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770891752856

    文言文與白話文在詞彙上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通常必須以詞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條列,才能完整表達。不過,有個特點可以概括性地觀察:文言文的詞彙較為簡潔,例如:相較於白話文的詞以雙音節詞為主,文言文中的詞以單音節詞為主。

    語法特點主要表現在詞類及詞序兩方面。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文言的特點,是相對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的,主要表現在語法與詞彙兩方面。

    結構

    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陳勝是陽城人。

    ②“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

    ④“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①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採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

    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被動句

    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其常見型別有:

    1.“見”“……見……於”“於”表被動。

    如:“吾常見笑於大方之家。”

    ①臣誠恐見欺於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

    2.“為”“為……所”表被動。

    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①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④恐為操所先。

    倒裝句

    文言中的倒裝句,是相對於現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於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等。

    1.賓語前置

    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於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賓語前置通常分為四種情況。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微斯人,吾誰與歸?”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餘欺也。”

    (3)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語後置

    通常定語應該放置於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強”都是後置定語。文言中的定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之”使定語後置。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用“者”的後置。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3.狀語後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於句後作補語。如:“於富者”就是置於句後作補語的介詞短語。

    4.主謂倒裝

    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快哉,此風。” “美哉,我少年中國。”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於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語。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

    (2)承後省。

    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愛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

    如:“(孟子)曰:‘獨樂(yuè)樂(lè),與人樂(yuè)樂(lè),孰樂(lè)?’(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

    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

    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

    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於”。

    如:“今以鐘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固定結構

    一、表疑問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與、得無……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之戰》)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麼辦”,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為“怎麼樣”,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麼樣”,⑥句中的“孰與”是“與……比較,哪一個……”的意思。一般地說,“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麼辦”、“把……怎麼樣”、“拿……怎麼辦”、“怎麼”,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樣”、“怎麼樣”、“怎麼”等,要視具體語境而定。

    下面是重中之重:翻譯手段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名、書名、物名、度量衡單位、器具、數量詞、廟號、諡號、特殊稱謂、專門術語等專有名詞,都可照原文抄錄。此外,古今詞義一致,如“山”、“火”、“車”、“問”、“逃”等,也無需翻譯。

    這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手段;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對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的活用,用法多樣的一些虛詞等要特別注意,一定要聯絡上下文,選準它的確切解釋。

    調整、理順譯文的詞序。大多數文言詞句的詞語排列次序和現代漢語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捕蛇者說》),原次序譯作“苛酷的統治兇狠比老虎”,這不符合現代語習慣,應把“比老虎”調整到“兇狠”之前。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內容,使譯文通順、明確。如“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口技》),其中“撫尺”和“一下”之間缺一個動詞“響”,翻譯應加上。又如“嘗貽餘核舟一,……”(《核舟記》),譯文時,句前應加主語“王叔遠”,“一”字之後應加量詞“枚”。

    有些詞語僅有語法作用而無法譯出的,可刪去不譯。如“夫大國,難測也”(《曹劌論戰》)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銘》)中的“之”,“學而時習之”(《論語》)中的“而”都屬於這一類。

    文言文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將其意思凝縮。如:(秦)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現代漢語中很難找到四種不同說法來譯“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三個短句,在翻譯時可凝縮為“秦有併吞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總之,我們要做好文言文的翻譯題,除了要紮紮實實地掌握古漢語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外,還要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識,我們才能更準確、更明白、更符合現代漢語規範地譯出古文,做到“信”“達”“雅”。同時,(除上述無需翻譯的情況外)文言文翻譯時也應講究“字字落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賓遜漂流記第三章好詞好句?