萍、菱角等做成發酵飼料餵豬;定期驅蟲;豬糞堆積發酵後再作肥料。
7.發黴飼料中毒:病豬腹痛、下痢、被毛粗亂、迅速消瘦、尿呈茶色,嚴重者可見抽搐,過度興奮,呻吟等症狀,一般幾天內死亡,發現中毒後立即停喂發黴的飼料,改喂青綠易消化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